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了《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公告显示,去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基本良好,预计今年产业收入增速为22%左右;但未来贸易摩擦和产业安全形势
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了《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公告显示,去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基本良好,预计今年产业收入增速为22%左右;但未来贸易摩擦和产业安全形势并不乐观。
公报提到,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增长23.7%,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包括手机、程控交换机、彩色电视机等主要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幅较快,全年实现利税2400亿元,同比增长22%;软件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软件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22.9%;另外,企业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科技创新日趋深入;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等。
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公报分析电子信息产业中结构升级压力不断增大、价格下降和成本增加对企业盈利形成挤压和贸易摩擦及产业安全不容乐观问题是未来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
其中,产业国际化和由此带来的贸易摩擦问题十分突出。
公报显示,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国际化程度正日益提高,三资企业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年三资企业在规模以上制造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中的比重分别为80%、79%、80%,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三资企业规模扩张仍主要来自加工出口,其出口占全行业的比重超过4/5,从而导致整个产业外贸依存度超过50%。去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651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7%。出口3640亿美元,增速达35.7%,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7.6%;进口2877亿美元,增长30.5%,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6.3%。而目前,我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中的比重已超过15%,多个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排名第一,其中手机占47%,计算机占40%,彩色电视机占48%。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随着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领域,国外运用反倾销、技术壁垒阻碍我产品出口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公司频频利用专利收费和知识产权诉讼打压国内企业。近年来欧盟在实施WEEE和ROHS指令后,又在酝酿出台EUP(Energy-Using Products)标准和“劳工标准”,这些都对我国产品出口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屡屡受阻,部分大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和对外投资时,经常受到不公待遇;国内部分优势企业,也面临跨国公司恶性收购的威胁。
不过,信息产业部表示,总体上看,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机遇还是大于挑战,未来要加强宏观指导,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市场拓展,才能促进产业延续发展势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产业收入增速为2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