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飞机场除冰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飞机落地烟台机场时与一辆除冰车相撞,事发时的具体细节是什么?
2、机场除冰车向飞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飞机场除冰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飞机落地烟台机场时与一辆除冰车相撞,事发时的具体细节是什么?
- 2、机场除冰车向飞机喷射的是什么
- 3、烟台机场,一架飞机与除冰车相撞,除冰车为何会出现在机场?
- 4、飞机机身机翼除冰除雪方法
- 5、冬天临起飞前,飞机都要进行除冰工作,为什么飞机这么害怕结冰?
- 6、外国民用航空器运行和适航检查规定
飞机落地烟台机场时与一辆除冰车相撞,事发时的具体细节是什么?
纷纷扬扬的落雪,美则美矣,但是烟台的飞机落地与冰车相撞真的是一件悲剧的事情。2021年1月8日,山东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在烟台机场被除冰车撞击机翼前缘。山东航空B-7976号机执行北京-烟台(SC4852)航班。10:43,SC4852号航班在烟台落地后过站期间发生意外。除冰车撞上飞机左大翼,除冰车驾驶室被破坏,机务正在检查飞机,机翼前缘结构受损。
B-7976号机在2016年7月交付予山东航空公司,机龄4.5年。据了解目前民航山东监管局正在连夜调查此事,具体情况待调查结果出来再对外公布。造成飞机机翼受损,除冰车驾驶室损坏。烟台机场工作人员称,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原因正在调查。
酷鱼觉得可能是低温造成的结冰导致发生了故障。冰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佳作,但对于飞机来说,则是威胁飞机安全的杀手!“天有不测风云”,飞机在天空飞行时经常会穿越云层。云层大多是由水蒸汽、冰晶、水滴及其混合物组成的。当云层中低于冰点的过冷液态水滴(一种在0℃以下仍然以液态存在的水滴)撞击在飞机表面上时就会立即发生结冰现象。飞机结冰的形态和严重程度主要由云的构成和环境温度决定,这些因素又与云高、云的地理位置及季节等紧密相关。容易引起飞机结冰的分别是层云和积云。
层云水平分布范围比较广,长度通常绵延32公里以上,分布高度大多在1500m左右,云层中液态水含量相对较小,水滴直径一般在5μm~50μm。积云垂直高度范围在7000m以内,水平分布长度大约5公里左右,水滴直径与层云接近,但液态水含量要比层云大很多,因此积云会对飞机造成更严重的结冰,危害更严重 。
飞机在低温云层中飞行时,迎风部位都可能出现结冰现象,比如机翼与尾翼前缘、发动机进气口、挡风玻璃、空速管、天线罩等部位。
1990-2000年期间由于结冰引起的事故多达388起。2003-2008年之间,又有380起事故与结冰有关。近年来国内也发生了多起严重的结冰事故,其中2004年在内蒙古包头和2006年在安徽芜湖分别发生了由于飞机结冰引起的空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这方面的结冰事故需要注意防范,
机场除冰车向飞机喷射的是什么
呵呵,我来回答吧。俺的哥们就是管这个的。
两种物质,分两次进行。
首先是,是加热过的除冰液,目的用于融化、去除机翼上的冰、霜
然后再用防冰液,目的是在一定时间(10分钟-30分钟不等)内,防止机翼上再结冰、结霜。其中又分为“I型”,即牛顿型和 "II型”,即变粘度型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使用,或使用其中一种。
有时飞机进行了除冰、防冰之后由于某种原因暂时不能起飞,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且机场仍处于结冰气象条件时,在起飞前还要进行一次除冰、防冰。
烟台机场,一架飞机与除冰车相撞,除冰车为何会出现在机场?
由于受天气影响,除冰车在机场是时刻准备着为飞机服务的。因为,降雪对飞行有很大的影响,降雪会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起飞前如果不除雪、除冰,会影响飞行安全。因此,给已经积冰积雪的飞机洗个“热水澡”,是保障飞行安全的有效方法,而给飞机洗“热水澡”就要用到除冰车。
受天气影响,在冻雾、冻雨的天气,飞机起飞前依旧需要除冰。按规定,当机场地面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外界温度达到或接近露点的气象条件下,飞机有积冰的风险。所以,即使没有下雪,专业的工作人员仍然会按照标准严格进行除冰工作,确保飞行安全,而给飞机除冰,就要用到专用的除冰车,这也是除冰车为什么会出现在机场的原因。
飞机在地面除冰,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是使用除冰液除冰。除冰液就是大家通常看到的喷洒在飞机上的液体,能够洗去飞机表面积冰,其基本原理是减小积冰与机体表面的附着力,或降低水的冻结温度。将除冰液加热至82摄氏度左右后,通过除冰作业专用的除冰车喷洒到飞机表面,从而除去飞机表面结冰。除冰车是除冰工作的武器装置,除冰液就是除冰工作的弹药,二者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为飞机消除积冰。
而在飞机场出现飞机与除冰车相撞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机场调度及机场管理人员没有组织协调好,在机场雨雪天气时,机场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组织协调好飞机与除冰车交叉、平行作业时出现碰撞事件,还一个就是,操作人员注意力要集中,要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要看清信号,谨慎操作,避免发生碰撞事件,确保飞机等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飞机机身机翼除冰除雪方法
简单地说说吧:
除冰方法有1、机械方法2、风力方法3、使用热的防冰液。
国内一般是使用热的防冰液,在非常冷或冰雪太厚的条件下用机械物理方法。现在国际上有I, II, III和IV型除冰液,一般国内用的是I型(主要成分乙二醇)。除冰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两步法就是先除冰后防冰。国内一般用一步法。
将除冰液装入除冰车,加热至一定温度。工作人员乘坐除冰车绕飞机喷洒除冰液。最好是多辆除冰车同时除冰。
注意除冰前要关闭引气和空调,防止除冰液进入客舱。
航空器除冰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热的除冰液从上方尽可能近地靠近要除冰的区域。所以工作人员站在除冰车吊篮里,升起到一定高度,使用喷枪向飞机喷洒除冰液。
首先喷洒机身,其次是机翼,再次是尾翼。永远先喷洒左机翼,再喷洒右机翼。一般从翼根向翼尖喷洒。
在喷洒窗户和风挡时,直接对着玻璃上方喷洒直到有足够的液体流下来以防止温度急增。一般尽量不把窗户弄脏以使旅客视野清晰。
根据气温不同,防冰液的持续保护时间也不同。一般除冰后飞机就要立即起飞,否则要重新除冰。
机翼表面如果有冰会大大减少机翼升力,减小临界迎角,使飞机过早出现失速。东航11.21包头空难就是起飞前没有除冰造成的。我国民航规章规定当有霜、雪或冰附着在飞机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或其他重要表面上时飞机不得起飞。
冬天临起飞前,飞机都要进行除冰工作,为什么飞机这么害怕结冰?
席卷全国的寒潮给乘客带来了很多不便。很多时候,乘客在登机结束后门关闭后很久都没有看到他们的飞机起飞。相反,像洒水车这样的东西会向飞机喷洒一种未知的液体,这个过程在航空业被称为 "除冰"。有时航班上,除冰设备不够用,不能保证每架飞机都能及时除冰。除冰车结束后,又遇到了出港和进港的高峰期。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飞机再次滑入除冰平进行除冰。从此,一次又一次,出港时间无可奈何地被推迟了。许多旅客对这种不便感到沮丧:既然车上的雪可以扫掉,为什么坐飞机这么麻烦?航空公司就不能提前把冰扫掉吗?
飞机是借助空气产生的升力飞行的交通工具,在飞行过程中,积冰会破坏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如果机身表面有冰雪,会增加阻力;机翼上的冰会导致升力急剧下降;冰的加入还可能堵塞舵面,降低飞机的操控质量。然而,积冰的不均匀分布可能破坏飞机的稳定性,导致飞行进入不稳定状态。这些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坠毁。
此外,积冰会降低飞机内部动力装置的效率,甚至导致其发生故障。冰还会影响仪表和通信。亚航作为安全第一,对飞机结冰做出了详细规定,公司政策明确规定,当雪或冰凌粘附在飞机机翼、控制面、发动机进气口或其他重要表面时,除非在起飞前5分钟内进行外部检查,否则不得驾驶飞机起飞。一旦确定有积冰的风险,亚航所有航班都将进行严格的除冰。对于一架A320来说,整个除冰过程需要10分钟,仅除冰液就需要近万元。
到目前为止,民航业最常见的除冰方式是喷洒除冰液,也就是旅客们常说的 "机上热水澡"。在预热后,液体以大约82摄氏度的温度喷洒在飞机上,利用高温和高速来清除飞机上的冰雪。此外,除冰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和丙二醇。与水混合后,可以将冰点降低到零下50度以下,可以防止二次积冰。具体的保留时间取决于当时使用的除冰液的标签。但是,由于除冰液防止二次积冰的时间有限,所以除冰飞机应尽快起飞,否则在除冰液失效时就必须进行二次除冰。这就是为什么航空公司不能提前清除飞机上的冰雪,而只能在乘客登机和机舱门关闭后进行。
外国民用航空器运行和适航检查规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空主权和民用航空权利,加强对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的检查和监督,保证此类航空器的适航性和运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由外国航空营运人使用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外国民用航空器飞行管理规则》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并按本规定接受检查。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外国民用航空器是指在外国进行国籍登记的民用航空器,外国航空营运人是指依据外国法律设立的航空营运人。第二章 一般规定第四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其营运人应当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运行规范,并按照该运行规范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有关规定运行。
前款所述“运行规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使用的航空器(机型、国籍和登记标志);
(二)使用的机场(含起飞、着陆和备降机场);
(三)飞行航路或航线;
(四)防止该航空器与其它航空器相撞所必须的运行规则和操作规程;
(五)民航总局认为必要的其它内容。第五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携带下列文件(原件):
(一)由该航空器登记国颁发的现行有效的航空器国籍登记证;
(二)由该航空器登记国颁发的现行有效的航空器适航证;
(三)由该航空器登记国颁发的现行有效的无线电电台执照;
(四)载有旅客的民用航空器,其所载旅客姓名及其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点的清单;
(五)载有货物的民用航空器,其所载货物的舱单和明细的申报单。第六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其飞行机组人员应当携带由该航空器登记国有关当局颁发或认可的、与该航空器相适应的、现行有效的飞行人员执照和体格检查合格证。第七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按照其登记国有关当局的规定,始终保持其外部的国籍和登记标志以及营运人标志正确清晰。第八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按照其飞行手册、运行手册以及适航证上载明的运行类别、使用范围及有关限制条件运行。第九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配备与运行类别相适应和为保护旅客所必需的空中、地面、水面设备,并保证这些设备工作正常。第十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由具有规定资格的人员或机构按照经批准的维修大纲、维修方案、维修手册进行维修。第十一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按照其登记国有关当局的规定,执行所有适用于该航空器的适航指令及其它持续适航要求。第三章 手册、文件和资料第十二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携带下列经该航空器登记国有关当局批准或认可的现行有效的文件或手册:
(一)航空器飞行手册(AFM);
(二)使用手册(OM);
(三)快速检查单(QRH);
(四)最低设备清单(MEL)、外形缺损清单(CDL)、缺件放行指南(DDG)等手册中的适用者。第十三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配备经该航空器登记国有关当局批准或认可的正式的航行记录簿,并由机长或其他授权人员按规定填写、签字。第十四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配备正式的维修工作单和适航放行单,并由对该航空器的适航性负有责任的合格的授权人员填写、签字。第十五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在该航空器上或在该航空器在中国境内的维修或运行基地配备现行有效的完整的维修手册。第四章 仪表、设备及其它第十六条 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除应当安装为颁发适航证所需的最低数量的仪表和设备外,还应当根据其所遵循的飞行规则,所飞航线和起飞、着陆、备降机场的条件,配备《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六第一部分所要求的通信、导航仪表和设备。第十七条 除本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之外,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还应当配备下列设备或装置:
(一)空速管加温指示系统;
(二)空中交通管制应答机;
(三)机载气象雷达;
(四)近地警告-偏离下滑道坡度报警系统;
(五)音响速度警告装置;
(六)高度警告系统或装置;
(七)防冰与除冰设备;
(八)起落架音响警告装置;
(九)空中交通警戒与防撞系统(TCAS)。
关于《飞机场除冰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