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我国生物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生物质能的战略地位尚未确定生物质能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能够同时实现供应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
一、我国生物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生物质能的战略地位尚未确定
生物质能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能够同时实现供应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生物质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能够增加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目前,生物质能的战略地位还未确定,各方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行业发展。
2.生物质非电领域应用优先准入保障不足
《可再生能源法》对生物质热力、生物燃气、生物柴油等非电领域的保障未能充分体现,生物质能的优先开发利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受特许经营限制,生物质热力、生物燃气、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非电领域产品难以公平进入相应市场,甚至受到品质、价格歧视。《可再生能源法》未出台相关细则,开放准入市场、保障生物质能产品的优先应用。对于违法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和处罚措施。
3.生物质非电领域应用经济激励措施不足
目前,对于生物质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主要集中在发电领域,在生物质热力、生物燃气、生物柴油、生物炼制产品等非电领域还没有明确的激励政策支持。生物质能区别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就在于产品多样,可广泛应用于供热、供气、交通燃料等各个能源领域。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在经济性上很难与传统化石能源竞争,但生物质能在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特别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气环境治理方面优势明显,缺乏相应经济激励措施,限制了产业价值的体现。
4.生物质能产业标准和监管体系薄弱
生物质能各领域仍缺乏权威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尽管生物质能各领域的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在标准实施和监管方面存在较大难度。现有标准多数为非强制标准,仅作为行业指导参考的推荐标准。生物质能产品类别多样,除国家级标准外,不同地区的不同产品也有各自规定和标准,标准体系缺乏规范,使标准执行难度加大。在监管方面,行业信息数据缺乏有效统计,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标准体系,在融入化石能源体系过程中,受到标准和监管制约影响较大。
5.生物质资源保障和产业数据统计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虽然开展了一些生物质资源调查的相关工作,但未形成定期开展生物质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机制,尤其是对能够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缺乏详细的统计数据,没有明确提出建立生物质原料的资源保障体系,生物质能相关数据更新信息滞后严重。生物质能项目开发过程中,常出现资源竞争问题,对周边地区的资源状况缺乏充分了解,是导致原料竞争和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金融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苦不堪政治问题
全球政治正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影响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大局言等方面
三、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口质量显著提升,第二次人口红利逐步开始释放。从本次普查来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持续积累。与2010年相比,2020年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人口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深挖第二次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四、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当下我们发展的机遇:
1、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中国发展战略转型。
2、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
3、中国国家影响力上升。
4、全球化与科技革命不断深化。
我国同时面临的挑战就是中国“责任论”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也将越来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压力。
五、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
供给与需求不平衡、能源结构不合理、环保压力增大以及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等。 首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但能源供给方面存在不足,这会导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其次,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的比例较低,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面临着环保压力增大的问题。此外,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也会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影响。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我国需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加强能源的节约和管理,实现供需平衡。同时,也应注重国际能源合作和战略规划,减少国际能源波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六、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有?
面临六大挑战
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挑战既有来自国际上,也有来自国内的因素。
1、全球能源改革和能源转型加速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各国纷纷加大自身能源改革和能源转型力度,大力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截至2016年,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推动全球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也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2、国际新能源产业分工逐步深化
目前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产业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控着行业的核心技术,而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正凭借其在价格和规模方面的优势形成追赶之势,并将改变全球新能源生产、出口和消费市场结构。但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的接点主要集中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制造环节,继续充当起部分新能源产品和设备“世界制造工厂”的角色。
3、全球新能源行业整合加快,跨国并购增多,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新能源产业技术的逐步成熟和需求的增长,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扩散加快。例如光伏产业,欧美国家虽仍具有技术优势,但除在薄膜电池和硅材料制备方面处于垄断地位之外,行业的大多数技术已进入开放状态。技术扩散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产业链中,导致的结果就是:
一方面,竞争加剧,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和利润水平大幅降低,新能源产业整合的力度加快。另一方面,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跨国并购的热点领域。
4、国内能源行业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转化在能源领域里也有充分的体现。之前我国能源领域主要矛盾是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即能源供给安全的问题。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能源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大大提升,再加上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局性供求紧张的矛盾基本消除。进入新时代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对能源需求不仅要求量的满足,还要求能源利用更加清洁、低碳化,即对能源供给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时代我国能源行业的主要矛盾将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能源内部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转化为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机遇,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加速期。
5、发展战略、理念的变化深刻影响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经济高质量增长、生态文明建设等摆在突出位置,相继提出了“能源革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诸多顶层设计与重大战略举措。这种发展战略、理念的重大变化将带动我国包括新能源在内的能源领域发展战略、理念和政策取向的系列变化,深刻影响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例如,“能源革命”的本质是主体能源的更替或其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主要特征是能源供给消费的清洁低碳化发展,目标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意味着我国能源朝清洁化方向发展的重大思路转变,以高效、清洁、多元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将加快推进。
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以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为主攻方向,顺应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解决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不足和“弃风弃光”现象,大力调整能源产品结构,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6、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
有利因素包括:政府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强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新能源需求持续增加;我国政府已经作出2030年我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承诺,并制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20%的战略目标,这些指标的设置和实现将敦促政府发展新能源从而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将极大促进新能源的消费利用;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产业不断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竞争打下良好基础。
不利因素包括: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发展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能源消费增长换挡减速,新能源将面临与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竞争的局面;新能源产业成本高,市场竞争力缺乏,导致“以气代煤”和“以电代煤”等能源清洁替代困难;体制机制尚未理顺,部分地区弃风、弃光问题严重,新能源产业链畸形发展等等。
七、我国继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包括?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特别是当前发达国家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根深蒂固,主要是:
1、储蓄率过低、福利消费过高的经济模式问题。
2、产业空心化,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过度发展的经济结构问题。
3、过度杠杆化的金融结构问题。
4、高赤字、高政府债务率的财政结构问题。
5、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6、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
7、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
8、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
八、我国大数据中心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挑战?
我国大数据中心发展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和挑战:
1. 数据安全问题:由于大数据中心集中了大量的敏感信息和数据,如无法有效防范各类安全和隐私风险,可能会导致数据泄漏、数据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和企业的信任和安全。
2. 能源消耗问题: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如果能源消耗无法有效控制,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高昂的能源费用。
3. 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成本很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将会产生经济压力。
4. 灵活性不足:大数据中心一旦建立,很难进行更改和调整,灵活性比较差,这在特殊时期或迎合特殊需求时将会受到制约。
5. 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大数据中心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噪音、电磁辐射、废水排放等,如不能有效地环保治理,将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和挑战对我国大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需要在政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做好大数据中心的安全、可持续和高效发展。
九、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人口总量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2003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2.92亿,人口规模超过美、英、德、法、俄、意、日、澳等西方主要国家的人口总和。未来20年,我国低生育率和高增长量并存,人口总量还将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每年净增人口在1000万左右。我国仍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健康状况堪忧。当前,我国现有人口中,残疾人口约占5%。此外,每年约有80-120万先天残疾儿出生,其中有20-30万人为智力障碍;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国民的生殖健康受到威胁,有专家估计,中国男性精液质量正在以年均1%的速度下降,不健康、亚健康的人口比例相当惊人;城乡还有大量贫困人口缺医少药,营养不良,日常生活不注重卫生保健,卫生、养生文化建设滞后,致使成人、儿童、妇女健康状况堪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性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血吸虫病等地方病死灰复燃,又出现了非典型肺炎等新的病毒。
十、2021年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人口数量增速放缓,出生人口下滑
1、总人口数量整体增速持续放缓。
2、死亡人数增速下降
3、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
4、生育率低迷,出生人口大幅下滑
5、育龄妇女人数下降,生育意愿不强烈,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也是影响出生人口减少的因素
6、结婚少了,晚婚、离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