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近期,新冠肺炎(NCP)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近期,新冠肺炎(NCP)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有关研究表明,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受冲击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尤其是线下服务业。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对通用航空的影响究竟如何,下一步政府和企业该何去何从,如何有效应对?
通过对行业数据的分析,并参照2003年非典经验,初步分析了疫情对通用航空的影响,探讨了此次疫情中通用航空所面临的“危与机”,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措施建议,供关心通用航空发展的政府、企业、读者共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在冷峻疫情中,借此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通用航空一道,期待春暖花开!
一、看“时空”特征,抓准特点
准确判断疫情影响的前提,是准确把握通用航空运营的特征,包括整体趋势、业态特点、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因此,笔者从2019年通用航空运营数据为例,分析其运营时空特征,作为判断疫情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依据。本文涉及数据均为不完全统计,且不含民航飞行学院,特此说明。
(一)通航整体发展趋势向上
2016年至今,通用航空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传统通航飞行增长较快。截至2019年底,通用航空企业由320家增加至478家,飞行小时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2%。无人机应用发展迅猛。2019年,实名登记无人机39万架,较2018年底翻,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飞行总量超百万小时。
(二)时间分布与业态紧密相关
通用航空作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性、季节性,且不同业态分布特征不同。
1. 通用航空不活跃期和高峰期明显。
受气候及春节影响,每年的1—2月飞行量较低,按照近两年数据看,1-2月的飞行量占全年飞行量的比例不足10%。特别是2月,往往是全年飞行量的低谷。通用航空作业的高峰出现在6月—8月,占到全年的30%以上。
2. 不同业态高峰时间各不相同。
通用航空不同的细分业态在每个月的飞行小时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据不完全统计,以2019年为例,得到以下结论(见下图)。
工业作业——与通航作业总量的时间分布接近,低谷在2月,高峰小时出现在9月,达1.2万小时。
农业作业——主要集中夏秋两季,特别是4—9月,其他月份飞行量很少,高峰出现在7月,达到1.5万小时。
消费类作业——受假期影响明显,受暑期和国庆长假影响,高峰月份主要集中在7月、8月、10月,高峰月份达到近0.5万小时。
通航应急——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上半年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在3月—6月之间,4月达到高峰,达到0.3万小时,下半年主要是10月飞行小时较多,6月—9月飞行量较小。
飞行培训——全年分布较平均,除1月、2月受冬季结冰和春节假期影响外,全年分布较为平均,每月保持在3万小时以上。
(三)空间分布较为均衡
从全国各省来看,通用航空作业区域重点集中在山东、新疆、广东、四川、湖北、黑龙江、陕西等地,上述7个省份的作业量之和占全国50%以上。
二、据“非典”经验,判断影响
(一)疫情造成通用航空的飞行量缩减。
2003年3-4月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第2季度中国GDP较1季度大幅回落2个百分点。通用航空运营情况与经济关联性较强,宏观经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通用航空业务发展。可以预判,此次疫情将对通航运营产生影响,造成通航运营飞行量的缩减。
(二)疫情与不活跃期叠加削弱一定影响。
此次疫情的爆发期自1月21日起至2月初,恰逢上文提到的通航运营不活跃期,疫情期与通用航空不活跃期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疫情的影响。
笔者对比了2019年、2020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十五)通用航空运营的同比情况,2020年春节期间,实际开展飞行活动通航企业较去年减少过半,中南、华东地区开展通航运营的企业仅2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1家。通用航空飞行小时也缩减为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到,但缩减的总量不大,合计不足1300小时。
同时,我们发现,春节期间,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广东、浙江等地所属的民航中南、华东地区管理区,通航飞行量同比缩减最为严重,占全国通航飞行小时总缩减量的75.1%,合计近1000小时。
(三)消费培训类作业影响超过工农业作业。
从2003年非典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影响来看,疫情对消费、培训等的影响要超过农业、工业等产业。类似的,此次疫情对通航消费、培训类作业的影响,从规模、持续时间上,都将超过对工业、农业作业的影响。
从规模上看——
工、农业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被无人机替代的趋势,无人机在疫情背景下,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适应性更强。因此,工农业作业相对受影响较小,且无人机作业抵消了部分不利影响。
消费、培训类飞行,规模和总量近几年逐年上升,此次疫情对人员的聚集、流动采取严格限制,因此将大幅抑制上述需求,消费、培训类作业将受到严重影响。
从时间上看——
2003年非典疫情时,当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第1、2产业在第3季度迅速回暖,第3产业到第4季度才明显回暖。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对工农业作业的影响短期较强,恢复较快;但对消费、培训类作业的影响较大,持续时间将更长。
(四)疫情严重地区对全国通用航空影响较大。
湖北、广东、浙江等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2019年的作业量分别占全国6%、8%、2%。其中,湖北省以飞行培训作业为主(85%),飞行培训小时全国排名第4,占全国(不含飞院)培训作业量的8%。广东、浙江省的工业作业量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二,占全国工业作业飞行总量的32%、6%。
疫情的发生将造成上述省份通用航空飞行的推迟、甚至取消,特别是湖北省的培训飞行将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上述地区的作业量的锐减,对全国的通用航空作业量的影响较大,具体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长。
(五)无人机公共服务场景应用迎来重大机遇。
此次疫情中,全国不少城市的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利用无人机开展防疫工作,并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重点涉及社区空中指挥、空中巡查、短途物资运送、小范围消杀喷洒、人群零接触测温、夜间救援工程照明等,为通用航空创新参与抵抗新肺疫情开辟了全新战线。随着应急、公共服务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无人机以其在疫情中更好的适应性,将在公共服务的更多场景中得到创新应用。
三、立“危难”之下,直面问题
此次疫情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产业链条、运营保障、中小企业危机等三个方面。
一是通航产业链条不确定性增强。通航制造企业延后开工,无法按期交付产品,将导致延期交付风险,为后端链条带来不确定性。通用机场只保障防疫应急飞行,一般通用飞行基本暂停。通航公司飞行暂停,履行服务合同延迟,经营停滞,上述种种,都将使得产业链条的不确定性增强。
二是民营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加剧。中小型企业是通航企业中的主体,受运营中断造成的订单合同违约、飞行人员工资、航空器租赁、基地机场租用等成本都将对中小企业资金造成压力。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链上下及横向传导,引发局部性危机。
三是参与防疫救援保障机制待明确。通航企业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件应急的响应机制尚未形成。在预案中,何时启用通用航空,动用哪种机型、如何部署形成合力,目前,暂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同时,疫情中,运行环境更为复杂,保障风险进一步增大,如何更好的保护机上人员、航空器、运送物资、机场的安全,也对相应的保障机制提出更高要求。
四、转“机遇”视角,创新作为
(一)政府方面。
一是深化通用航空应急领域研究。进一步深化通用航空在公共事件应急领域应用,完善公共事件应急领域的法规、机制、预案、管理等,探索构建灵活高效的跨区域通航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公共应急的响应层次和响应水平。
二是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负担。一是发挥好专项基金作用。针对抗疫过程中,积极请战并参与救援的通航公司,考虑特殊时期的生产成本,通过公共卫生应急、通用航空发展等专项资金予以奖励。二是发挥好通航企业诚信体系平台作用,与金融部门共享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相关数据,为其提升信贷效率、降低信贷成本创造条件。
三是推动科技应用变革行业发展路径。为无人机、智能化装备在通用航空应用提供机会,为其创造较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重视新技术应用下对管理模式变革的深层次要求,深化改革,加快适应,为行业实现创新发展开路。
(二)协会方面。
协会作为通航企业的娘家人、代言人,在疫情面前也有很多大有可为的地方。
一是加强宣传防疫抗疫宣传。推广通航防疫有益经验,总结抗疫先进事迹和案例,为通航在公共事件应急更好发挥作用积累素材,体现民航行业担当;
二是协助协调保障资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受疫情影响而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供需信息、协调保障资源,协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是推动管理优化。针对疫情期间,企业遇到的重要、集中问题,及时汇总并向局方反馈,发挥好协会做好桥梁,共促行业发展。
四是筹划设立基金。筹划设立通用航空中小企业的共助基金,坚持市场化原则,为企业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搭台,提升行业自救能力,为下一步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三)企业方面。
一是主动降低成本。组织共享联盟,降低飞行员、机务人员、房屋、设备租赁等成本占比过高,加大组织灵活性,增加日程成本的弹性,减少固定支出。
二是多元筹措资金。灵活地运用多种筹资工具来降低成本,利用好金融工具的应用,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是加快提升新科技适应能力。积极转型,主动将传统通用航空与新兴工具融合,战略谋划,既把传统通航重资产模式做精细,同时,逐步向轻型化、服务化领域拓展,提高企业适应新趋势的能力。
航班管家上线重点疫情国家通航中国航线数据可视化产品,用户通过手机端便可查询伊朗、意大利、德国、法国、韩国、日本、西班牙等重点疫情国家直飞中国或中转中国的航线网络。通过对境外重点疫情国家通航中国的航线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处理,从而为机场枢纽、政府相关部门严防境外输入病例提供大数据支持。
同时,用户在手机端还可通过选择按钮,监测某一特定国家直飞中国以及中转中国的航线网络,帮助相关部门对直飞、中转等多方式入境旅客进行预警与筛查。值得注意,通过民航大数据追踪航班中转入境正成为旅客来源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意大利为例,目前已经全面停航直飞中国航班(不包括包机),但根据航班管家数据,过去一周(3.9-3.15)通过中转这一方式,从意大利出发的旅客可从23个国家、26个机场到达中国内地,同时意大利通过泰国素万纳普机场中转到达中国航班可达128架次。
图片为重点疫情国家直飞中国航线及意大利中转到中国航线
随着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境外累计确诊病例已反超中国,严防境外输入型病例正成为中国防疫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媒体综合数据,截止北京时间3月17日10时,除中国外,全球累计确诊100027例,其中确诊前五国家分别为:意大利27980例、伊朗14991例、西班牙9191例、韩国8320例、德国7272例。同时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3月16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0例(北京9例,上海3例,广东3例,浙江1例,山东1例,广西1例,云南1例,陕西1例)。截至3月16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3例。
境外病例输入往往通过飞机这一交通工具实现,通过民航大数据追踪便可完成来源地初步筛查。根据航班管家数据,3月17日,预计有28个国家直航中国大陆,计划到港航班量247架次,预估运力5.6万座。其中部分重点疫情国家(韩国、西班牙、美国)直航航班量16架次,预估运力3622座次。虽然伊朗、意大利客运航班已经停飞中国,但历史一周,伊朗仍可通过不少于28条、意大利可通过不少于209条航线规划中转进入中国境内。
航班管家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严峻的境外输入形势,不仅仅通过大数据可视化产品赋能防疫,航班管家还搭建了面向媒体、民航业内、机场防疫检查、机场公安等部门的数据服务通道。航班管家凭借全球民航数据服务能力,通过民航大数据帮助相关部门摸排疫情情况,助力其提升境外输入疫情的风险排查效率。同时也表示,希望更多的行业伙伴与航班管家开展合作,共同战疫、共克时艰,助力行业、助力社会。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是湖北人,对这次疫情的防控情况,印象深刻!
首先,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2月至3月,全国很多省份都选择性的关闭或者减少了机场航班的通行班次!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控制,各航空公司已经逐步放开了各省份的航班通行数量!这应该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目前有较大范围的航班限制,主要是国际航班!中国相关部门已经做出规定,各航空公司飞往国外或国内的航班,每个国际航班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执行班次不得超过1班,同时根据中国外交部等部门的联合公告,受全球疫情影响,当前已经临时停止了所有外籍人士进入中国的签证办理!
然后,根据最新消息,3月29日,湖北省除武汉天河机场外其他机场国内客运航班恢复。东航官方也发布消息,宜昌3月30日开始、武汉等4月8日开始陆续恢复国内航班。即日起,均已开放销售!
可以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甚至武汉市的各机场航班通行均已陆续恢复正常!全国其他省份就更不用说了,已经全部畅通!在疫情期间,本来很多城市的机场也并未完全关闭,只是进行了限流措施!
其次,若题主有乘机出行的需求,建议您主动联系机场或航空公司,进行航班的确认,并咨询关于健康证明或者健康码的互认情况,同时注意其他乘机事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当前在国内已经做到了很好的控制,各省市均已有序进行复工复产,目前疫情较严重主要在欧美洲,所以请题主尽可能避免前往以上地区!
总之,在这个不平凡的春节,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疫战,实属欣慰!因此,楼主问到的航班通行情况,也不必过多担忧!根据自己的出行计划,提前咨询确认,购买机票,配合机场安检和疫情防控检查,出行不会有太大困难!最后,祝题主出行顺利!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