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学校初期设置航空零件机械加工、工业企业电气装备、航空附件制造和航空无线电设备4个专业。后调整为航空零件机械加工、工业企业电气装备、航空附件装配与试验、航空电气设
学校初期设置航空零件机械加工、工业企业电气装备、航空附件制造和航空无线电设备4个专业。后调整为航空零件机械加工、工业企业电气装备、航空附件装配与试验、航空电气设备装配与试验以及航空塑料橡胶成型加工等5个专业。自1959年起每年均招收一届初中应届毕业生,至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止招生,共培养7届4年制中专毕业生2753人,绝大多数分配至全国各地航空工厂。在此期间,学校附属工厂在技校基础上继续发展,1960年总产值达623万元,创学校历史上最高纪录。学校改建的资金基本均靠生产收入自筹解决。1964年8月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的教学、生产等受到严重破坏,但仍有一部分教工和学生坚持生产,1967年和1968年的产值分别达到181万元和183万元。1968年8月,国务院国防工办决定将国防工业各部属中专学校和技校一律改办为工厂。据此,三机部军管会于1969年6月决定,将上海航校改建为上海航空电动机构制造厂,学校停办。1971年和1975年上海市电机工业公司两次发文,从航空机械厂共划出原航校约40亩土地给上海铜材厂。1978年6月,上海市为适应航空工业建设的需要,并鉴于上海航校在“文化大革命”前教学质量较好,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决定在航空机械厂内抽出原航校的部分人员和场地复办上海航校,由上海市708工程办公室领导,教育经费和学生分配均由上海市负责,由航空机械厂党委负责筹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