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结构力学、振动等计算方法,大大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成本;这些成果可以用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如汽车、舰船等一切与机械有关的行业。
2.加工方面,也在往其他领域拓展、电化
结构力学、振动等计算方法,大大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成本;这些成果可以用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如汽车、舰船等一切与机械有关的行业。
2.加工方面,也在往其他领域拓展、电化学加工等等,航空航天带动的如粉末冶金材料、单晶等等,由迫切的需求拉动各种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如精密铸造,这些都可以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
3.材料方面、超精密加工(纳米级)、特种焊接(强度可达到整体材料的99%以上)、激光加工技术;
可以说航空航天技术是工业技术领域的发动机,时刻在最前沿带动着工业文明向前进1.仿真技术,建立了可信度高的气动、强度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神舟”三号飞船舱盖被打开,阳光照在“模拟宇航员”的脸上,拟人载荷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模拟宇航员”安然无恙。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