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二战以来,航空母舰便以其攻防兼备、突击能力强等作战特性而一举荣登“海上霸主”的宝座。二战结束后,尤其是通过9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使人们更加看清了航母在未来海战中
自二战以来,航空母舰便以其攻防兼备、突击能力强等作战特性而一举荣登“海上霸主”的宝座。二战结束后,尤其是通过9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使人们更加看清了航母在未来海战中的重要作用。为使航母这一海战兵器更具威力并具较强的生存能力,各海军大国纷纷展开研究。除了已介绍过的水下航母(潜水航母)外,其他各种性能卓越、新颖奇特,带有高技术特征的航母设计新方案也相继推出:
1.隐身式航空母舰
当现代隐身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上之后,有关军事专家也已对未来隐身航母提出了构想:舰体上层建筑高度明显降低、体积缩小,并采用圆滑的外形和倾斜的舷侧,从而使吃水线以上部分的雷达散射面积下降到只有常规舰体的几十至几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使对方雷达的探测效能大幅度降低,甚至发现不了。减少雷达反射面积的另一项措施,是采用吸波材料。美国海军曾作过一项试验:在“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上涂敷吸波材料,结果其雷达散射面积缩小到巡洋舰大小,从而可导致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航母的反红外隐身技术也愈加受到重视。眼下可预见的航空母舰反红外隐身技术主要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使用具有散射或吸收红外辐射能量的伪装涂料和降温隔热装置,来降低舰艇自身的红外特征;二是用红外发烟剂或红外烟幕以及红外诱饵等措施来掩护舰体,以免遭红外制导导弹的攻击。
此外,减小电于设备向空中辐射电磁能量也是未来隐身航空母舰设计中所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未来航空母舰尤其是大型航空母舰,电子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这些电子设备向空中辐射出的电磁能量,就极易成为暴露自己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严格限制航空母舰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并尽可能缩短无线电通信时间。
隐身航空母舰已成为下世纪航空母舰拥有国的关注焦点和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全新的舰体设计,同时辅以雷达隐身技术、反红外隐身技术和反电子隐身技术等。
2.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
英国沃斯帕·桑尼克罗夫特有限公司与前霍克·锡德利集团(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共同设计了一种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排水量约8000吨,电力推进,设有长128米、15°倾角的滑跳式飞行甲板,最大航速25节,能搭载8架“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机和两架“大山猫”直升机,并可超载4架“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机。动力装置为9台“太因”或“GM-埃里森”燃气轮机驱动9台发电机,输出功率为33.3兆瓦,其中8台发电机用于推进动力,1台用于全舰的电气设施。虽然采用电力推进的重量和尺寸较大,但随着超导技术的应用,电力推进的重量和尺寸将会大大缩小。
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的一个弱点是不能搭载早期预警机,但通过装有水面搜索雷达的“海王”直升机,可部分克服这一弱点。防空和反导弹防御能力可由类似“海狼”的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还有“密集阵”或“守门员”等近程武器系统来完成。另外,将来还可装备大功率的激光炮、电磁炮等加强防空反导的能力。
在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上装备有大量先进的电子设备,使其探测、通信、导航、指挥、控制能力大为提高。此外,还采用了各种先进的“隐身”技术,使舰的隐身性大大提高。
为了能使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一步缩小到5000吨,英国航空航天公司设计了一种空中回收设备――天钩系统。天钩系统实际上是一台起重机。它的吊钩能起到捕捉、锁紧、释放“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机。在飞机机背上则加装一个供吊钩捕捉用的探头。天钩系统通过液压机构不断调整吊臂,以补偿由于舰体纵摇、横摇、升沉等运动造成的左右和上下的位移,使吊钩始终稳定在一个位置上。在放飞时,由吊钩捕捉住飞机机背上的探头,将飞机提升至规定高度并旋转至舷侧;飞行员起动发动机,逐步加大功率,达到飞机能依靠自身动力悬停时,吊钩就解开锁紧装置,完成放飞作业。飞机着舰时则与此程序相反,飞机先跟上航空母舰,然后调整飞行高度以及与天钩系统吊钩的相对位置。吊钩上的红外影像探测器根据观测到的图像情况引导吊钩去捕捉探头。当捉住探头后,飞行员就可关闭发动机,放下稳定垫,进一步锁定飞机。然后天钩系统的吊臂旋转,将飞机吊放到甲板上,再由升降机移至下层机库。有了天钩系统后,就可省去飞行甲板上的多种设备,节省甲板面积,甚至可省去近900公斤重的飞机起落架。天钩系统能操纵大约9.5吨重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