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航家严选

航空工业的领导班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0-03 03:40:55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工业的领导班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为我过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功臣有谁?


2、钱学森事迹简介


3、中国航空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工业的领导班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为我过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功臣有谁?

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功臣有姚桐斌、钱学森、聂海胜、杨利伟、汤洪波等。

1、姚桐斌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姚桐斌是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奠基者,优秀的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一直从事导弹与航天的材料、工艺技术的组织领导、研究和试验工作。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

2、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

3、聂海胜

聂海胜,男,汉族,籍贯湖北枣阳,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4、杨利伟

杨利伟,男,汉族,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5、汤洪波

汤洪波,男,汉族,1975年10月出生,籍贯湖南湘潭,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2016年5月,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钱学森事迹简介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 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1],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同志,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

钱学森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在一起(13张)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成为了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体生命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钱学森同志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总理合称为“三钱”。

中国航空史上的重要人物有哪些?

1、冯如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号鼎三,广东恩平人。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2、华凤翔

华凤翔,1897年3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近代航空先驱,抗日战争期间,主持飞机工厂内迁并恢复生产。1949年参与“两航”起义的组织和发动工作。

50年代初主持建立新中国第一个民航机械修理厂。随后又参加筹建民航的科研所(中国民航总局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并取得了可以实用的成果。他是民航科研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3、徐舜寿

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人,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任西安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技术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上校军衔。

徐舜寿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是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飞机的疲劳寿命》等。

4、刘善本

刘善本同志于1915年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农村。1935年,刘善本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了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

1943年,刘善本等二十四个机组人员被送往美国学习,并于1945年春驾驶一批美国制造的B─24型轰炸机,取道印度回国。“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3月10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为他平反昭雪,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5、潘国定

潘国定,飞行专家。长期从事飞行和飞行技术检查工作。他具有扎实的航空机械工程理论和丰富的实际飞行经验。

曾参加“驼峰航线”飞行,中印西北航线试航,支藏空投,西北、西南高原地区森林勘测。飞越“空中禁区”,试航拉萨成功,并完成多项试飞任务。积极参与制定飞行技术规定和培训飞行人才,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如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凤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舜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善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潘国定

对我国航天事业有巨大贡献人物的事迹和简介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钱学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还有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四位老专家都是很著名的。他们5人获得了“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中国的航空先驱是谁?

冯如是中国航空先驱,是飞行大家,称之为“中国的莱特”也不过誉。

1895年,时年12岁的冯如,就告别了祖国和亲人,远行美国。临行前,他对父母说:“大丈夫以四海为家,株守乡隅,非所愿也。儿行矣,勿以我为念!”他在旧金山做工,日作夜读,十分勤奋。他目睹机器制造业的发达,曾对人说,国家要富强,必须工业发达,而工业之中尤以机器制造业最为重要。今日中国要由弱变强,非学习机器制造技术不可。于是,他更加刻苦钻研技术。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帝国主义列强群起角逐,争夺在华权益,妄图瓜分中国。冯如忧心如焚,决心去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他历时7年,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械制造厂做工,半工半读,钻研机械制造技能。在此期间,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载人飞机飞行成功;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中国东北被日、俄分割、践踏。这两桩事给冯如极大震撼。他说:“是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无过)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飞机发展),或一绝艺,以归飨(报效)祖国。苟(如果)无成,无宁死!”还说:“日俄战争大不利于中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倘得千数百只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微特足以固吾圉,且足以摄强邻矣!”从此,他就矢志献身航空事业。1906年,他重返旧金山,带领徒弟制造机器。同时开始积累资料,钻研飞机设计、制造和飞行,以图救中华于水火之中。经过前后10年的努力,冯如熟练掌握了30种机器的原理和制造技术,还创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和一种无线电发报机,被当地报纸称为“很有名气的机械师和发明家”。但他谢绝富商聘请主持电力工业计划,于1908年5月,在奥克兰市设厂制造飞机。广大爱国华侨听说飞机可以救国,纷起“壮其言,助之资”。在华侨赞助下,冯如打算在旧金山屋仑埠租厂设计制造飞机,载人飞行成功后,再迁回祖国,开创中国的航空事业。科学发明的道路总是坎坷的。冯如一次次设计试验,却屡遭失败。1909年2月,新制成的一架飞机升空飞行,忽又坠毁。这时,筹集的资金已所剩无几,他的双亲又思子心切,频频写信催儿子回国。但冯如志如磐石,毅然表示:“飞机不成,誓不回国!”又经过十几次修改设计和试验,终于在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在美国奥克兰市上空。这一伟大壮举,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揭开了航空史的崭新一页。9月23日,加利福尼亚《美国人民报》即以“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为题,作了报道,在欧美引起了轰动。飞行这一天,孙中山先生也赶到现场观看,对冯如的艰苦奋斗和成功,深表赞许:“吾国大有人矣!”冯如和他的助手设计制造的这一架飞机:鸭式操纵布局,上翼为弓形结构,下翼为平凸形,采用前置式的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下翼中央,为推进式,特别是还有带4个机轮的起落架。这在当时,是相当完备的飞机,被称之为“冯如”1号。而1909年9月,距离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问世的1903年,仅6年多时间。

再接再厉,冯如和他的助手又经过6次失败。战胜厂房失火、资金匮乏等重重困难,终于在1911年1月又制成一架新型飞机。这架飞机参考“寇蒂斯”型飞机设计,翼展10.93米,机高2.44米,总质量376千克,装置“寇蒂斯”Vee8型水冷发动机,被称之为“冯如”2号。1911年1月18日,冯如亲自驾驶新型飞机起飞,空中飞行,降落,都大获成功。之后,作过多次飞行,最高飞行速度达到104千米每小时,飞行高度达210余米,航程32千米,把当时号称飞行冠军的记录远远抛在了后头。冯如被赞誉为“东方的莱特”,“君之名誉已腾于世界矣”。国际飞行学会发给冯如优等证书,美国人更不惜重金聘请冯如任飞行技术教练,但遭到他断然拒绝。他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的心愿是把自己的菲薄才智,全部献给祖国。”这时,正值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在美国游历。他把冯如举荐给两广总督张鸣歧。

1911年3月22日,冯如怀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带着助手和制作的两架飞机,回到了大革命中心广州。4月27日,广州爆发了黄花岗武装起义。10月10日,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武昌起义。在大革命风暴中,冯如投身于广州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肩负组编飞行队参加北伐,并立即着手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由于清廷接受退位条件,南北议和,计划未得付诸实施。

1912年8月25日,冯如为了倡导创办航空事业,呈请陆军司批准,在广州附近燕塘操场,进行飞行表演。飞行中,他对飞机操纵自如,观者如堵,掌声不绝。冯如为了飞得更高一些,用力过猛,使飞机失控坠落。冯如身受重伤。红十字会医生急驰救治,因缺医少药,又恰逢星期日。陆军医生外出,终因救治不及而陨命。弥留之际,冯如仍心系祖国航空事业,谆谆絮语:“吾死后,尔等(你们)勿因是失其进取之心。”要明白,从事航空飞行事业,必然会有此类牺牲。冯如飞行不幸失事,成为我国第一位为飞行事业的殉难者。死后,他的遗体下葬于广州黄花岗,与七十二英烈相伴。

牺牲时,冯如年仅29岁,但他作为我国近代航空先驱者的英名和业绩,长存于天地之间。他忠于祖国的不渝志向,堪为典范。冯如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又重新修建了冯如墓塔,再次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航空先驱者的永远尊崇。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的领导风采

王广亚,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5月出生,成飞(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86年7月由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分配到成飞公司工作,历任成飞公司设计所设计员、新机办技术员、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员、副主任、生产指挥长室生产指挥长、成飞(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成飞(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成飞(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1988.7-1990.5参加原国家体改委主办的中英联合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生班脱产学习,1993年获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程福波,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中航工业成飞公司党委书记,兼任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1970年出生于重庆璧山,1992年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成飞公司工作,历任车间主任、生产指挥长、公司副总工程师、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等职务。先后获得成都市十佳青年创新创业带头人、四川省国防工业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荣获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荣立中国一航枭龙首飞三等功、中航工业某型无人机首飞二等功、中航工业枭龙飞机设计鉴定二等功。

关于《航空工业的领导班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