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名人

关于科技创新的特长

作者:Anita 发布时间: 2023-01-15 09:49:38

简介:】是指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航天科技、集成电路半导体、虚拟现实、新材料、生命科学等七方面有浓厚兴趣和创新潜质,将来在高中阶段愿意参加相关项目学习和比赛的考生。
科技

是指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航天科技、集成电路半导体、虚拟现实、新材料、生命科学等七方面有浓厚兴趣和创新潜质,将来在高中阶段愿意参加相关项目学习和比赛的考生。

科技创新特长生将实行因材施教、多元培养,按照“双高”贯通联合培养模式,构建卓越课程体系,旨在培育胸怀家国、志向坚定、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学业拔尖,具有卓越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军人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的五大特征,

1.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2.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作用日益突出;

3.科技发展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

4.科技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

5.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安徽十大科学家?

1 邓稼先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

2 杨振宁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

3 黄纬禄 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开创了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

4 任新民 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5 慈云桂 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巨型机之父",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专用数字计算机样机、中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441B—I型、441B-Ⅱ型、441B-Ⅲ型大中型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

6 刘有成 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之一。

7 陆元九 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我国航天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控制研究和惯性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

8 陈学俊 热能动力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9 彭寿 玻璃新材料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立了中国玻璃工业技术创新体系。

10 张荣桥 航天专家,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总设计师。

创新人物代表

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曲道奎
他带领的团队,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88项第一,研发的机器人遍布全球15个国家。2014年,他首创了40吨“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又以20千克大负载真空机器人领先全球。他和他的团队用满满的创新自信,书写着中国机器人发展的新篇章。
王坚
他领导计算机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云计算核心技术——“飞天”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2014年,中国的云计算触发了金融、民生、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的变革。
贾利民
2014年,由他参与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在华夏大地飞驰;由他主导的高速列车“普系化”技术平台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他和中国的高铁科技团队,以世人注目的速度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邓中亮
2014年,他领衔“羲和”系统导航定位技术,使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室内一米;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国16个省和3100个大型商场、场馆,赢得18个国家的采购订单。他助推北斗,随梦前行,构建“天地一体”。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