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航空百科

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9-09 14:08:04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为何说亚太6D代表了我国民商用通信卫星研制最高水平?


2、不懂就问,中国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为何说亚太6D代表了我国民商用通信卫星研制最高水平?

亚太6D通信卫星是静止轨道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发射重量约为5550公斤,轨道服务寿命为15年。该卫星是中国第11颗定性出口的商业通信卫星,也是中国目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大、出口功率最大、设计最复杂的民商通信卫星。高吞吐量通信卫星是指使用频率重复使用、多点波束等尖端技术,实现比一般通信卫星多数十倍通信容量的通信卫星。亚太6D卫星将以中国为中心,向亚太地区提供全地区、全天候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满足海事通信、航空机载通信、陆地车辆通信和固定卫星宽带互联网连接等多种应用需求。

此次发射也是东方红4号增强型卫星平台在国际商业宇宙舞台上“首次亮相”,平台具有“高负荷、高功率、长寿、高可靠性”等优点,能够满足今后各种卫星通信应用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宇宙科技集团长城公司董事长刘强:亚太6D通信卫星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集团为国际客户交付的第12颗通信卫星。作为东邪平台的第一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对国产高通量通信卫星的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亚太6D通信卫星是我国第11颗全星出口的商业通信卫星和我国第一颗Ku波段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首发性,同时也是我国目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大、出口功率最大、设计最复杂的民用通信卫星,代表着我国高通通信卫星开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亚太6D通信卫星主要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质量、效率、经济全地区、全天候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满足海上通信、飞机通信、陆地车辆通信和固定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等多种应用需求。将在商业通信、紧急通信和公共通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和推动服务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亚太6D通信卫星的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市举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个Ku波段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启动建设。亚太6D通信卫星就是这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高通通信卫星(HTS)”是指利用频率重复使用、多点波束等先进技术,实现比普通通信卫星多数十倍的通信卫星。为了随时随地使用方便快捷的卫星网络传输服务,扩大网络范围、骨干网络备份、远程地区范围、紧急通信保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第一颗高通通信卫星中性16号成功发射,亚太6D通信卫星将我国高通通信卫星技术能力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

不懂就问,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现在达到了什么水平?

中国航天技术仅次于美国。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有效增强我国高密度发射任务执行能力。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5吨,突破了快速集成设计生产、电气一体化、节流减载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为可重复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能满足卫星组网工程和商业发射服务需求。

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最大推力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为后续运载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航天器科技活动方面,全年共研制发射航天器77个,航天器总质量102.61吨,数量和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重大工程和专项任务稳步推进,大幅提升航天技术与应用能力。商业卫星研制机构数量持续增长,研制能力稳步提升,研制卫星类型从技术试验逐步向应用卫星转变。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高速再入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此次试验完成了高速再入返回控制、热防护、群伞+气囊着陆方式、重复使用等技术飞行验证,飞船具备高安全、高可靠、模块化、适应多任务、可重复使用等特点,为中国载人登月飞船“启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嫦娥五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连续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地外天体起飞、地外天体轨道交会对接、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成为中国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计划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将推动中国在行星探测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全面发展。目前,已成功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计划在2021年5月至6月择机着陆火星,开展巡视探测。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建成并开通。该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采用了中国首创的混合星座构型,卫星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它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北斗”,已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启动建设。亚太6D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是中国当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输出功率最高、设计程度最复杂的民商用通信卫星。卫星主要为亚太区域用户提供全地域、全天候的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满足海事通信、机载通信、车载通信以及固定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等多种应用需求。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收官。这为中国长期稳定获得高分辨全球遥感信息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高分系列卫星已基本形成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天基对地观测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卫星数据自主化率进一步加大。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资源三号03卫星成功发射,增强了中国综合对地观测能力,其中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支持多种敏捷成像模式,首次实现“动中成像、多角度成像”,图像获取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建成。海洋动力环境观测网建设有序推进,海洋一号D卫星成功发射,与在轨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与在轨工作的海洋二号B星组网,计划于2021年发射海洋二号D星。届时,海洋二号B/C/D星组网,将组成全球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参与构建新一代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该卫星获取了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地磁场观测数据,构建了15阶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天琴一号”卫星实现国内最高水平的无拖曳控制技术在轨验证,为后续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构建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实践二十卫星在轨验证通信、导航、遥感等多领域16项关键技术。卫星搭载的Q/V频段高通量通信载荷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后续1太比特/秒高通量通信卫星和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研制奠定了基础,激光通信载荷实现10吉比特/秒地球同步轨道星地通信能力,创全球最高速率;量子通信载荷完成全球首次地球同步轨道星地偏振编码稳定传输,为牵引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此次实验,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论当今世界航天技术发展趋势

据相关统计,截至2004年12月26日,世界上进行了数十次成功的航天发射。尽管受到2003年一些事故的影响,但2004年仍是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一年。虽然欧洲的“猎兔犬2号”登陆器于2003年年底在登陆火星时失踪,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也最终宣布失败,但伴随着2004年年初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在火星上的成功着陆,以及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各自新的航天发展计划,人类对深空的探测再次掀起了热潮,深空控测技术将会得到长足发展。至于国际空间站、各种用途卫星、地球轨道探测器等航天领域的技术发展则喜忧参半,一方面各种卫星技术仍是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由于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给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与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美国宣布不再对“哈勃”天文望远镜进行维修,也为地球轨道探测器的发展带了一定的影响。

一、深空探测备受关注

2004年是世界深空探测收获颇丰的一年,除年初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相继登陆火星令人振奋外,其他的一些深空探测计划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2004年1月,飞行已久的美国“星尘号”彗星探测器与“怀尔德2号”彗星交会,并在离彗核很近的距离用密度极低的氧化硅气溶胶首次获取彗核物质,现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将实现人类首次把除地球的卫星——月球以外的样本送回地球。2004年3月2日,欧空局发射了其第一个彗星探测器“罗塞塔”,该探测器将于10年后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轨道,并向该彗星释放着陆器,这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前所未有。2004年7月1日,世界首个土星专用探测器“卡西尼”终于在飞行了7年后进入了土星轨道,目前已发回了许多宝贵土星图像,并在12月25日成功向“土卫六”表面释放“惠更斯”着陆器。2004年8月3日,因天气原因推迟发射的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成功升空,按计划该探测器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水星轨道。2004年11月15日,欧洲的“智慧1号”月球探测器经过13个月飞行也进入了绕月轨道,从而实现了世界首个联合使用太阳能电池推进系统和月球引力的空间探测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此外,2004年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航天大国还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深空探测计划,进一步将深空探测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一) 美国新航天计划目标宏大

2004年1月14号,美国总统布什在首都华盛顿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总部发表讲话,宣布美国未来的宏大航天发展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2008年前发射无人探测器到月球;2010年前完成国际空间站,届时服役了30年的航天飞机也将退役;2014年前用名为“机组探测飞行器(CEV)”的新型载人飞行器进行载人航天飞行;2020年前重返月球并建立月球基地,以支持载人火星探索。据估算,实现登上火星的目标,至少需要花费5000亿~6000亿美元,而据美国预算与政策研究中心的执行总监罗伯特.格林斯坦表示,布什的登月和登陆火星计划成本可能高达10 000亿美元。

(二) 欧洲“曙光”计划不甘示弱

2004年1月13日,虽然“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器至今下落不明,但是欧洲空间局(欧空局)仍宣布推出了名为“曙光”的征服太空计划,该计划拟在2024年首先登陆月球,之后将于2030年造访火星。该计划第一阶段(2005~2009年)的预算经费高达9亿欧元。按照“曙光”计划,欧空局将有能力在2010年让其自行研制的探测器漫步火星。目前,欧空局已经就“曙光”计划的第一阶段和工业界达成了合作协议。欧空局计划于2007年发射一颗小型卫星,以测试如何才能将火星探测器连同火星土壤标本一起顺利收回地球,然后在2011~2014年间真正实现将火星岩石标本带回地球的目标。

(三) 中国“探月工程”计划秩然有序

2004年2月25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宣布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从即日起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2006年,将研制和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该卫星将绕月飞行,并将收集的探测数据传回地面。第二阶段为2007~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第三阶段为2011~2020年,目标是月球表面巡视探测与采样返回。该阶段将分两期完成,前期(2011~2015年)主要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后期(2015年后)主要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并将采集的样本送回地球,同时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打下基础。其中,第一阶段工程将投入14亿元人民币,第一颗名为“嫦娥一号”的卫星已于2004年完成样机设计,计划于2006年发射升空。

此外,在努力实现月球探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我国还将积极开展火星及其他行星探测器的可行性和方案论证,并参与国际合作,以在深空探测方面有更大的进展。

(四) 俄罗斯深空探测计划欲重振雄风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2004年10月上旬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09年向火星卫星“福布斯”(火卫一)发射无人探测器“福布斯-土壤”,以探测火星的土壤成分。据俄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总裁普奇哈泽介绍,目前该联合体已设计出“福布斯-土壤”无人探测器草图并已开始进行相关试验。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副局长尼古拉.莫伊瑟夫在2004年11月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将在2020~2025年期间在月球上建立首座自动化基地。为配合有关计划的实施,俄罗斯目前正在加紧研制新一代宇宙飞船“三桅帆船”和载人轨道平台。预计第一艘“三桅帆船”型宇宙飞船将在2012年发射升空。

(五) 印度无人探月计划开始启动

2004年9月11日,印度一位官方发言人表示,印度内阁已批准印度在2008年以前进行无人月球探测计划。印度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名为“Chandrayaan-I”,计划于2008年由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将其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随后将由一个双推进剂系统把它从转移轨道送入月球轨道。据估计,印度的第一个无人月球探测计划约需8300万美元。

(六) 日本深空探测计划举步为艰

2003年日本的深空探测计划受到了很大的挫折,2003年12月该国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因故障失去了进入预定轨道的最后机会。月球探测方面,日本原计划于2004年8月发射的“月亮A号”探测器因技术和资金困难而变更了发射日期,新日期至今仍未确定。2004年8月11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向文部科学省宇宙开发委员会报告说,预定2006年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神A号”计划也难以实施,卫星3年内升空可能性不大,而且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也可能中止该计划。此外,2003年日本航天局还准备实施另外一颗月球探测器“月神2号”的试验计划,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财政支持也被迫取消。

虽然存在种种困难,日本研究人员仍计划研制能探测火星大气的小型卫星,并将其装入俄罗斯计划于2009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中,共同对火星进行考察。

二、世界卫星技术稳步发展

截至2004年12月26号已经完成的航天发射中,世界各地共将50多颗通信、军事、地球轨道探测等类型的卫星送至太空。其中航天大国美国发射次数和卫星数量最多,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紧随其后。从2004年世界卫星事业的发展情况看,商用通信卫星仍是重点,随着世界对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互联网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通信卫星发射也呈增长之势。在军事卫星方面,由于世界反恐形势日益紧张,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世界各大国都在加强其空间军事力量,各种军用卫星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重点。其中,美国在进一步完善了其GPS系统的同时,增加了导弹告警和其他秘密侦察卫星。俄罗斯也在改进其“格洛纳斯”系统的同时,不断加强其卫星侦察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国2004年发射升空的10颗卫星中多数是用于对地观测的科学实验卫星,为世界和平利用卫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民用通信卫星仍是重点

2004年,通信卫星仍占据了民用卫星的主要市场。美国通信公司的AMC10、AMC11、AMC15和AMC16通信卫星,将提供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宽带等服务;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电星18”、“电星14”和DIRECTV 7S通信卫星,其中前两颗分别为亚太地区、美洲和北大西洋地区提供民用通信服务,而DIRECTV 7S则将为美国提供娱乐节目和本地信道服务。俄罗斯发射了“快船”AM-11和“快船”AM-1两颗民用通信卫星,它们将用于数字电视、电视电话和视频会议等服务。在法国发射升空的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阿尼克-F2”通信卫星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和发射的最大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了采用等离子推进系统进行轨道位置保持的“国际星10-02”通信卫星。为日本提供商业无线电通信服务的“超级鸟6号”通信卫星和日韩共用的首颗移动广播卫星MBSAT都在美国发射升空。欧洲的W3A通信卫星将为欧洲和非洲用户提供商业通信、互联网及电视转播服务。西班牙的“亚马逊1”通信卫星,它将为南美洲、北美洲以及西班牙在内的欧洲西南部地区用户提供电视广播、电话、VSAT、数据传输、因特网连接等多种通信服务。印度发射了世界上首颗专门用做教育用途的EDUSAT卫星,也是该国发射的最重的一颗卫星,它将为远程教育提供通信服务。

(二) 军事卫星不断加强

2004军事卫星仍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俄罗斯两个航天大国,两国除分别完善其GPS和“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外,还发射了多颗秘密军事卫星。美国发射了GPS 2R-11、GPS 2R-12、GPS2R-13 3颗GPS卫星,NRO秘密侦察卫星,以及用于导弹告警的DSP 22卫星。俄罗斯共发射了7颗军用卫星,其中包括3颗“宇宙”系列秘密军用卫星和3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以及一颗用于俄罗斯军事演习的秘密军事卫星。

军事卫星另一重要领域军用小卫星技术也得到各国的关注。美国国防部相继推出了“微型卫星动能杀伤有效载荷(MKKP)”和“实验卫星系列(XSS)”两个微型卫星计划;由英国国防部和英国国家航天中心共同出资研制的“战术光学卫星”将于2005年上半年发射升空。

(三) “先兆”地球观测卫星成功发射

2004年7月15日,美国最新的地球观测系统(EOS)卫星“先兆”被成功送入700公里高的预定轨道。“先兆”是为NASA建造的第二颗地球观测系统卫星,设计寿命为6年,其主要任务是了研究大气成分,测定污染物的移动和平流层臭氧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卫星与已经发射升空的“陆地”卫星及“水”卫星等一起组成了美国的地球观测系统。

(四) 中国卫星技术蓬勃发展

2004年是中国航天史上创纪录的一年,全年分别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了8次发射,共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它们分别为:试验卫星1号、纳星1号、探测2号、第19颗和第20颗返回式卫星、实践6号A和实践6号B、风云2号气象卫星C星、资源2号卫星、试验卫星2号。其中,“探测2号”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实施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取得圆满成功。该卫星将与2003年发射的“探测1号”一起,与欧洲空间局“磁层探测计划”的4颗卫星联合布网,将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的6点立体探测。试验卫星1号、2号和纳星1号3颗小卫星的成功发射升空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又取得新的进展。我国首颗电视直播卫星鑫诺2号的研制工作也进展顺利,并计划于2005年5月发射升空。该卫星将大大促进中国卫星业的发展,并推动国内卫星电视直播产业的形成和发展。2004年10月9日,我国和欧盟正式签署了欧洲民用卫星导航“伽利略”计划的技术合作协议,中国将出资2亿欧元,并承担部分卫星的发射任务,对该系统有20%的拥有权和100%的使用权,这将对我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004年12月14日,世界最大的小卫星研制试验基地——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落成,其设计能力为年产6~8颗卫星,该中心的成立将大大促进我国小卫星及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表示,我国卫星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分阶段实现对中国周边地区乃至全球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

三、国际空间站艰难维护

(一) 俄罗斯成为维护国际空间站的主力

由于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美国的航天飞机停飞,俄罗斯成为唯一能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货物的国家,致使国际空间站的维护产生了一定的困难。2004年,俄罗斯共向国际空间站进行了6次发射,其中“奋进号”飞船向空间站运送了4次货物,“联盟号”飞船进行两次载人飞行,俄罗斯无疑已成为了国际空间站维护的主角。另外,布什于2004年提出2010年完成国际空间站美国承担的建造任务后,美国将退出空间站的项目,这也给国际空间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 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由于运力的不足,2004年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克服食物和饮用水短缺等困难,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4年4月30日返回的国际空间站第8次长期考察,该考察组的卡列里和福阿莱在太空轨道上进行了20多项长期实验。为准备未来进行火星载人飞行,他们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人体模型试验,测试长期火星载人飞行过程中,太空辐射对人体器官的影响等。2004年10月14日,国际空间站第9次长期考察返回,宇航员帕达尔卡和芬克成功地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前两次成功地将4个大型陀螺仪中的一个恢复供电,使重达200吨的国际空间站能够在飞行中保持稳定,并将太阳能电池板对准太阳。第三次是在“曙光号”功能舱外安装由数个激光反射器组成的激光系统。第4次出舱的主要任务则是在“星辰号”服务舱外安装3个天线。此外,他们还在空间站上进行了约40次科学实验,带回了国际空间站内的一些实验数据和材料,其中包括其培育的第二代太空豌豆种子。另外,由焦立中和沙里波夫组成的第十次长期考察团将在空间站工作196天,在此期间他们将进行大量科学试验,其中包括艾滋病疫苗效果观察等。他们将于2005年1月和3月分别进行两次太空行走,并为迎接明年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再次飞抵国际空间站做准备工作。

四、地球轨道探测器喜忧参半

(一) “哈勃”太空望远镜将终结使命

“哈勃”太空望远镜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观测设备,它经过了4次维修,已在太空服务了14年之久。由于2004年年初美国对其航天计划进行了调整,宣布将不再对“哈勃”天文望远镜进行维修,使得这一为人类天文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望远镜将不得不于2007~2008年间退出历史舞台。这件事引起了世界各方面的争论,无论如何,在新的设备发射升空以前,这一重要探测设备的退役无疑将给人类对宇宙的探测带来一定的损失。

(二) 新型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仍在研制之中

1996年,美国正式开始了将取代“哈勃”的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的研制工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造价8.2亿美元,设计寿命为5~10年,它将于2011年8月发射升空。该望远镜将携带一台红外摄像机、一台近红外光谱摄制仪以及一台组合式中红外摄像机与光谱摄制仪,将被发射到距地球150万公里的高空。由于距离地球太远,无法派人进行维修,因而其设计制造要求极高。

(三) “引力探测B”升空引人关注

2004年4月20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学联合研制,耗时45年,耗资7亿多美元的“引力探测B”终于被送入预定的太空轨道,抵达预定工作位置后,还需要2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然后开始长达16个月的测量。这次成功发射意味着美国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长达45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引力探测B”是NASA执行的纯研究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测量地球引起的时空弯曲和地球旋转引起的时空扭曲以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该探测器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以及更清晰地认识物质世界和相对论间的关系。

(四) “雨燕”伽马射线探测器升空

2004年11月20日,耗资2.5亿美元,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意大利、英国的航天部门联合发起研制的“雨燕”伽马射线探测器经多次推迟后终于成功发射升空。该探测器仅重1470千克,配有三台望远镜,能够在捕捉到伽马风暴后的最短时间内进行暴源和余辉的多波段观测。据称“雨燕”是有史以来旋转速度最快的太空科学探测器,可以完成探究伽马风暴的起源、甄别伽马风暴的类别、研究伽马风暴的演化等任务,从而为揭开宇宙中黑洞形成之迷搜索进一步的证据。

五、2005年深空探测仍是热点

由于2004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深空探测仍将成为2005年世界航天技术研究的热点。2005年1月8日,日本宣布新的太空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在月球表面建立无人太空基地,以及在比月球更远的地方建立“深层空间站”等。1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深入撞击号”探测器,该探测器将在几个月的飞行后,于7月4日抵达“坦普尔1号”彗星。届时,它将释放一个小型撞击舱以时速37000公里撞击彗核,同时利用观测舱记录下碰撞的全过程并对飞散出的各种物质进行详细分析。1月14日,欧空局的“惠更斯”着陆器成功登陆“土卫六”,并开始向母船“卡西尼”发送数据。5月12号,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开始执行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的首次飞行任务。8月10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发射旨在寻求火星是否有水的证据的火星侦察探测器。10月26日,欧洲将发射“金星快船”探测器,执行地球近邻金星的无人探测任务。中国也将在2005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印度航天技术有多牛?

在科学界中,全球范围内能够实现载人飞船的技术可以说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和要求加入这强大的工程之中,但是限于自己的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缺乏性,所以想要加入一个航天大国的梦一直是大问题。而印度就是一直想加入该行列的人,印度的航天技术有多牛?

根据科学报道称,印度对于实现航天大国的梦,准备了数十年的时间,似乎人类太空探索技术以及载人技术对于印度来说已经是可行的了,至少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完全具备这样的实力了,在印度宣布该国计划在2022年前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计划的时候,可以说举国同庆吧。

根据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演讲称,印度可能会打破航天技术的阻碍,实现载人技术进入太空,这是在印度75周年上宣布的,可以说整个印度都知道这个事情的存在。如果印度成功了的话,将会是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的“新将”,也是全球第四个有能力实现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

其实从公布的载人航天技术来说,就可以看出我国的航天技术厉害之处,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而迄今为止,印度也只有一个人实现了太空旅行任务,名叫Rakesh Sharma,此人是1984年作为苏联太空计划的参与者,在地球轨道上飞行旅行过。

我们可以看出来从1984年之后,至今已经34年了,印度再也没有第二人了,印度的宣布也是想能够再有第二位,第三位的出现。实现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并驾齐驱。确实印度在这些方法花费的时间和经历很多,从一年又一年的想实现月球计划一样,多次的失败都没有放弃过。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相当于给了自己一个最后的期限,对2022年实现载人计划充满了信心。并且ISRO也已经成功演示了Gaganyaan项目的机组模块的原型,说明自己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载人的条件。而根据ISRO的主席Sivan称,整个计划全部成本将低于14亿美元。

有个问题就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直在压缩预算,与全球的同行相比较,印度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对于未来的火星任务来说,预算仅只有7800万美元,低于典型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营销成本,可想而知印度在这方面的资本复出可能是不足的,还是令人担忧成功性,如果ISRO的预算预测成立,它的第一次人类太空飞行将消耗大约相当于NASA在单一太空天文台上花费的七分之一,即96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成本,我们是不敢想的,低到吓人,我们也期待印度如何去实现

关于《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