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题目太宏大了,连篇累牍也说不尽,但可以简化点聊聊!
传统的行业分类芜杂纷繁,不去提了。
改开四十年,由于特殊的国情和中国人极度勤奋996的精神,经济整体规模、人均规模和产业结构
题目太宏大了,连篇累牍也说不尽,但可以简化点聊聊!
传统的行业分类芜杂纷繁,不去提了。
改开四十年,由于特殊的国情和中国人极度勤奋996的精神,经济整体规模、人均规模和产业结构已经直追发达国家第一梯队,甚至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已经遥遥领先,新四大发明虽然有些水份,但全国一盘棋的环境下,国际最大的高铁轨交市场、最大的电商市场、最大的物流市场当之无愧。
换句话说,四十年的经济奇迹在实践上是打破了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边界,生产要素中无论土地、资本还是人力资源,都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也造成了没有现实理论但超越理论速度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于是乎,传统的发达国家开始从鄙视、漠视到重视和畏惧,想想这两年的围追堵截,逻辑上很合理,情绪上很冲动。
话归原题,重化工重工业阶段已经渡过,经济走在消费服务业和重归高端制造的分水岭上,这个争议从09年至今,用了整整十年基本尘埃落定,还是中国特色,不搞欧美服务业主导的产业调整,也不搞当年苏联优先发展工业的路子,做大消费市场,夯实国内服务业规模、潜发消费潜力,降低对外需的依赖以及平衡投资需求过度引发的财务杠杆高压,做大消费市场向扩大进口规模倾斜,以市场为筹码建立经济外交的新格局,其次,制造业必须走高端,三瓜两枣的低端制造业有势弱的必然理由,产业迁移的周期规律和低附加值的逆向淘汰机制,中国国情决定了高端制造业已经具备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基础、规模最庞大的工程师队伍,缺得只是时间和环境。
因此,大致可以得出结论,未来20-30年,消费服务与高端制造将是举全国之力的两盘大棋,传统周期性行业包括地产将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逐渐淡出经济舞台,不再站在C位。
可见,沿着消费服务和高端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做些产业方面的研究比较现实,既有现实意义又有一定的前瞻性。
分门别类之前,必须设定对这两大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那就是从资产属性、杠杆规模、现金流特征和就业吸纳特征来衡量。
1、消费服务业
消费行业大致按产业链可分成两大类,一是从基础原材料采集、初级加工、深加工再到物流、储藏、渠道分销和品牌宣发具备完整产业链条的实物型消费集群,包括基础农产品、食品、饮料、烟酒、家用电器、家具家装、纺织服装、汽车、手机电脑及周边、以及生物医药领域,这类完整产业链条的消费行业特征为:偏重的资产,较高的杠杆, 良好的现金流,就业吸纳规模巨大,因为这类消费业态同时兼备制造业属性,产业链条长,吸纳就业人员规模可观,从行业发展的周期特征看,多数行业已经进入集中度较高的阶段,供给方的定价议价能力在增强,消费方正在接受通货膨胀式的被动选择,好在行业竞争相对自由,门槛受资本密度、渠道建造等非科技因素的边际影响更大一些(汽车和消费电子不属此类,科研要素影响权重大)。
二是产业链短,只涉及到储藏、渠道管理和营销等较少环节的服务型消费集群,包括影视动漫、酒店旅游、零售餐饮、教育广告、游戏培训、医疗服务与养老、租售检测等领域,其行业特征普遍具备资产轻、杠杆低、现金流极好,就业吸纳规模可观的特点,当然,服务业吸纳就业与实物型不同,它胜在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自由竞争的业态禀赋,与产业链长短无关,部分行业也已经进入集中度较高的阶段,如酒店游戏等,而绝大多数的行业仍然集中度不高,群雄混战尚未形成固化的格局,可以回顾近五年,从神州租车、滴滴打车、瑞幸咖啡、美团点评、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的风光无限,基本都属于强势资本介入服务业的典型案例,由于没有资产与杠杆的约束,资本非常聪明地用烧钱也就是损耗资本的手段来强制创造进入这些服务领域的门槛,以无利可图的短期代价换取长期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市场看到的资本乱象和泡沫都有背后的经济逻辑,当然,这种模式是否可持续,有什么样的产业负面冲击,目前还难下定论。
2、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已经在报纸媒体上占据头条的时间很久,从工业4.0到工业2025,其政策规划和产业发展侧重点不再赘述,值得研究分析和有点现实意义的在于,这些高端制造业如何以常人的视角来观察。
就高端制造业而言,大致也可以分三类,一是补短板搞进口替代的基础性科技产业,二是应用性科技制造业,特点是全球性市场,规模大商业价值高,看看微软、亚马逊和脸书、苹果就知道了,三是国家命脉的支柱制造业,包括航天航空、军事国防、能源金融、交通运输和信息安全等领域,这些领域商业价值不能无限放大,投入产出比低,但是维系一国运转的四梁八柱,不但要常年累月的投入,还得不停地向这些梁柱增加科技含量、夯得更雄厚伟壮些。
因此,基础性制造业是后面两者的基础,调动全国资源来攻克突破难关,是为了让应用性制造业和支柱性制造业打好地基,国内目前大致正处于疯狂浇灌混凝土的阶段,包括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重要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进口替代,以及5G通讯技术标准的争夺和基站的极速建设节奏,航空发动机和关键材料、控制系统的加速研发和全球建立供应网,石油天然气供给国产化、加速提升陆基和海基化石能源的开采冶炼,以及清洁能源领域的规模化竞争,例如光伏、风电和目前正在革传统燃油机命的电动化汽车,这些领域目前看,不仅仅具有重资产、重土地和重资本的特征,它对人力要素的素质和全球资源的调动和整合能力要求极高,短期商业价值不是这些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再看应用性制造业,可以说,美国目前在整体空心化的制造业结构中,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就是这块,为啥,技术标准和定价权,可以让前沿的科技应用制造业攫取超额利润,华为与苹果、三星之争就是最佳案例,tiktok引发脸书的担忧,特斯拉凭借电动车的热销轻而易举超越丰田的事实等等,不再复述,这些应用性制造行业现在看来,消费属性越来越强,一款手机或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布会,应该是网红带货热潮的最初原型,苹果的库克、华为的余承东,说是科技网红界的扛把子,应该一点不为过,此外各类消费型科技产品发行节奏越来越快,对基础产业的攻关诉求也越来越强,这两年红遍市场的光刻机和锂电池就可以一窥其全貌。
支柱制造业自然也不用分说,没有军工国防、能源交通和金融信息方面的自主独立,大致也就在未来几十年的竞争环境中提前跛了腿,因此,能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国家,数数就那么几个。
题目太大,只能以鄙人一念愚见,做粗糙的剖析和推演,原谅则个!
喜欢这类主题的朋友,欢迎参与评论、点赞和转发,谢谢!
解决恶性竞争就可以了!解决恶性竞争的唯一手段是变经营为服务,变消费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