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飞机蒙布技术要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民航机的舒适要求是怎么样的?
2、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那些为航天事业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飞机蒙布技术要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民航机的舒适要求是怎么样的?
- 2、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那些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有哪些心酸故事?
- 3、这个飞机是什么名字? 是滑翔机吗?
- 4、日本航空自卫队给老旧F-4战机涂新漆,战机涂色有讲究吗?
- 5、蜜蜂4号飞机介绍,谁能给点详细的啊?参数、价格、介绍的什么最好都有。
- 6、现代民航班机是怎样诞生的?
民航机的舒适要求是怎么样的?
最早期的许多飞机乘客都是坐在敞开的座舱内飞行的,由航空公司借给他们飞行服。因此,确实可以说,航空公司历来都在关心乘客的舒适问题。
如何保暖和减小噪音是早期飞行的主要问题。不久,人们开始利用发动机排气为座舱提供暖气,但研制低噪音座舱却用了许多年的时间。早期的飞机用蒙布作为舱壁,飞机内部的噪音几乎同外部一样大。在三发飞机中,造成噪音大、振动大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发动机。随着飞机效能的提高,可以为隔音增加一些重量了;同时,隔音材料本身也在不断改进。
在最初的飞行中,通风并不成为问题,因为大部分飞机的机窗都可以拉开,一些容克斯公司的单翼机竟像火车一样,舷窗可用拉带拉开。速度提高后,不可能再用敞开式舷窗,飞机上出现了通风孔,这又提高了安全性;因为在一种英国飞机上,人们竟可以拉开舷窗,将手伸出撞上螺旋桨;至少有一种法国飞机在座舱内贴有注意事项:“严禁向窗外扔东西”,以防给地面人员带来危险。由此看来,使用通风孔确实有不少好处。
在20~30年代,大多数飞机的座舱实际上是长方形的,舷窗在机身两侧,两排座位,有一个装小件行李的行李架,舱壁上一般有一幅地图,备有一两样器具,座舱下有呕吐盆。在座舱后部通常设有一个卫生间。
座椅的设计水平不高,当时主要考虑如何减轻重量。几乎所有的飞机上都没有地毯。多年来,容克斯公司的飞机是备有座椅安全带的唯一客机。
1931年,帝国航空公司开始使用汉德利·佩奇公司的四发“大力神”和“汉尼拔”双翼机。飞机的舒适程度有很大改善。这两种飞机的座舱都装饰得很好,座椅柔软舒适,两对面对面的座椅中间有固定的桌子(它们可能是第一批通道两旁有并排座位的飞机)。前后座舱之间有两个卫生间和一个配餐室。欧洲航线的班机还有两位服务员,途中为乘客供餐。其四台发动机都装在机翼上,从而减少了噪音和震动。当然,用现在的际准来衡量,这种噪音和震动还是很大的。另外,座舱内还供有充足的暖气。
这些汉德利·佩奇飞机的标准,大大高于以前的飞机,但飞机配备服务员并非他们首创。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些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就供应膳食;1922年,戴姆勒航空公司的飞机就配有座舱服务员(不供膳食);1927年5月以后,帝国航空公司为飞伦敦至巴黎航线的“商船银翼”配了服务员;1928年或1929年,航空联合公司在飞机上开设了餐厅。
在空运中最先雇用女服务员的国家是美国。1930年5月15日,一些女服务员开始随波音航空运输公司的飞机飞行。她们都是护士出身,首先在三发的波音80双翼机上服务,飞旧金山至盐湖城至芝加哥航线。在欧洲,瑞士航空公司至少雇佣了一名女服务员;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也雇佣了一些;有事实证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在某些航线上也雇佣了一些姑娘,她们的任条之一是为乘客作秘书工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机内一般不允许吸烟。但1936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亨克尔HeⅢ飞机上设有一个四座位的吸烟舱;1938年福克——沃尔夫公司的“秃鹰”飞机设有9座位的吸烟舱;帝国航空公司的“军旗”,陆基飞机(阿姆斯特朗一惠特沃斯公司制造)和肖特“C”级水上飞机的前舱内允许吸烟。
“C”级水上飞机体现了另外一大飞跃。它有4个隔舱,其中一个舱设有散步地板,乘客可在该舱逗留,观赏风景。诙帆很注意隔音,地毯的铺设和灯光照明也很讲究,座椅可分几个角度后仰。虽然这些水上飞机并非卧铺水上飞机,但它们通常都备有两个卧铺。
美国使用了一些卧铺飞机。在横越美国大陆的航线上使用了柯蒂斯公司的“秃鹰”双翼卧铺机;根据美国航空公司的要求,道格拉斯公司生产了著名的DC-3,第一架DC-3命名为DST,即“道格拉斯卧铺客机”。
英国、法国、德国,可能还有意大利都曾在飞机上安装卧铺,计划开展卧铺客运业务。但据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些国家的航空公司没有进行过为时较长的卧铺客运。
如何在航空干线上保证乘客的舒适,大概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干线飞行一般长达一个星期或十天,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励口上当时的飞机巡航速度低,航程和续航力极为有限,又缺乏夜航设备,困难就更大了。
我们从帝国航空公司在非洲和印度航线上遇到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情况。当时用的飞机,如德哈维兰公司的“大力士”陆基双翼机和肖特公司的“加尔各答”双翼飞船,每飞行320-480千米就需着陆加油一次。巡航速度只有145~160千米/时。在20~30年代初,乘客每天只能飞1125~1600千米,即使这样短的距离,也意味着每天要在空中飞7~10,小时,途中降落加油3到4次,又增加了三四个小时。因此,飞机很早便启程,往往要到日落才能结束一天的飞行。
由于航程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只得在偏远的地方停宿。这就需要建造客栈,内设卧室、浴室和餐厅。鉴于当时的世界局势,在有些地方只得将客栈设在有卫兵把守的堡垒内,例如在鲁特巴威尔、大马士革与巴格达之间的沙漠,以及阿曼半岛的沙迦便是这样的情况。
在沙漠上空,由于飞机不能达到空气凉爽、气流平稳的高度,因此,飞行格外艰难。遇到气候恶劣的地区自然也只得穿过,无法回避,因为飞机的续航力和巡航高度有限。
在这种航路上,旅途所带来的不便只能随着飞机速度、航程、升限和载荷的提高而逐步得以克服。
密封座舱是改善飞机舒适条件的最主要的手段。运输机采用密封座舱,可以提高飞行高度,避开沙漠湍流和许多气候恶劣的空域。当然,人们长期幻想的云上飞行,并没有像早期航空公司广告所说的那样完全得以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许多密封运输机已处于设计和研制阶段,但唯一的一种“战前”密封客机是波音307“同温层客机”。环球航空公司和泛美航空公司订购了这种飞机,并于40年代中期投入航线使用。
战争使空运又恢复了简朴的面貌。虽然装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也有尸些改进,如普遍采用密封舱,提高巡航速度和航程等,但重大的飞跃,还是要待到50年代涡轮螺桨和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
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那些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有哪些心酸故事?
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于1968年1月6日去世。
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出生于浙江吴兴县一个开明的体育工作者家庭。父徐一冰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1905 年,东渡日本就读于大森体育学校。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体育学校。辛亥革命前夕,他曾率体校学生攻打江南制造局,为民主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3年,刚满16岁的徐舜寿,又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任检验员。“八·一三”日军进犯上海,笕桥被炸,工厂停工,他抱着航空救国的愿望考取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进修航空技术,结业后任成都航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他工作勤奋,学习刻苦,在飞行力学研究上颇有成绩。1940年与人合作写了第一篇论文《飞机性能捷算法》,发表在该院《技术丛刊》第一号上,荣获研究院的奖励。1941年5月,徐舜寿被派往由苏联政府援建的伊宁空军教导队,教授飞行力学。
1942年8月,被调回成都航空委员会编译处任编译专员。他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英汉航空工程名词词典》,于1944年正式出版。同年8月,在调任重庆国民政府空军印度军官学校教员的途中,适逢招聘公费留美实习生,他应试并被录取,遂赴美国韦德尔公司学习塑料零件制造。半年后转麦克唐纳飞机公司任雇员,参与FD-1、FD-2飞机的设计工作。
1946年初入华盛顿大学主攻力学。同年8月回国后,在南京国民政府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从事气动力研究和飞机设计,担任中运2号和3号飞机的总体设计和性能计算工作,被破格提升为研究课长。1949年春,南京国民政府命令他准备搬迁台湾,徐舜寿在我地下党的帮助下,毅然举家辗转来到已经和平解放的北平(今北京市)。
1949年5月,徐舜寿被分配到东北航空学校机务处工作,不久就随解放军南下,调查南京国民政府空军机场和航空工业设施,参加机场修建工程,配合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军。同年9月,调任新成立的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飞机组副组长,参与编撰《伪空军航空工业概况》,还编写了飞机制造厂建厂计划和空军作战训练教材。
飞机设计,是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为基础,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国初期,中国的航空工业极其薄弱,只有为数极少、规模很小的飞机及其配件修造厂,根本谈不上自行设计。为摆脱这一落后局面,1953年国家把航空工业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周恩来总理为航空工业提出了“由修理到仿制,再到自行设计”的战略发展方针。徐舜寿在这一方针指导下,采取边创建、边设计的原则,成功地研制出一批新飞机,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技术骨干。
高亚音速战斗机,并初步积累了生产、使用和维修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1956年9月,航空工业局在研究中国飞机设计如何起步时,徐舜寿根据多年在国内外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认为当时空军航校普遍使用的螺旋桨、后三点起落架式的雅克-11中级教练机,已满足不了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他根据中国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拟定了与国外同类飞机性能相当的、最大时速为700~800千米、航程约1000千米、升限为12千米以上,采用全金属、前三点起落架、两侧进气、双座、后掠翼的亚音速喷气教练机的总体气动方案(后定名为歼教-I飞机)。
该方案要求材料和成品的研制均立足于国内。方案得到批准后,他立即根据需要进行了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建立了气动弹性和外形专业,并亲自主持草拟了设计工作制度,组织设计室编写了《设计员手册》,作为设计工作的指南。并和其他两位副主任设计师一起组织和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2岁、绝大多数都未涉足飞机设计的年轻队伍投入了自行设计飞机的尝试。
在总体方案设计中,为突破“米格”型飞机的框框,避免中国自行设计的飞机成为米格型飞机的仿制品,他要求设计人员广泛收集和学习各类型号飞机资料,进行多方案比较,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道路。用他的话说,就是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但不要“唯米格论”。为此,他突破苏式飞机机头进气的框框,亲自主持制定了两侧进气的型式,为雷达和天线的安装提供了适宜的空间,为该机的一次设计成功和后来运用到强-5、歼-8Ⅱ飞机进气道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对于歼教-I飞机的结构型式和起落架的设计,均依据总体方案的要求,进行了从优选型。为了控制质量,他规定了严格的三级(校对人员、组长、室主任设计师)审查制度。对大部件的总体设计,他要求采取由设计人员汇报后再进行答辩的集体审查方法。这些方法,既保证了歼教-I飞机的设计质量,又使这支年轻设计队伍的整体智慧和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
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从飞机性能、操纵安定性到气动载荷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利用小风洞对全机测力、部件测绞链力矩到外挂物动相似模型投放试验等技术关键,为以后的型号设计提供了借鉴。
歼教-I飞机从开始设计到首飞成功,只用了1年零9个月的时间,主要技术性能均超过原设计指标。其研制速度之快,在国外飞机研制史上也是罕见的。
1957年8月以后,徐舜寿又先后受命组织和领导初教-6和强-5飞机的总体设计。当时空军航校普遍使用的初教-I(雅克-18)初级教练机为后三点式起落架,已不适应前三点式起落架喷气机的训练要求。初教-I的机身骨架,是由无缝钢管焊接的,需要进口材料,而且焊接处问题较多,机翼尾翼和后机身部分,均采用蒙布结构,要进一步提高飞机性能和改进维修性能均有困难;该机的设备也比较落后。为此,徐舜寿提出了自行设计前三点起落架和全金属蒙皮结构的初级教练机方案。
经上级批准后,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于1958年初完成了总体论证和吹风试验,并初步确定了总体方案。同年5月,完成各系统的打样设计,并制作出1∶1的木质样机。该机移交南昌飞机制造厂后,设计室又与工厂一起共同完成了详细设计、试制和试验等工作,命名为初教-6型飞机,于1958年8月27日首飞成功。嗣后,经南昌飞机制造厂继续研制、改进,于1961年12月批准定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到1984年,初教-6型飞机,不仅大量装备部队,而且还成批出口。该机的自行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发展到自行设计的新阶段。
徐舜寿在育人用才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工程设计单位需要有“常规上的快手(能手)和关键上的专家”。前者是指一般工程师,是常规计算分析的快手和打样画图的能手,在设计工作中,能做到“老马识途”;后者是指关键理论和课题研究的专家,在理论发掘和应用上有较深的造诣,在确定方案时能拍板定案。他培养人才,坚持“优选培养法”和“自然淘汰法”,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用人上,他任人唯贤,只要对国家事业有利,他敢于坚持真理,为科技人员说话。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许多技术干部蒙受不白之冤,有的被撤职,有的被划为右派。作为室主任设计师的徐舜寿,看到党的事业受到损失深感痛心。
徐舜寿对祖国的航空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总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向领导直言相谏,为领导当好参谋。即使遇有不同意见,他也直言不讳,据理力争,从不随波逐流。在飞机设计室成立不久,他就遵循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向国家提出自行设计初、中级教练机的建议;在“大跃进”中,让他组织设计超音速战斗机时,他从实际出发,直言劝阻;航空研究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不久,他出于对自行设计超音速歼击机的强烈愿望,同黄志千等人联名上书,提出在仿制和学习米格-21飞机图纸、资料之后,从1962年开始,以米格-21为原准机,设计一架马赫数2.2或2.3的歼击机的建议。他在关键时刻和重大技术上提出的这些有预见的建议,均被实践检验所证明是正确的。
徐舜寿工作勤奋,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同事们评价他“思维清晰,作风细致”,“具有出众的才能和善于抓住要领的本领”;“在技术上有远见卓识”,在工作上“不搞繁文缛节,倡导讲求实效的科学作风”;他“迥异于一些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庸人”,“他是把各个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编织在一个飞机机型内,完成一个‘系统工程’的人物”。
人物百科
徐舜寿(1917.8.21 - 1968.1.6),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航空工业技术专家。他是中国飞机设计研制的开拓者和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机构的创建人之一,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曾组织主持完成各类军用飞机的设计任务并解决了多项尖端技术,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航空工业尤其是飞机设计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徐舜寿有着里程碑式的地位与贡献。他是新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在他直接领导下培育出的飞机设计人员,遍布我国自主设计机型的重要岗位;而由他主持、组织和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8、轰6、运7……他是中国的米高扬、苏霍伊、图波列夫。
来源: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这个飞机是什么名字? 是滑翔机吗?
当然是滑翔机,叫做动力三角翼,是一种小型滑翔机:
动力三角翼也称动力悬挂滑翔机,是航空运动领域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轻型动力的飞行器,70年代在欧洲兴起至今历久弥新。它采用一流的强力航空铝,内部加固龙骨,主挂钉可承受7吨的拉力,主挂钉以外的保险绳也可承受2.3吨的拉力;通过法国超轻机和德国过载认证并被评为国际航联评为一类飞行器(最安全飞行器);采用phasc2型配rotax582发动机(世界80%的轻型飞行器均采用该款发动机),即便在空中无动力情况下也能滑翔并安全着陆;有的还装有俄罗斯火箭弹射救生伞(米格29战斗机亦装备此类救生伞),通常动力三角翼可供二人乘坐,采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机翼与机身通过悬挂方式进行连接,飞行员通过移动机身与机翼的相对重心位置实现操纵,因机翼具有较高的滑翔性能即使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然可以像鸟儿一样滑翔着陆,因此动力三角翼是相当安全的。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简单易学、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深受欢迎的动力飞行器。动力三角翼飞行器是一种带有动力的具有良好滑翔性能的轻型飞行器,该项目开发的四轮双座(三座)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的设计在世界该项航空领域尚属首创,而采用俄罗斯产或国产汽车发动机,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1、主要特点:造价低廉,结构简单,可快速拆装折叠进行车载、船载和航空运输;超低空飞行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较传统的动力三角翼飞行器(三轮)更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学。该飞行器可以在草地、简易机场、公路起降。选装浮筒或橡皮艇后可在水面起降,选装滑板后可在沙滩、雪地起降。2、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旅游、运输、石油化学管道勘察、农用灭虫、森林防火预警、航空拍摄、飞行训练、抢险救灾、警察巡逻、禁伐(渔、猎)等禁区检查、空中指挥、环境监控、特种作战、边远地区的反恐、缉毒查私和通信中继紧急求援等任务。还可满足渔业、农场业、养蜂业、地质勘察业、科学考察业和体育运动等行业的需求。3、基本结构与型号:1)型号:杰Ⅳ-2型(四轮双座)、杰Ⅳ-3(四轮三座)。2)基本结构:采用大功率发动机,骨架式机身,机身骨架选用铝合金管材。蒙布-铝管构成的可折叠的机翼。机身、机翼的颜色根据需要可喷涂吸波涂料或迷彩涂料。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由机身系统、起落架系统、悬挂翼、发动机及螺旋桨、燃油系统、通信设备、定位导航设备、救生设备和地面维护保障设备等组成。机身结构:采用铝合金结构的机身骨架、蒙布-铝管构成的可折叠的机翼。采用蒙布-铝管构成的可折叠的机翼方便保存和运输。动力系统:采用俄产发动机(瓦兹2111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选用发动机。螺旋桨:采用地面可调桨距三叶(或六叶)螺旋桨。桨叶由碳纤维制造,前缘贴有不锈钢保护片。桨毂采用铝合金制造,重量轻、结构简单,可以保证桨叶的桨叶角同步调整。操纵系统:航向、升降使用驾驶员前方的平衡干进行操纵,发动机油门可用手或脚操纵。燃油箱:使用复合材料制造的燃油箱容积为20升轮式起落架:四点式起落架航电设备:空速表、高度表、升降速度表、发动机转速表、气缸头温度表、罗盘、简易的夜航辅助设备以及空-空、空-地通讯设备、定位导航设备等。4、主要指标(两座):装载量(2人和货物)240kg最大起飞重量490kg翼展10.5m最大航速100km∕h巡航速度85km∕h起飞速度60km/h航程200km油箱容积20L燃料(汽油)民用95#发动机瓦兹2111/115马力起∕降距离30/60m飞行高度1/1000米装卸时间两人二十分钟包装与运输500㎝长/60㎝直径的布袋抗风性能4级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动力三角翼的发展开始于80年代初,它是从动力伞翼机发展而来的,国内至今没有批量生产。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由于上面提到的诸多特点,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航空界的青睐。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等国的制造公司已有一些型号形成批量,并在国际市场出售。主要用于航空俱乐部,以及喷洒农药和森林防火等。如法国的COSMOS公司生产PHASE-II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采用ROTAX582UL型水冷二冲程双缸汽油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350公斤,可装载两人。瑞士汉思·吉克思公司设计,德国伊卡鲁思一科姆科公司生产的“雪帕”(sherpa)动力三角翼于1982年首飞,该机采用希尔斯公司263R活塞发动机,空重1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15公斤,为单座型。1994年春,“雪帕”美国型的生产许可证在美国航空和航天工程师协会(EAA)年会上获得批准,到1996年底为止,已经销售出数百架,广泛应用于运动、表演、航拍等,也有一些国家军方采购,供快速反应部队,特种部队和边防部队,用于后勤输送保障和缉私缉毒。据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就曾多次使用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用于前线快速补给。我国目前主要由少数几家民间航空俱乐部从国外引进,用于航空摄影、体育运动。该项目开发的四轮双座(三座)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的设计在世界该项航空领域尚属首创,采用俄罗斯产或国产汽车发动机,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价格在10-40万元人名币不等。
日本航空自卫队给老旧F-4战机涂新漆,战机涂色有讲究吗?
有讲究。
军用飞机的迷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使用了,各国在其木制飞机上表面的蒙布上涂上橄榄绿色,从上俯视时,同绿色的森林、田野融汇在一起,不易被敌机发现。
二战期间,各国十分重视军用飞机迷彩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军用飞机迷彩的基本理论。根据季节、地域、机种和任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迷彩涂色。如夜航机采用黑色,舰载机采用下浅灰白色、上深灰色,大多歼击机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变形迷彩,轰炸机多采用上军绿色,下天蓝色。
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空军的战机大都采用金属原色,这在空中其实是不利于目视伪装的。之所以如此是考虑到核战争的因素,因为闪亮的蒙皮可以反射不少核爆产生的亮光。同期,苏美战机大多也是类似的情况。
不过在进行常规作战的时候,使用金属原色的战机因为较为显眼,所以在执行常规作战的时候会出现特定的涂装。飞机涂装,是在飞机表面,涂上一层材料,材料可以是油漆,可以是吸波材料等等,这就被称为飞机涂装。
所谓军机涂装,实际上是提高战机的不可探测性。在现代战争中,低可视化涂装是作战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隐真示假。而在近距格斗中,拥有低可视化涂装的一方往往能占有先机,从而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
比如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时期便采用了一种绿色迷彩,绿色迷彩涂在飞机上部,下部则是灰色系。使用这种迷彩的战机在空中看容易融合于绿色丛林的背景中,而从地面看又能融合于天空背景。
蜜蜂4号飞机介绍,谁能给点详细的啊?参数、价格、介绍的什么最好都有。
蜜蜂4:
蜜蜂4号(MF-4)飞机为超轻型双座多用途飞机。该机是在MF3C飞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目的是增大载重的喷洒面积。
该机具有上单翼机、正常式尾翼、半封闭式座舱、三轴操纵系统、前三点固定式起落架。发动机装在座舱后侧上方,使用推力螺旋桨。
机翼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外侧装有副翼,尾翼由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垂直安定面、方向舵组成,舵面有角式气动补偿。机翼和尾翼骨架由铝管制成,蒙皮为高强度合成纤维布。
机身座舱分为驾驶座椅、仪表板、操纵机构。仪表板上装有空速表、高度表、升降速度表、磁罗盘、发动机转速表和气缸头温度表等,机身骨架为钢架结构,用30CrMnSi钢管焊成,
在该机操纵系统中,升降舵操纵采用硬式传动系统,用推拉杠、摇臂传递运动,方向舵操纵用软式传动系统,通过钢索、滑轮传递运动;副翼操纵系统采用混合式传动系统。
主起落架结构形式为锥体式,由撑杆和拉杆组成,主轮直径300mm,轮上装有刹车,前起落架为单叉式,前轮直径300mm,可以左右偏转30度。
机身蒙布为航空蒙布由座舱和尾撑两部分构成。座舱分为前后两舱,前舱为驾驶舱,左厕有油门操纵手柄,前厕有仪表板,安装,还可根据需要安装升降速度表和油量表。后舱内配有座椅和第二套操纵件。当飞机用于远航飞行时,将后舱的操纵件拆下,安装副油箱。
机翼和尾翼骨架是用铝管制成的,机身座舱骨架是用航空钢管焊接的,外覆合成纤维布和航空蒙布。
发动机型号是ROTAX582,为双缸二冲程气冷式航空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62马力,用电启动。该机可用于农业灭虫、森林防护、空中摄影、航空运动等方面。
蜜蜂4系列直接参考价格:23 万人民币
现代民航班机是怎样诞生的?
现代运输机可以说问世于1933年2月8日。这一天,波音公司一架全灰色的247原型机载着10名乘客,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进行了首次试飞。波音247是一种悬臂式下单翼飞机,装有两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409.5千瓦气冷星型发动机,发动机上带有整流罩。波音247为全金属结构,装有单垂尾和方向舵,主起落架为可收放式。
在波音247问世之前,世界各国航空公司所使用的客机可谓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双翼机、上单翼和下单翼飞机。这些飞机多为木制结构,罩以蒙布,但也有一些为全金属结构。福克单翼机采用了金属机身结构,外罩蒙布,机翼为木制悬臂式,但起落架不能收起。容克斯单翼机为全金属结构,但承载的飞机蒙皮却是皱纹式的,起落架也同样不能收起。在美国,尽管福特公司的“三发”式运输机对发展航空运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它采用的却是福克飞机的布局和容克斯飞机的结构。
因此说,波音247完全摆脱了旧时的束缚;它所代表的一代新型运输机是早期飞机所不能比拟的。该机的巡航速度为250千米/时,航程780千米,实用升限5600米。
当时环球航空公司急于购买波音247,但波音公司不能按时交货,因此,环球航空公司希望有一种新型飞机(设想装3台发动机)并提出指标,拟与波音247竞争。道格拉斯公司决定满足环球航空公司的要求,设计了DC-1。该机的布局与波音247相似,但性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其翼梁经地板上穿过,对客舱毫无影响。
1933年7月1日,DC-1首次飞行。1934年2月交付环球航空公司使用,交付时,带有邮件的DC-1由洛杉矶飞往纽约,创造了13小时4分钟的飞行记录。环球航空公司后又定购了28架改进型DC-2,该型号可载客14人,1934年7月投入使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客运飞机。DC-2型飞机一开始就装有变距螺旋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该机的性能,其单发性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双发飞机。
1934年10月,一架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DC-2参加了英国——澳大利亚航空比赛,并在“越野”组的比赛中获胜,它抵达墨尔本的时间只比速度竞赛的获胜者、专门设计的比赛飞机“彗星”晚几个小时。这次胜利,加之DC-2在美国航运服务中所显示的突出性能,使这种飞机赢得了一些国外订货。后来许多美国的主要航空公司以及欧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航空公司也都使用了1)12-2。1)C-2共生产220架,其中有160架被作为班机使用。DC-2装有莱特公司生产的528.95千瓦“旋风”式发动机,巡航速度274千米/时,航程1915千米。
继DC-2之后出现了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运输机——道格拉斯公司的DC-3。这种飞机为发展和建立可靠的世界航空网、促进航空运输所做的贡献,是其他任何一种飞机所不能比拟的。随着航空运输业的繁荣,便出现了现代四发客机。
DC-3是直接由DC-2发展而来的,尺寸较DC-2大。美国航空公司当时需要一种设有卧铺的客机,用于横越美国本土的航线。为了满足美国航空公司的要求,道格拉斯公司设计了DC-3。当时美国航空公司用柯蒂斯公司的“秃鹰”双翼机作为卧铺客机,但事实证明,这种飞机不是波音247和道格拉斯DC-2的竞争对手。很明显,如果美国航空公司要吸引一定数量的乘客,就必须采购一种新飞机。
DC-2由于机身狭窄而不能安装卧铺,但被称为DSt(道格拉斯臣卧铺机的缩写)的新设计型,却能为14名乘客提供卧铺。当白天使用时,其宽敞的机身可载21名乘客,与DG2相比,载客量增加了50%,而单价和使用费用只略有增加。
1935年12月17日,原型机首次试飞;BST(卧铺型)和DC-3(白天型)均投人生产。1936年6月,美国航空公司在纽约——芝加哥航线上启用DC-3。同年9月,DST被用于横越美国本土的航线,其向西行的飞行时间为17小时,东行为16小时。
DC-3和DST开始采用的是莱特公司745千瓦的“旋风”式发动机,但不久,DC-3系列便改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双黄蜂”式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装置。
截至日本袭击珍珠港为止,道格拉斯公司共制造DC-3飞机800余架,其中约450架(包括38架DST)已交付航空公司使用。战争期间曾大规模生产DC-3军用型,主要是C-47型和C-53型,英国皇家空军当时将这种飞机命名为“达科他”,现在很多人都用这个名字来称呼DC-3。前苏联专利生产了大量DC-3,最初代号是PS-84,后改称里-2;日本也生产了一些DC-3;在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DC-3民用型曾一度恢复生产。关于该机的总产量,说法不一,约在11000架左右,也就是说,DC-3及其改型在数量上要大大超过其他任何一种运输机。
即使在战后,DC-3仍是美国的主要商用飞机。不仅世界匕大多数国家的空军部队使用过DC-3,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型航空公司和许多小型航空公司也都使用过这种飞机。
DC-3几乎执行过各种民用和军用运输任务:它曾作为滑翔机的拖航机,有一架还被改为滑翔机;它曾使用过滑橇式起落架;还有一架是双浮筒水上飞机;在越南战争中,它甚至作为武装飞机来执行攻击任务。
按照设计,DC-3只有21个座位,但多年来一直布置28个座位,有些DC-3增加座位后可载客36人或更多。
已知有一架DC-3的飞行小时数已超过84000小时。当初DC-3所承担的绝大部分任务现在已由其他更新型的飞机来完成,但M1为研制一种全面替代DC-3的飞机,虽经多次努力,至今尚未成功。在该机问世35年后,一些空中运输任务仍只有DC-3才能完成。
DC-3的典型巡航速度为290千米/时,航程为2415千米。
洛克希德公司设计的“空中快车”单翼机,“维加”上单翼机以及“奥里翁”单发下单翼机均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其中一些“奥里翁”被航空公司作为班机使用——美国的瓦尼公司和欧洲的瑞士航空公司均使用这种飞机。这时,洛克希德公司决定制造一种双发、全金属结构的流线形下单翼飞机L.10“伊莱克特拉”。该机于1934年2月首次飞行,同年8月开始在西北航空公司使用。“伊莱克特拉”与波音2.47和道格拉斯1)(2-2大致相似,但尺寸要小得多,所不同的是装有两个垂尾和方向舵;该机只能载10名乘客,但飞行速度要大于早期的波音247和DC-2。“伊莱克特拉”共生产148架,大部分装有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小黄蜂”发动机,许多国家的航空公司都曾使用过这种飞机。
洛克希德14型,又称“超伊莱克特拉”,是“伊莱克特拉”的后继机。这种“伊莱克特拉”的改进型尺寸较大,并具有几个重要的新特点,其中包括用于增加翼面积的富勒襟翼(使飞机的失速速度保持适当值时,机翼可承受更大的载荷),双速增压器和地板下货舱。1937年7月29日,洛克希德14型首次飞行,并为航空公司所大量采用。英国航空公司拥有一批洛克希德14型,世界上其他几个国家的航空公司也使用了这种飞机。
1939年9月21日,洛克希德14型的发展型L.18“北极星”首次飞行。该机载客14人,装有两台莱特公司生产的149千瓦R-820发动机。1940年3月,内陆航空公司开始使用这种飞机。“北极星”共生产600余架,被广泛用于民航和军事运输。
以上几种洛克希德飞机的总产量约达1000架,它们为后来的4发“星座”和“超星座”系列飞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波音247和道格拉斯“商用飞机,”加上洛克希德“伊莱克特拉”系列飞机,为现代运输机奠定了基础,它们首先采用了光滑的承力金属蒙皮的悬臂式下单翼设计,可收放式起落架、襟翼、变距螺旋桨、机体除冰设备、自动驾驶仪、双套操纵系统和飞行仪表。后来的型号众多的4发单翼机,包括当今涡轮喷气式飞机的出现,都应归功于波音247和道格拉斯公司的双发飞机,这两种飞机在35~40年前就为航空运输机树立了新的标准。
关于《飞机蒙布技术要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