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空港城规划范围西至长株高速,东至机场联络线、北至长永高速、南至机场高速,总面积为30.69平方公里,其开发建设定位为围绕机场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的目标,把握日益成熟的临空产业
空港城规划范围西至长株高速,东至机场联络线、北至长永高速、南至机场高速,总面积为30.69平方公里,其开发建设定位为围绕机场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的目标,把握日益成熟的临空产业发展机遇,顺应机场客流货流量迅猛增长的趋势,将空港城打造成为长沙县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省会长沙大城东建成一个“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生态城”,重点发展航空物流、总部经济、商务会展以及航空相关的先进制造等产业。
513项目是什么?
“51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江湖”综合开发,立足“一园、两基地、三产业、四重点”,紧贴光伏材料、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文化创意等8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南昌航空工业城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临港工业区的作用?
上海临港产业区位于上海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规划面积近247平方公里(含保税港区),包括临港产业区、物流园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奉贤园区、主产业区及综合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集航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运输等五种交通功能于一体。
区域由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包括洋山保税港陆域部分)、综合产业园区、三新园区以及临港奉贤分区五大区域组成。已经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航空零部件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制造基地。
2010年临港产业区获得国家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产业、航空产业)两块授牌,被认定为“上海市品牌园区”。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上海临港产业区建成集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上海临港产业区面积241平方公里,主要分为重装备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园区、奉贤园区五大功能区块。
上海临港产业区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1高速公路─奉贤浦东新区界─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接北护城河至人民塘接S2高速公路至顺翔路接规划E1路河至杭州湾。
上海临港产业区已经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航空零部件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园区依托洋山保税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非保税物流。随着临港装备制造产业与现代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和联动发展,启动开发建设航空产业园区和临港奉贤园区,将为临港产业区进一步提升装备产业和供应链能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上海临港产业区因其高起点规划、政策聚焦、立体交通、配套功能完善等优越条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大型制造和物流产业集团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他们建设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的首选之地,中船集团、中集集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卡特彼勒、西门子、沃尔沃、蒂森克虏伯伯尔克、卡哥特科、瓦锡兰、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马士基、敦豪国际(DHL)、联合包裹集团(UPS)、施洁、丰树、叶水福物流、日本邮船、川崎汽船、东方海外、怡亚通供应链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物流企业,已经入驻临港产业区。
目前临港产业区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先进、成套最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全国最大最先进、成套最全的船用柴油机制造基地之一,全国最大最先进的挖掘机制造基地之一,全国最先进的精密机床制造基地之一。
未来还将成为全国最大最先进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之一,全国最大、产业链最全的LED照明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汽车和机电产品再制造基地之一。
临港产业区先后诞生:首台上海制造的自主品牌的高中级汽车和发动机、全国首台(套)百万千瓦级的各类核电主设备、全国首台百万千瓦级的超超临界汽轮机、全国首台6兆瓦海上风电机舱、全国最长的58米的风电复合材料叶片、世界最大的350吨汽轮机转子高速动平衡试验站、世界最大的缸径980毫米的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以及配套船用曲轴、世界最先进的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全国最先进的50伏高压LED芯片、全国最大的液压式履带挖掘机。
临港产业区未来还将诞生: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发动机、中国最大的精密机床单体工厂之一、世界先进的110伏高压LED芯片、中国先进的核级柴油发电机组、世界先进的光纤预制棒、世界先进的3D光伏组件打印机和银浆技术、世界先进的膨胀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