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美国的总统特朗普和前国务卿希拉里在竞选总统时都曾经不止一次的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就业岗位”,都表示自己上台后不但“要向中国讨个说法”,还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给美国
美国的总统特朗普和前国务卿希拉里在竞选总统时都曾经不止一次的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就业岗位”,都表示自己上台后不但“要向中国讨个说法”,还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给美国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美国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
呵呵,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就业岗位”是不对的,这些就业岗位可不是我们“偷来的”,而是美国的老板们自己送来的。随着制造业的细分以及全球化的到来,全球市场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家是要赚钱的,哪里的钱好赚,哪里赚钱多他们就往哪里跑。随着产业链的形成,资本家出于降低成本,多赚钱的原因,于是就将一些低端、低附加值的行业或者加工环节转移到劳动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去了。
一开始,美国(包括其他发达国家)向我们转移的是一些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且污染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升级,各种相关配套的产业的不断完善,很多中高端产业也向我们中国转移了。另一方面,我们也拥有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如中兴、华为、腾讯、海尔、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等,它们的产品对国外的同行产生了竞争优势。
能产生这样的效应主要得益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一、我们的国家够大,可以容得下所有的产业;二、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拥有大量的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成为合格的工人。三、我国的政局政策比较稳定,我们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强。四、我们中国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我认为上面这四点是最重要的,而且是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上述四大因素,恐怕我们也吸引不了那么多的产业。像我们周边有些国家,因为地方太小,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工厂,没法形成完整配套的产业链;印度地方够大,可惜文盲太多,加上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名义上是废除了),没有足够的合格产业工人,加上政府运作水平低,政策不稳定,所以它也吸引不到那么多的产业。有些地方则是因为政局不稳定,或者是本国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令投资望而却步。例如富士康曾经在巴西设厂,但当地工人老是罢工,结果不到两年就关门大吉了。巴西工人罢工的理由一开始是嫌工资低,提高工资后又嫌上班时间长,还不肯加班,又抱怨升职机会少。折腾了一年多,富士康亏得要死,结果干脆关门大吉了事。总之,论投资吸引力,论工业体系的完整完善度,论相关配套产业的完整完善度,我们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全球500强企业几乎都在我国有投资,有些企业几乎将整个生产线全搬到中国来了,而且还在华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有些企业甚至还患上了“离开中国就会死”的对华依赖症。记得有一年奥巴马总统要美国的资本家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工厂从中国迁回来。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马上表态,“我的工厂回不来了,一回来就是死路一条了。”奥巴马惊问何故,乔布斯说,因为美国没有配套的产业链,基础设施落后,劳动成本又高,如果强行把工厂迁回来,除了破产之外别无出路。
说实在话,如果单纯从技术上看,要重振美国制造业,让美国重新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那是没有问题的。美国的制造业曾经就独步全球。二战期间,美国为反法西斯阵营提供了一半的军火,想想这制造能力是多么的可怕。例如1943年,光是航母,美国就造了52艘,几乎是一个星期造一艘。所以,从纯技术上来说,美国要想重新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如果从美国的霸权上来说,问题就“大大的有”了。美国能成为独霸天下的超级大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货币是全球通用的货币,全球贸易特别是能源方面的贸易都是用美元来定价,用美元来结算。美元印出来,要全球一起花才能维护得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才能维护得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如果美国重新成制造业大国将会怎样呢?美国的劳动成本太高了。当然了,劳动成本高也一样能建立制造业大国,那就多发工资吧!可多发工资就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压缩了企业的利润,也就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提高后你还有竞争优势吗?同样一部iPhone X,中国产的卖6000人民币,美国产的卖6000美元,你买谁的?当然,这还不是重要的,你价格高没关系,质量好照样能卖得出去。可要命的问题是,你把东西卖出去就产生了顺差,美元就出不去了,因为美元需要逆差才能出去的。如果美元出不去,那美元的霸主地位怎么办?美国的霸权地位怎么办?谁能替美国想到个鱼和熊掌兼得的办法,一方面能让美国的产品大量卖出去,产生大量的顺差,另一方面又能将美元大把的撒出去,产生大量的逆差,两者之间还要没有矛盾?这谁也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让美国鱼和熊掌兼得。美国要么放弃霸主地位,要么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两者只能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