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航家严选

航天工程发展的文化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9-24 04:57:54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天工程发展的文化意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文化转折


2、传统文化如何与航空航天结合?


3、古代航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天工程发展的文化意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文化转折

1、春秋战国之际(文明奠基期) 内容:儒 墨 道 法 阴阳 的各家思想构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魏晋南北朝之际(胡汉, 中印文化融合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是这一时期的主题 文化中心开始南移。

3、唐宋之际 (近古文化定型期)经济、 政治、 上的转型 , 领主经济破产, 地主-自耕农经济定型 东西文化交汇,这一阶段构筑了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之前中国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的基础和出发点。

4、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化变革,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厘清, 又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西方文化之间激发一系列矛盾运动) 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型模式文化。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在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并且不断延绵传承创新至今。近代以后的西洋文化自明代时传入中国,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形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而形成于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马列主义思想等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总而要之,或谓自太古至秦、汉,为中国人创造文化及继续发达之时期;自明清以来,则为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在中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政治民主化成为一个社会趋势。

传统文化如何与航空航天结合?

航天设备使用神话人物命名,不仅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更是一种符合时代特色的产物。航天设备的命名并不是随便安排的,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计划,并且根据时代特征等进行命名。航天设备的名字不仅仅只是一个代号,更是我国文化、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是我国与世界交流的一个窗口。

航天设备的命名方式与时代特征非常有关系,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产物。在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早期,国际形势一片紧张,航天项目大多以军方为主导,立项目的往往在赶苏超美。承担着国防重任和国家形象工程意义的航天项目,名字就不宜以浪漫为基调,而是要体现当时中国的价值观。比如今天仍然承担运载任务的长征系列火箭,名字源于60年代航天先驱对主席诗词《七律·长征》的化用。而长征火箭的上面级,也就是负责在最后一级把装备送上轨道的推进器,也引用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名句,延续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预示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怕远征难”

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情况良好,航天人追逐星辰大海弘扬传统文化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天中国“大国重器”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都很年轻:航母团队37岁、量子物理团队35岁、北斗七星33岁、C919大飞机团队28岁。航天领域也不例外,天眼、天宫等团队的平均年龄都只有30岁左右。航天人员年龄结构越来越年轻,生活也远离了过去的特殊年代,航天人所具有的那种追逐星辰大海的浪漫主义色彩被激发了出来。体现在中国航天器上,就出现了更多浪漫主义的名字,让人浮想联翩。

登月计划的代号“嫦娥”,神话意义十足。而从嫦娥四号内被释放出来的月球探测器玉兔二号,更是让神话真正照进了现实。除了名字以外,嫦娥工程的标志也富有寓意:整体以中国书法的风格写出一个“月”字,蓝色的月牙代表月亮,中间的两横用一双脚印来表示,象征着中国人载人登月的终极梦想。蓝色的月牙起笔处形似龙头,代表中国;月牙尾部的飞白,则是由和平鸽组成,表达了中国航天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

古代航天航空发展史

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制作木鸟,以此寄托人类渴望在空中飞行的梦想。从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会发现制作能飞木鸟的众多记载。古书中称木鸟为木鸢、鹊、鹄等名。《韩非子·外储说》记载着:墨子经三年制成的木鸢,飞行了一天就坏了;他的学生安慰他说,老师技术高超,木鸢虽然坏了,但毕竟飞成功了。在《墨子·鲁问》中也有公输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飞三天的飞鹊的记述。墨子是鲁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公输班就是传说中的能工巧匠鲁班。有关他们制作木鸟的历史,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间。除他们二人外,还有如张衡、韩志和、高骈等木鸟制造家。其中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太平御览·文土传》中就有张衡制造木鸟的记载。所存史料确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国人就已经使用竹木在尝试制作能飞的原始器械了。这一点,得到世界科学界的一致认同。

关于《航天工程发展的文化意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