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农业航空遥感原理?农业航空遥感基本原理是遥感影像的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及其组合与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卫星传感
一、农业航空遥感原理?
农业航空遥感基本原理是遥感影像的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及其组合与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卫星传感器记录的地球表面信息,辨别作物类型,建立不同条件下的产量预报模型,集成农学知识和遥感观测数据,实现作物产量的遥感监测预报。
二、航空遥感的技术特点?
优点:技术成熟、成像比例尺大、地面分辨率高、适于大面积地形测绘和小面积详查以及不需要复杂的地面处理设备等。
缺点:飞行高度、续航能力、姿态控制、全天候作业能力以及大范围的动态监测能力较差。
三、航空遥感有哪些优点?
机动快速的响应能力 低空飞行,空域申请便利,降低了对天气条件的要求。飞行系统升空准备时间短、操作简单、运输便利。车载系统可迅速到达项目区附近设站,可进行云下飞行。
高分辨率图像和高精度定位数据获取能力 系统可获取超高分辨率数字影像和定位数据,并可针对任务要求搭载单波段、多波段、多光谱仪等传感器,并可进行多角度摄影。系统具备数据快速处理、应用分析以及与其他数据源的快速融合处理功能。
多种任务设备的应用拓展能力 系统为多种小型遥感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搭载平台,如探地雷达、热成像仪、气象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等,易于拓展监测功能,以满足多种快速监测所需。
低廉的运营成本,便利的系统维护 系统的置建费用较低,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和操作手的成本远远低于载人机系统。
四、考古系如何考古?
考古就是研究过去历史的一门学问,而我们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田野发掘。发掘的第一步,要知道去哪里发掘。目前的考古发掘类型总体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主动性调查发掘”和“抢救性调查发掘”。
最常见的是因为盗墓、工程建设等情况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这种发掘方式是因为文物或者遗迹信息已经暴露,放任不管便会招来虎视眈眈的盗墓者。
另外一种是主动性调查发掘。当考古学家想了解某一文化层的范围,那么在划定大致发掘区域、完成各种申报许可后,便可以组织人员进行田野发掘。接下来就要进行紧张辛苦的探方发掘。
什么是探方?
在正式考古发掘前,会将地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格子,以每个方格为单位进行分工发掘,这些正方形就叫作“探方”。
如何布方?
选定发掘区的西南角作为基点,把发掘区视作直角坐标系。布方前要计算好探方的规格和数量,布方时,从基点出发,向正北方向引出水平的纵轴线,向正东方向引出水平的横轴线。
一个完整的探方基本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一般为一个5m×5m=25m2的正方形,探方与探方之间的土梁称为隔梁,隔梁通常为一米宽。隔梁主要是便于观察地层剖面,同时考古工作人员会将探方里挖出的多余的土铲到隔梁上,然后用小推车运走,方便运土和人員通行。除去隔梁的区域面积是4m×4m=16m2,就是挖掘区域。如果遇到面积大的考古区域,会出现10m×10m=100m2尺寸的探方,就像我们家里100平方米的房子一样大小。
布方结束后,发掘工作就正式展开:
我们将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先挖哪里,再挖哪里,要根据地层的年代早晚关系来确定。地层是考古发掘的重要依据。由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土质、土色不同而呈现出上下堆积的差异,因此出土文物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是有早晚区别的。年代较早的遗迹遗物堆积在下,晚期的堆积在上。探方中每层出现的各类遗迹如灰坑(垃圾)、房基、窖穴、道路等,按照从晚到早的原则从上到下逐一清理。
在考古挖掘中,可将地层从下至上划分为生土层、熟土层、间歇层以及扰土层。
生土层是遗址中未有人类活动天然堆积的土层。这一层是没有任何遗迹遗物的。
熟土层是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在地表大面积形成新的土层,其中夹杂人们有意抛弃的垃圾和无意失落的物品,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
间歇层,由于当地人类活动有较长时间中断,或因自然灾变(如洪水、火山爆发),在熟土层之间会出现不含有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间歇层可能会夹杂在各个文化层之间。
扰土层是近现代(民国时期至今)土层,没有考古价值。
地层的堆积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通常,地层之间是相互叠压的关系,但是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会扰动之前的文化层,表现在地层上就会出现打破关系。比如,北魏的人去挖井,挖着挖着可能就挖到汉代的墓葬,那么北魏的井会与汉墓发生打破关系,在汉代墓葬中可能会出现北魏的文物。
搞清楚时间关系之后,就要根据时间由晚到早进行清理。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一般会把扰土层和年代较晚的地层先挖掉。因为这些基本上都是近现代的地层,可以使用探铲、锄头,但挖掘机是绝对禁止的。
清理掉扰土层之后,就到历史遗物的文化层了,这里就先要进行刮面。不同时期的遗迹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不同遗迹的土质土色以及其中的包含物也不一样。刮面的作用就是帮助考古人员辨认遗迹。
刮面工作非常辛苦,因为探方的发掘是逐层下挖的,每次下挖10~30厘米不等,一把小手铲每层都得刮掉一个探方的面积,也就是整整16平方米,运气不好可能要重复刮面数十次。
等刮到终于能够分清遗迹界线的地层之后,可以用手铲或粉笔将不同的遗迹边界线画出来,根据边界线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推断遗迹的类型是墓葬、房址还是灰坑(垃圾坑)等。
在清理的过程中,对出土的各种遗物如石器、骨器、陶器、人类遗骸和动物骨骼以及测年的木炭样品等都要收集。
对于单个遗迹的处理,从编号、清理、拍照记录、文字记录到遗物的提取、记录、收纳,再到最后的绘图、整理等,都会有一个复杂而较为专业的过程。那什么时候就知道挖到尽头了呢?
一个探方发掘到底的标准就是挖到探方内所有生土都显露出来,也就是挖到了没有被人类动扰过的原生态土。
这个时候其实挖掘工作并没有结束,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隔梁、关键柱吗?
有时会出现一个遗迹横跨两个探方,中间被隔梁压着的情况,所以要等到最后,把隔梁也挖掉,当两个相邻探方内的地层单位全部发掘完后,会对隔梁进行考古发掘。隔梁的主要作用是观察地层的变化。在隔梁壁的剖面上,有用手铲划的很多条线,这些线是用来区分地层单位的。划地层单位关系的线是做考古记录的重要步骤。当互为相邻的4个探方间的隔梁都发掘完后,最后中间就会剩下一个四方形的土墩,它的作用是统领4个探方的层位关系,所以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被称为“关键柱”。它也是考古工地中最后一个被发掘的部分。全部挖掉后,发掘工作才能算真正结束。
五、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的区别?
航天遥感
航天遥感泛指利用各种空间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它以地球人造卫星为主体,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有时也把各种行星探测器包括在内。在航天遥感平台上采集信息的方式有四种:一是宇航员操作,如在“阿波罗”飞船上宇航员利用组合像机拍摄地球照片:二是卫星舱体回收,如中国的科学实验卫星回收的卫星像片;三是通过扫描将图像转换成数字编码,传输到地面接收站;四是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地球或其它行星、卫星上定位观测站发送的探测信号,中继传输到地面接受站。
航空遥感
航空遥感泛指从飞机、气球、飞艇等空中平台对地面感测的遥感技术系统。按飞行高度,分为低空(600~3000米)、中空(3000~10000米)、高空(10000米以上)三级,此外还有超高空(U-2侦察机)和超低空的航空遥感。 由此可见,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的区别主要是:
一是使用的遥感平台不同
航天遥感使用的是空间飞行器,航空遥感使用的是空中飞行器,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二是遥感的高度不同
航天遥感使用的极地轨道卫星的高度一般约1000公里,静止气象卫星轨道的高度约360O公里,而航空遥感使用的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只有几百米、几公里、几十公里。俗话说,登高才能望远。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感测的地域显然要大得多,美国“陆地卫星”的一幅多光谱图像覆盖地面的面积达34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台湾岛的面积,而赤道上空的气象卫星可以覆盖南北纬40°以内、东西经相距70°左右的区域。因此,航天遥感能够以空前广阔的视野时刻监视着地球。
六、农业航空遥感技术特点是?
农业遥感系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农业应用的综合技术,可通过获取农作物影像数据,包括其农作物生长情况、预报预测农作物病虫害。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长势信息,快速监测和评估农业干旱和病虫害等灾害信息,估算全球范围、全国和区域范围的农作物产量,为粮食供应数量分析与预测预警提供信息。
遥感卫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面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农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 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农事决策,使发展精准农业成为可能。
七、中国考古是河南考古吗?
不是。河南考古是中国考古的一部分,中国考古不等同于河南省考古。河南省是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虽然河南省在古代有很多的政权建立在河南,但中国其它地方也有远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比如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在云南省元谋县,山顶洞人、蓝田人、河姆渡人等远古人类活动遗址都不在河南。只有在全国各个地方进行考古,才能对我国历史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八、考古商店考古点怎么获得?
要获得考古商店的考古点,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考古能力。在进行考古挖掘活动的过程中,玩家可以通过挖掘古迹、发掘文物等方式获得考古点。
挖掘古迹需要消耗一定的耐久度,而发掘文物则需要玩家参与识别和修复的过程。
当玩家积累足够的考古点时,可以前往考古商店进行兑换各种珍贵的文物、遗物或者其他考古相关的道具。注意,每个考古商店的兑换规则可能有所不同,玩家需要按规定的方式积累足够的考古点才能进行兑换。
九、考古笑话?
我这个考古专家,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有趣情况。今天,我在挖掘一处古墓时,发现里面摆放着一处骨灰盒。我当时很兴奋,以为是古代贵族的坟墓,没想到一看盒子上面竟然写着“三七肉粉”。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么珍贵的坟墓竟然摆放着一包肉粉。当然,我并没有取走它,按照规定,我们考古学家要尊重古人的遗物。
还有一次,在我挖掘一个古墓的时候,发现墓主人的棺材上写着“不是我死,是我的鞋子破了”。这句话实在是太奇怪了,让我不禁猜测,它的真实含义为何。
考古工作虽然严肃,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搞笑的事情,增加了我们的乐趣。
十、考古入门?
需要培养兴趣,多下功夫,自己总结起一个知识框架,将老师讲课时零碎的知识点统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的初期要注意,各个知识块有各个知识块自身的要点,一定要学会抓住重点和大体,不要太被细枝末节的内容所干扰,比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可以这么梳理:首先(横向)进行此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区域类型划分(苏秉琦先生区系类型说),接着(纵向)按照时间梳理各区发展脉络,其中可注意如下要素:磨制石器、陶器制作(尤其重要)、农业生产相关、房屋形制、墓葬形制、聚落等。
分型分式在考古中非常重要,一定要厘清这个方法,并且学会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