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用飞机机型的发展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飞机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
2、民用飞机制造,发展,现状?
3、中国民航飞机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用飞机机型的发展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飞机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本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
1、第一架飞机诞生
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2、双发动机系统的发明
1911年,英国的肖特兄弟申请了多台发动机设计的专利。他们的双发动机系统,能使每一个飞行员都不用担心因发动机停车而使飞机下降。这在航空安全方面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人们把按照肖特专利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称为“3・2”型飞机。
3、陀螺技术的应用
1927年至1932年中,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陀螺技术应用到飞行仪表上。这个装在万向支架上的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于是成为引导驾驶员能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飞行的各种导航仪表的基础。
4、人工地平仪、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和地磁感应罗盘
这时飞机中就出现了人工地平仪,它能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在罗盘上刻有度数,可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感应罗盘,它不受飞机上常常带有的大量铁质东西的影响,也不受振动和地球磁场的影响。此外还有指示空中航线的无线电波束。
5、第一个飞行仿真器
1930年,美国人埃德温・林克发明了第一个飞行仿真器,并且以自己名字命名为“林克练习器”,尽管它存在着技术上的缺陷,但它已经体现了不使用真实飞机就能安全、经济地反复进行紧急状态动作训练的优点。
6、最早的喷气发动机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有一架飞机在表演时坠毁。设计者是罗马尼亚人,名叫亨利・科安达。他设计的发动机是用一台50马力的发动机使风扇向后推动空气,同时增设一个加力燃烧室,使燃气在尾喷管中充分膨胀,以此来增大反推力。这就是最早的喷气发动机。
7、喷气式飞机
本世纪30年代后期,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的最大平飞时速已达到700公里,俯冲时已接近音速。德国设计师,奥安在新型发动机研制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奥安获得离心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专利。1939年8月27日奥安使用他的发动机制成He-178喷气式飞机。
8、火箭飞机
1947年10月1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格菲尔地区,贝尔公司试飞能冲破音障的飞机。上午10时一架巨大的B-29轰炸机,在机舱下悬挂着一驾造型奇特的小飞机起飞了。这架小飞机命名为X-1火箭飞机。尽管试飞成功,但由于X-1飞机不是靠自身的动力起飞升空,这个纪录没有被承认。
9、实用型直升机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诞生,它是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的VS-300直升机。西科斯基原籍俄国,1930年移居美国,他制造的VS-300直升机,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桨,后来经过多次试飞,将3副尾桨变成1副,这架实用型直升机从而成为现代直升机的鼻祖。
10、喷气涡轮轴时期
50年代中期以前,直升机的动力装置处在活塞式发动机时期,此后进入了喷气涡轮轴时期。旋翼材料结构技术经历了几个阶段:40年代至50年代为金属木翼混合结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为金属结构,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玻璃纤维结构,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成为新型复合材料结构。
11、客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
本世纪20年代飞机开始载运乘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开始把大量的运输机改装成为客机。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大型运输机和超音速运输机,逐渐推广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由于发明了飞机,人类环球旅行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行是16世纪完成的。当时,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足足用了 3年时间,才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环绕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
19世纪末,一个法国人乘火车环球旅行一周,也花费了43天的时间。飞机发明以后,人们在 1949年又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一架B—50型轰炸机,经过4次漂亮的空中加油,仅仅用了94个小时,便绕地球一周,飞行 37700公里。强中更有强中手。
超音速飞机问世以后,人们飞得更高更快。1979年,英国人普斯贝特只用14个小时零6分钟,就飞行36900公里,环绕地球一周错综复杂的空中航线把世界各国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既方便又迅速的客运。
早在本世纪20年代,航空运输就开设了定期航班,运送旅客和邮件。飞机的发明也使航空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许多为工业发展所需的种种原料拥有了新的来源和渠道,大大减轻了人们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特别是超音速飞机诞生以后,空中运输更加兴旺。
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更为惊人。不仅可以用于侦察、轰炸,而且在预警、反潜、扫雷等方面也极为出色。在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中,飞机的巨大威力有目共睹。
当然,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给人类也带来了惨重灾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毁灭性破坏。但是和平利用飞机,才是人类发明飞机的初衷
扩展资料
1、飞机限行
飞机在天上飞行,必须按照一定的航路进行飞行,航路也就相当于地面上的公路了。因为飞行员在飞行途中要掌握必要的气象、地形、导航等信息,以保障飞机的安全。尤其是在机场上空,飞机的密度最大,有起飞的、有降落的,还有从空中通过的。
在这种空中交通如此繁忙的空间内,如果飞机各行其是任意飞的话,必然会发生拥挤碰撞事故,因此在机场上空划出特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飞行的飞机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按照空中交通管制员指定出的路线飞行。
另外,为了保证军事航空对空域的需要,还要划出一定的空域作为禁区或军事管制区。所以我们的飞机所能飞的航路也是很有限的,不是随便飞的。
2、飞行的高度限制
各种飞机都具有不同的性能,适合这些飞机飞行的高度也是不相同的。
例如,大型喷气客机在起飞之后,它必须迅速升高到7000米以上的高空,在这个高度上飞行既省油而且还飞得快,但最高不能超过13000米。再往上飞,它的发动机能力就不够了。中小型飞机的活动范围在7000米以下。超音速客机的飞行高度在13000到18000米之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飞机
民用飞机制造,发展,现状?
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向好
从民航货邮、旅客周转量来看,2015-2019年民航货邮、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长,
2020年新冠疫情对民航运输市场影响较大,全年中国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6311.28亿人公里,同比下降46.1%;完成货邮周转量240.20亿吨公里,同比下降8.7%。
2021年1-4月呈现恢复性增长,民航货邮、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41.0%、43.2%。整体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带动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民航运输机队超过3900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及中国航空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航空客运量持续走高,对民航飞机的需求量保持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3903架,比2019年底增加85架。其中客机共有3717架,占比95.2%;货机共有186架,占比4.8%。
未来20年新机交付总量将超过9000架
从民航飞机市场前景来看,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到2039年客、货机新机交付总量将超过9000架,届时我国货机机队规模将达到659架,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9641架,机队总规模将超过10300架(考虑到报废的情况);分类型占比结构来看,民航货运市场发展将带动货机数量占比提升至6%。
注:内环2020年,外环2039年预测值。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民航飞机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这一时期,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文革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 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 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已迁至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属于这类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订票销售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以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到1995年末,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飞机的81个。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九五”期间国家集中建设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它们包括27个省会(首府)和3个直辖市的31个机场,以及深圳、厦门、重庆、大连、桂林、汕头、青岛、珠海、温州、宁波等10个重要的开放和旅游城市机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4个机场作为重中之重。到2010年,民航航班运输机场将达到170个左右。同时,空中交通管制将实现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过渡,建设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民航通信系统, 进一步完善航路导航设施;与国际民航同步,规划和实施新航行系统建设;按气象自动化的要求建设气象系统。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年—— ):迅猛壮大时期。 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
⑴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⑵民航政府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⑶机场实行属地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属地管理的原则,对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民航总局与地方政府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2004年7月8日,随着甘肃机场移交地方,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也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2004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截止200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 (包括香港、澳门航线) 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 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
新中国民航5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民航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民航全行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如何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航快速健康发展的能力入手,以制定民航“十一五”规划 和2020年展望为契机,为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人力资源。全行业共有员工约35万人,其中有飞行人员12840人,适航维修人员16100名,管制员3600人。
——航空公司。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飞机。全行业运输飞机982架,其中客机937架,货机45架。通用航空飞机383架,教学校验飞机140架。
——机场。全国共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不含港、澳机场),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113个(其中起降波音747机型的机场25个),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的机场34个。
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首都、浦东和广州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4、44和45位。
——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2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资金2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机场建设707亿元,空管建设7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13亿元,科教信息30亿元。“十一五”期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投资总规模为1630亿元,其中机场建设1400亿元,空管建设11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50亿元,科教信息70亿元。
——运输规模。目前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院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民航全行业拥有学历教育学校5个,科研院所2个,科研基地11个。在校生规模和师资队伍3.2万人,其中学生2.7万人,教职员工5千人,教职工中硕士以上学历1200人左右,其中博士约300人。
最早的民用飞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最早的民用飞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使用的。早期,飞机并没有军用和民用之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战时需要而生产的大量飞机,仅作一些简单的改装就用于运输邮件、货物和旅客了。
但是,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的最大差别在于运营的经济性,所以民用飞机不能简单地用军用飞机改装,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被用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飞机便分成了军用和民用两大类。
扩展资料
客机发展历史:
专门设计的客机出现于1919年。英国最早制造一架DH-16单发动机的4座客机。在后来层出不穷的螺旋桨旅客机中,美国研制的DC-3(1935年)曾被认为是最出色的。
1920至30年代是航空史上的大发展时期,当时最成功的客机是道格拉斯公司的DC-3,其高载客量令航空公司有利可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用航空界出现了巨大转变,大量飞机用作商业客运用途。
1950年代,喷气式客机,是民用航空技术的重大发展。德·哈维兰公司制造的彗星客机成为历史上第一种喷气式民航客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用飞机
波音747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波音747一经问世,便赢得了全世界乘客的青睐。747-400延续了747家族的传奇,集先进技术于一体,是世界上最先进、燃油效率最高的飞机。747-400是目前生产的唯一747机型,在气动性能方面有了许多重要的改进,其中包括:
增加翼梢小翼以减少阻力
采用全新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驾驶舱
安装最新的机载娱乐系统
747仍然是世界上最快的亚音速飞机,巡航速度为0.85马赫,即音速的85%。747与广受欢迎的777一样,都是波音远程机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改进的产物
经过改进的747-400与以往的747机型相比,航程更远、燃油效率更高,而且噪声和运营成本也更低。
747-400的航程约为7260海里(13450公里),是目前现役双通道飞机中座英里成本最低的机型,其签派可靠率高达99%。
波音于1989年向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交付了首架747-400。自1969年首架747交付以来,波音已交付了近1300架747飞机,其中的555架为高科技的747-400。
截至2001年12月,全球约有40家客户订购了630架747-400,使747-400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宽体飞机。747之所以长盛不衰和广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无可匹敌的低座英里成本和无与伦比的舒适性,以及灵活性、远程优势和集结新技术的能力。
航程更远、业载更大、收益更高
远程型747-400(又称延程型747-400ER)有客货两种机型,其大小与目前的747-400相同,但航程更远或业载能力更大(客运或货运)。2000年11月28日,澳大利亚快达航空公司订购了6架这种大型远程飞机。目前,747-400ER(延程型)飞机已投入生产,预计将于2002年底投入运营。
2001年4月30日波音推出了747-400ER货机,并获得了国际租赁融资公司(ILFC)5架货机的订单,其中的第一架将于2002年底投入运营。
747-400ER是波音应客户需求而生产的飞机,与基本型747-400相比,更具现代特征,性能也更高,且易于加入现有机队。747-400ER的起飞重量增至910000磅(412770公斤),比现有的747-400增加了35000磅(15876公斤),使飞机可多飞410海里(760公里)或增加15000磅(6800公斤)的业载,其负载形式为载货更多或满载416名乘客。
747-400ER(延程型)客机的航程为7670海里(14205公里)。747-400ER货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910000磅(412770公斤),航程为4970海里(9200公里)。
全新波音风格的客舱内饰
747-400ER客舱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新的弧线型、向上弯曲的结构。波音风格的宽体飞机内饰不仅使人感觉更为开阔、舒适,777风格的枢轴式头顶行李箱还增大了储物空间。此外,乘客还可体验到新的舱内设计对卫生间的改进。
总之,与乘坐其他飞机相比,747-400ER能为乘客多提供15%的空间来放置随身行李,包括拉杆式行李箱、笔记本电脑和其他行李物品。新的行李舱经过精心设计,可容纳比普通拉杆式行李箱大30%的行李。上层舱的行李贮藏空间也显著增加,乘客可以获得比其他飞机多一倍以上的随身行李放置空间。
虽然目前只有747-400ER拥有新的内饰,波音正在为基本型747-400研制波音风格的新内饰,并提供整体方案用于现役500架波音747-400客机的内饰更新。
增强的气动性能
747-400在气动方面最显著的改进是机翼延长了6英尺,并带有翼梢小翼,翼梢小翼有6英尺高,向上并略微向外掠起。这种改进减少了油耗并增大了飞机的航程。在设计747-400时,波音工程师们发现当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时,在普通机翼的翼尖处产生了一种被称作涡流的涡动流谱。空气涡流运动的最上部分实际上在机翼上面产生向下的力,从而形成了阻力。
起初,工程师曾试图通过增加机翼长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样会使飞机在日益拥挤的机场滑行道和停机坪上通过时变得很困难。机翼加长还将减少适合747-400的机场廊桥数量。采用的折衷方案是将机翼增加6英尺并加装翼梢小翼。
翼梢小翼起到了加大翼展所能起到的作用,而又不需加大标准机位。翼尖的延伸段和翼梢小翼将燃油效率提高了约3%,这样,一架飞机在寿命期内可为航空公司及其乘客节省相当大的费用。耐用和轻质的翼梢小翼是由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制成的,目前波音所有现代化飞机上用的都是这种材料。与全铝结构相比,这种复合材料和铝制造的翼梢小翼可使每架飞机减重60磅(27公斤)。
先进的结构材料
波音还重新设计了机翼-机身接合处的整流罩以减少阻力,为了提高效率,还特为先进的发动机(通用电气公司的CF6-80C2B5F、普惠公司的PW4062和罗罗公司的RB211-524H)新设计了发动机舱和吊架。这些发动机都可提供63000磅的推力。
先进材料的使用,大大减轻了747-400结构重量。过去客舱中使用的金属地板已经被轻质、坚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地板所代替。
747-400的16个主起落架机轮采用标准的碳刹车结构,其能量吸收特性和耐磨性更高,并且重量减轻了约1800磅(816公斤)。
747-400使用了强度更高的铝合金,这使其重量减轻了约4200磅(1900公斤),并疲劳寿命也被延长。这些在757和767飞机上使用的合金材料被用到747-400的机翼蒙皮、桁条和下面翼梁弦等部位。
改进的驾驶舱
同其他波音民机一样,747-400驾驶舱具有高度灵活性。747-400的前身--747-300上是三人制模拟式驾舱;而747-400上改为带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的全数字式二人制驾驶舱。
6台8英寸×8英寸(200毫米×200毫米)的CRT显示器用来显示飞机的飞行控制、导航、发动机和机组报警功能,从而以更少仪器数量显示更多的信息。到2002年底,所有新747-400上的CRT显示器都将被新的液晶显示器(LCD)所代替。这些液晶显示器可为将来的新功能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多的功能。
驾驶舱的灯、仪表和开关的数量从747-300的971个减少到365个。飞行机组的工作量设计为以前747机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发动机指示和机组报警系统(EICAS)可随时在任意一台CRT上调出各系统的情况或简图。现在机组可以在飞行中得到有关飞机机械状况的最新报告,而以前这些信息只有维修人员在飞机降落停场后才能得到。
客舱设计
远程型(Longer-Range)747-400的客舱内饰是基于颇受欢迎的747-400的,并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增强乘座舒适性、方便性以及乘客吸引力。舱顶和侧板也采用了新型轻质材料,为乘客提供了开放宽敞的空间。乘客行李舱的贮藏空间也更加宽敞:每个60英寸(152厘米)长的行李舱的容量为15.9立方英尺(0.4立方米),或者说每个乘客有2.9立方英尺(0.08立方米)的行李贮藏空间。
新型层压材料设计满足了波音的防火标准。新型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可在起火时降低烟雾和有毒物质的释放,上层舱的舱顶是用改进的聚酯和酚醛板模压材料制造的,代替了聚酯材料。
舱内的灵活布局使航空公司可以更快地重新安排客舱隔板、厨房和卫生间组件,以满足市场需求。真空废物处理系统简化了卫生间的安装,舱内还有用于安置厨房和卫生间的其他位置。这些"快速转换特性"可在48小时内完成主要重新布局,而座椅和客舱可在一夜之间改好。
波音还修改了747-400的空气分布系统。主客舱的空气分布区从3个增加到5个,并且每个区的通风速度可按乘客密度调节。
747-400机身后部卫生间上面的区域可供航空公司选择作为机组休息区,这在所有飞机中是第一次。该区域可安排8张床铺和2个座椅,让不当班的乘务员有舒适独立的休息室。重新安排机组休息区,可在飞机主客舱腾出10个赢利座位。
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
目前已交付使用的747达1300架,使747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宽体飞机。747-400采用一流的组装程序,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缩短了交付周期,也降低了维护与生产成本。
最近波音完成了一项五年计划,对747的设计与制造方面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超过10000张飞机巨大机身的工程图纸以数字形式输入数据装置,使部件的生产更为精确。这些数据装置还采用全新的加工工具,对飞机蒙皮板进行激光制导组装。这一工具还可用来加工延长型747X。延长型747X约比目前的747-400长30英尺(9.1米)。根据市场行情与客户需要,该飞机最早将于2008年可投入运营。
波音公司一直在探索利用精益生产工艺简化生产过程,747项目正在为埃弗雷特工厂研究一条移动生产线。如果将二者相结合,到2004年,747将拥有一条连续移动的总装线。这表明波音正努力让747这一"空中皇后"成功迈入21世纪。
747 -- 一个全能的飞机家族
747-400有客机型、客货混装型和货机型,为客户在选择上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客货混装型:混装型747-400是将两种机型合二为一,在主舱内即可载客(前部)也可载货(后部)。混装型机的左翼后部有一个大型侧壁货舱门,再加上可移动的乘客座位和装载货物轨道,航空公司可以在主舱乘客座位后部放置集装箱。这种灵活性使航空公司可以按不同的市场变化周期与包机要求调整内部配置。
货机:747-400货机是业内最大、每吨英里成本最低的民用货运机型。747-400货机的载货量及航程均是其竞争机型的两倍。随着2001年4月747-400ER货机的推出,该机型可提供无可匹敌的更大业载、航程和速度。标准型747-400货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875000磅(396900公斤),可运载124吨(113000公斤)货物飞行4450海里(8240公里)。预计747-400ER货机将于2002年底投入运营,其最大起飞重量为910000磅(412770公斤)。在最大起飞重量下进行远程飞行时,可多飞525海里(972公里),或多载22000磅(9980公斤)业载。
国内型:国内型747-400是一款大容量飞机(可搭载568名乘客)。为适应日本国内高起降率、短航程运营市场的需要,对飞机进行了结构改进。因为国内型747-400不需要747-400上的加长翼与翼稍小翼来减小阻力,所以它采用与747-100、200及300相同的机翼。波音已经制造并交付了19架这样的飞机。由于市场上对于极高容量(550名乘客)飞机的需求减少,因此波音不再生产国内型747-400。
放眼未来
波音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改进747-400客机和货机,使其能够提供更大业载、更远航程、更多选择、更高性能,为客户提高创收能力,同时也会更加环保。
波音目前正在积极地与747客户沟通,征询他们对未来飞机在远程与高性能方面的需求。现在正在开发一个747产品改进项目,旨在为现有和未来的客户提供带有新性能的、更有价值的飞机,计划最早将于2003年晚些时候完成。
驾驶室的图片
关于《民用飞机机型的发展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