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钣金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我们的新时代之腾飞》讲述了什么故事?
2、20009年十大杰出劳模
3、王洪军的人物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钣金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我们的新时代之腾飞》讲述了什么故事?
《我们的新时代》之《腾飞》围绕国产支线飞机的制造,以钣金工学徒刘梦鸢(王珞丹饰)与“大国工匠”赵旭东(李雪健饰)的故事展开,展现了我国支线飞机技术工人为代表的匠心精神和航空强国梦想。
剧中,女学徒刘梦鸢是一个和国产支线飞机共同成长的女孩。她为了造飞机的理想和抱负,一头扎进了钣金岗位——这个充满雄性荷尔蒙的金属王国。作为一个敢闯敢拼,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钣金工,她在工作中遇到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她努力攻克所有难关。
从面临调岗的实习生,到见证国产支线飞机试飞成功的总装组组长,刘梦鸢在师傅的教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一步步成长起来。她是中国航空工业奇迹的参与者之一,更是万千工匠航空报国的一个缩影。
剧组1:1打造国产支线飞机模型
《腾飞》在拍摄风格上“硬核”十足,整体呈现出现代工业史诗之感。该剧导演徐纪周希望给观众带来突破以往的视听享受,因此将工业美学与光影艺术结合,注入影像细节之中。观众将在《腾飞》中看到鲜明的影像风格追求。
为了更好地展现国产飞机风采和中国工艺之美,剧组1:1打造国产支线飞机模型,使得整个单元的画面充满了工业感。同时本单元涉及大量精深的技术细节,主创们前期做了大量调研,采访诸多航空专家及一线技术工人,最大程度还原技术工人的工作场景和工艺流程。
20009年十大杰出劳模
秦世俊
秦世俊,男,汉,198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铣工高级技师,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第11届劳动模范、哈尔滨市第34届劳动模范。秦世俊用14年的时间完成了25年的工作量,累计自制工装、夹具200多套,更新多种机型加工程序300余条,提高生产效率1—6倍,实现小改小革、技术创新661项,节约金额480余万元,培养高级技师1人、技师2人。首创的《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快速找正1/4圆孔中心法》等20多种新型加工方法纳入到产品工艺规程中,解决了直升机升力系统多项技术难题。2014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数控加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解决了《某型机机身中段铆接重要件加工》等攻关课题1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黑龙江省、中航工业和全国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李凤宝
李凤宝,男,汉,196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坯料加工厂工人,高级技师。1996年荣获哈尔滨市新一代创业人称号。2005年哈尔滨市劳动模范、2007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所操作的C1K36六角车床是最苦最累最脏的工种,很多人对这一工种望而生畏,他一干就是整整33年。他所在的班组平均每人只能完成280工时,他平均每月完成超过500工时。按工时统计,几十年来,他现在已经在干2050年的活了,走在时间的前边。带领班组同志多次组织开展项目QC活动,《解决直齿三面刃内孔偏及端面超差的问题》和《挽救中心裂纹锻造产品》等二项难题荣获哈尔滨市QC成果奖。作为一名普通的班组长,他不仅自己敬业好学,钻研业务,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还带动了班组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组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组每年担负着几千万元的产值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多次获得公司先进班组。
高立华
高立华,男,汉,196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现任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工人,高级技师。2002年被中国机械联合会授予“机械工业技术能手”、 2008年省“龙江技术能手”,2009年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2012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他能独立操作多种机床,如镶片机、车床、铣床、专用机床、绕片机等,劳动效率高,在机械加工领域经验丰富。每年都有研发成果并直接运用到生产制造活动中,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2009年与技术人员共同研制LL型绕片管的加工技术,提高了产品的换热面积。2010年与技术人员共同研发了自制镶片机,并调试成功,现应用于公司生产加工中。2012年自制研发了镶片机接管器,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2014提出提高825钢管轧制温度,确保了产品质量,一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十几万元。
单永志
单永志,男,汉,197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哈尔滨建成集团副总工程师、国家某高新工程型号总设计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兵器科技带头人。2012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先后承担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多型航空制导炸弹/航空布撒器的设计工作,曾2次在型号研制中立功,9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作为总体主任设计师,完成我国第一代航空制导炸弹“一期高新工程”的研制工作,为我国航空炸弹研究能力和水平跃上新台阶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已累计创造产值约30亿元。自主研制我国第一型防区外投放航空布撒器,推动了我国航空弹药由临空轰炸向防区外攻击的跨越式发展,显著提高载机作战生存能力,共有55项技术申报专利,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我军第一型电感储能、定向微波武器"二期高新工程"研制,武器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为我军赢得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了重要武器装备,武器将成为我军信息化作战的杀手锏武器。
吕新宇
吕新宇,男,汉,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铝业公司首席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获得哈尔滨市长特别奖、黑龙江省长特别奖。2002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主持或为主完成《军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制》等5项课题的研制,课题的研制成功满足了国内对飞机材料更新换代的需要,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并为主完成了神舟系列飞船、大运所需铝合金材料的研制任务,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及航空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主持并为主完成《出口5083合金板材研制》、《五筋型铝合金防滑板的研制》等课题的研制,二项成果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并为主完成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GJB/2125-99军用铝合金、镁合金挤压型材截面手册》等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填补了铝加工行业的空白,二项标准的制定均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并为主完成了《铝合金螺旋桨叶的制造方法》、《时速二百公里动车组用可焊接铝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等十二项发明专利申报并获得批复。
孔祥俊
孔祥俊,男,汉,1969年3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199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员,高级工程师。哈尔滨市第三十二届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先后完成公司4G1、4G9系列发动机缸盖总成、气缸垫、进气歧管、支撑、导套、座圈等零部件的设计与研发。在研发过程中,累计获得15项专利。通过对标国内外机型、试验仿真分析、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试验方案设计等手段,找到气门偏磨问题的解决途径,并推广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目前已生产销售发动机近200万台。在故障攻关方面,担任公司级气门偏磨故障的组长,通过对标国内外机型、试验仿真分析、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试验方案设计等手段,终于找到气门偏磨问题的解决途径,目前解决措施已经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公司降低了大量的售后成本。2012年10月,成立“孔祥俊劳模创新工作室”,解决了缸垫密封不良、摇臂脱落、凸轮轴抱轴、气门异响、水泵漏水、VVT漏油等故障难题,累计为公司降低了降低760万元的售后成本,提升了顾客满意度。2014年8月被授予“黑龙江省创新工作室”并挂牌。
赵连彬
赵连彬,男,汉,1960年6月出生,群众,大专学历,1977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市阿城区滨圣养殖基地主任。哈尔滨市第34届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第11届劳动模范、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赵连彬同志原是一名下岗职工,1994年4月下岗后四处筹款,购买了当时的阿城区水保实验站40万平方米荒山。在科技专家的指引下,他开始走上了生猪养殖的道路。发展至今,基地现有猪舍10栋,面积10000平方米,能繁殖母猪410头,存栏3000头,年出栏7000头,年销售仔猪3000头,已成为一个集研发、繁育、养殖、生产于一体的商品猪基地,也是黑龙江省花园式示范养殖场。2010年,基地被批准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基地的肉产品也获得了国家评定的绿色食品认证。靠辛勤劳动走上养猪致富路的赵连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猪经验传受给周围群众,带动了阿城区以及周边区县300多户养殖户,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多年来,他还坚持为敬老院、贫困户、特困学生提供救助。
韩杰
韩杰,男,汉,1965年8月生,本科学历,现任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协会优秀企业家。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希望工程20年杰出公益人物,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安永企业家奖(中国)。1985年,创建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现有三大生产基地,年总产能40万吨。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高铁、船舶动力、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用塑料零部件,于2009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目前,鑫达在中国汽车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产销排名位居行业第一。近三年累计上缴税金12414.96万元,资产总额528343.63万元,安置就业两千余人。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黑龙江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院士工作站,取得行业最多的490余项专利与认证,部分产品专利已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汽车产业塑料零部件原料的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平
孙平,男,汉,196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后,1986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黑龙江金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省劳动模范、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黑龙江房地产开发企业“十大领军人物”。 2010年至2012年,孙平担任黑龙江金迈亚布力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亚布力“温泉谷”项目总指挥。从前期办公现场到驻地装修,孙平忍着风湿病痛的折磨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打造亚布力旅游名镇,为把亚布力建设成一个“旅游的胜地、滑雪健身的胜地、各项体育运动的胜地、观赏冰雪的胜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12年至2014年,孙平担任群力新区启动区H-04地块项目总指挥。为响应市政府群力新区率先开发、创新示范、生态宜居的总体规划。孙平直接现场办公,就地指挥,经过38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群力新区启动区H-04地块项目现已竣工,为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建立了样板工程,实现了群力新区率先开发、创新示范、生态宜居的总体规划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德兴
王德兴,男,汉,195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1977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经济师、教授级高级政工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机械工业明星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家、哈尔滨市市长特别奖。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公司产品产量从1000余万千瓦提高到3000万千瓦,跃升行业首位。2009年至2014年间共实现利润42.4亿元,其中2012年利润超过12亿元,上缴税收8.81亿元;电站锅炉产量11679.1万千瓦,平均每年1946.5万千瓦;营业收入实现597亿元,平均每年近100亿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二等奖2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12年耗资2亿元建设完成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燃烧试验中心,推进了哈锅由引进技术为主向以自主研发、原始创新为主的转变以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阎丽
阎丽,女,汉,195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护士长。2002年省劳动模范、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在临床一线工作30多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的热情贡献给了那些患病的孩子。一次病房收治了一名叫刘博文的一岁患儿,孩子是重症肺炎,入院后,立即给予呼吸机治疗。孩子身上的管道纵横交错,治疗错综复杂,她每天7点30分就来到病房,认真检查护士的医嘱执行情况,与护士一起精心的护理着小博文,为他翻身、拍背、吸痰、鼻饲……,孩子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痊愈出院了。她以慈母般的爱心温暖着病房的每一位患儿。几年来,她义务献血7次,献血量达2000余毫升。她还把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育儿知识认真、热情的传播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找到她咨询问题,她都耐心解答。她始终抱着这样一个信念,要把她所带领的护理队伍努力培养成为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医护关系和谐的集体,为危重患儿的救治提供一条绿色通道。
丁勇慧
丁勇慧,女,汉,195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1983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50多个。现担任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副主委、民革省委常委职务。她思想新锐、理念先进,在实践中探索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习型学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一类学校等荣誉称号百余项。学校独创的《“一课三摩”校本研修模式》获全国课程改革与教学成果二等奖。连续十几年中考各项升学率荣居全市榜首。丁勇慧校长坚持开放办学,实现了“国际合作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已有30余名学生享受全额奖学金在新加坡留学。丁勇慧校长不断凝练实践智慧,承担的五项科研课题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科研成果一等奖,七项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她撰写的文章2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她是首批入选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库人员,是国家级校长培训专家。
王伟
王伟,男,汉,195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79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道里大队大队长。先后四次荣记个人二等功,2012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在交警道里大队任职以来,5年用坏8部对讲机,4年吃了两麻袋药。在道里大队的1405天里,心脏已经支架两次的他,从来不知道哪天是周末、更不知道休息是什么滋味、甚至连父亲过世他都没有离开过岗位。4年内,他放弃了476个休息日,连续工作了17625个小时,这种工作状态还在继续延续。始终在调研状态下开展工作,5年撰写了近50万字的调研文章。王伟同志正用他“创新、实干、为民”的工作作风,为打造“平安道里、秩序道里、幸福道里”而努力工作着。在他的带领下全队实现“四个零”突破:队伍零违纪,民警零违法,执法零投诉,事故零上访。
李秀娟
李秀娟,女,汉,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1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市南岗区城市管理局清扫保洁二队松二小队小队长。2002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12年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她在环卫岗位上一干就是近二十个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图虚名,服务社会,忘我奉献,埋头苦干,她把全部的精力和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到环卫事业上。她所在的小队紧临商圈,客流量大,污染量大,清扫难度大,她每天第一个来到小队,安排好小队工作后,就同职工们一起清扫街路,并利用午休时间苦练和学习机械原理,学会后手把手教会职工。夏季她自费为职工们购买矿泉水、西瓜,送到岗位上。冬季清冰雪工作,李秀娟同志忘我奉献,埋头苦干,2004年被车撞伤后留下了后遗症,伤腿总是隐隐作痛,但她从没放弃,毅然参加清雪。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资助一位名即将辍学困难儿童。
李周复
李周复,男,汉,196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总工程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空气动力技术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解放军总装备部“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1997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担任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委)《复杂流场测量》、《先进流场显示与测量技术》、《民机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等预研攻关课题的总负责人,科研硕果累累。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完成的重点课题《前缘涡襟翼的气动设计研究》、《风洞试验支撑技术研究》、《低速闭口风洞模型张线支撑及内天平测量系统》等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复杂流动机理研究、风洞试验支撑技术、动态流动显示与测量技术、动态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曾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其中获国防三等奖二项;获部级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并荣获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荣誉章”。
王洪军的人物经历
河南人,1965年6月3日生。11岁学棋,12岁进体校,14岁进集训队。获1987年全国个人赛第六名,进入1990年名人战循环圈。1982年定为四段,1988年升为七段。王洪军身材不高,貌不惊人,他参加工作16年,一直在一汽-大众焊装车间一线工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却有令人想不到的一番作为。17年来,王洪军发明制作了钣金整修工具40余种2000余件,提炼出123种钣金修复方法,创造了“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培养和带出了一支200多人的高技能钣金整修队伍。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快速修复法对车身表面钣金修复和调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近5年来,他的维修法和维修工具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400多万元。2003年,获得一汽集团“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获得长春市劳模、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行业“技能大师”、全国机械工业技术创新“十佳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0年,王洪军从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一汽集团,从事轿车车身调整和钣金整修工作,多年来,他立足岗位,苦练技能,钻研技术,大胆创新,创建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使轿车维修速度快、效果好、花钱少。
同时还为公司解决了高难钣金整修问题,挽回了大量因报废件、报废车身而造成的损失,5年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3400多万元。钣金整修和调整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打磨时还有大量的粉尘,很多人不愿意干这项工作,而他一干就是18年。
展车是汽车博览会的“名片”,以前公司每年都要花费大笔资金聘请德国专家制作展车。于是王洪军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揣摩制作展车的技术,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终于研制出制作展车的技术。
2003年一汽集团利用该技术在没有请德国专家的情况下,只用两周就完成了外国专家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展车任务,从此结束了公司每年需要花大笔外汇聘请德国专家的历史。
几年来,王洪军共研制了40多种2000多件工具,发明了100多种快速整修方法,并于2006年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关于《航空钣金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