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航家严选

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9-17 17:40:09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大 飞机什么时候才能上天?


2、徐强的8年时间成长为塞斯纳总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大 飞机什么时候才能上天?

在11月3日举行的2008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披露了今后几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四大主要任务和目标 。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大飞机研制将有序取得进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十三五”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张洪飙日前透露,我国研制的大飞机计划于2014年首飞,2016年适航取证。

到目前为止,大飞机项目进展顺利,得到了各方认可。飞机设计研制的全过程一般包括预发展、工程发展、详细设计、全面试制、适航取证等五个阶段。大飞机计划2014年首飞,2016年适航取证。张洪飙解释说,从首飞到进入试飞阶段再到适航取证,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和繁琐的程序。试飞包含数十个课目,时间也相对比较长。适航取证后,意味着飞机的安全性设计被认可,也就获得了“准生证”。拿到此证后,飞机便可以进入批量生产的实质阶段。

徐强的8年时间成长为塞斯纳总工

2000年9月,一位加拿大的朋友在聚会时,问徐强愿不愿到塞斯纳公司工作。闻听此言,徐强十分兴奋。塞斯纳飞机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通用航空飞机专业生产企业,总部位于美国中部勘萨斯州维奇塔市。创始人克莱德·塞斯纳先生于1911年制造并成功试飞了他的第一架飞机,只比首创人类飞向天空的莱特兄弟晚了几年。1927年塞斯纳正式建厂,85年来,塞斯纳工厂总共交付各型飞机20余万架,全球每时每刻在天空飞行的飞机中半数以上出自塞斯纳。

经过这位朋友介绍,徐强与塞斯纳人事主管取得联系,凭借科班出身和扎实的功底,他如愿被公司聘用,成为高级工程师。之后几年里,由于工作业绩不凡,他逐步晋升为专家工程师、资深专家工程师。2008年5月,他成为公司的总工程师,也是唯一的亚裔总工和外国总工。在塞斯纳,工程师晋升一级一般要5年,而徐强只用8年,就走完了绝大多数人要15年才能走完的晋升之路,创造了公司的纪录,成为塞斯纳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徐强,成为迄今为止从中国大陆走出去的在国外飞机制造公司中职务最高和成就最大的华人。

在塞斯纳工作期间,徐强多次被邀请在一些国际会议上作演讲,他致力于通航产业及运营、整机与发动机研制和飞行安全的研究、技术革新,为美国通用航空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7月,他回母校北航参加受聘兼职教授典礼,应邀为学弟学妹们讲了自己的励志故事。几天后,他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宜昌,在家人的陪伴下,参观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说到这里,徐强难抑激动:登上坛子岭后,俯瞰脚下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一名华人真的感觉十分自豪。

2011年10月26日,“通航时代”第三届国际航空科学与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北航举行,徐强以《国外通用航空发展及其技术进步》为主题为论坛作了首场学术报告。他详细介绍了通用飞机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所经历的技术变革,结合塞斯纳在通用航空领域的成功经验,着重分析了技术和政策法规这两大因素对于通用航空发展的影响与意义,展望了未来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光明前景,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并投身通用航空领域的热情。报告会结束后,徐强还就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及具体措施、未来通用飞机性能突破等话题接受了《国际航空》、《公务与通用航空》两家杂志的专访。

在欧美打拼多年,徐强一直没有加入外国国籍。徐强的父母、大哥、二姐在当阳,大姐在宜昌,浓浓的亲情是他永远的牵挂。尽管工作很忙,他每个月都会打电话回来,问候父母,了解亲人的工作和生活近况。

徐强说,他很欣喜地看到,“十二五”期间,国家把通用航空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培植,他很愿意尽平生所学,搭建桥梁,为祖国的通用航空业奉献才智。

两年时间内两度回宜昌,徐强感受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城市干净整洁,确实不错。”记者告诉他,宜昌刚刚成为湖北省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时,徐强连连称赞:“真是名符其实呀!”徐强还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把在网上下载的夷陵中学的校园图片给塞斯纳的同事看后,同事们都惊叹中国还有如此美的中学校园。

中国航天科工亮相范堡罗航展影响如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16日发布消息说,颇受瞩目的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范堡罗航展)当天开幕,首次以企业整体形象亮相范堡罗航展的中国航天科工力推商业航天,携商业航天重大工程、快舟系列运载火箭、空间信息应用、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服务等项目产品参展。

范堡罗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除集中推出“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飞车”等“五云一车”商业航天重大工程外,还重点展示中国航天科工研制开发、可面向全球客户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入轨精度”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科工远赴英伦亮相航展的“快舟”系列火箭包括KZ-1A和KZ-11固体运载火箭,其中,KZ-1A固体运载火箭是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最大直径1.4米,太阳同步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00公斤/700公里;KZ-11固体运载火箭则以全新研发模式研制,相比KZ-1A,KZ-11固体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5倍,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科工还在范堡罗航展上推出微小卫星平台、空间信息应用核心产品以及全产业链服务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微小卫星平台中,中国航天科工展出的S系列小卫星平台具备敏捷机动、高载荷比等特点,具备通用载荷接口,可承载通信、遥感等不同载荷,用于对地观测、应急减灾、数据采集、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200公斤级的S-200卫星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适应多种载荷需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特点,且具备一定变轨能力,可广泛满足遥感、通信、空间探测等任务需求。

50公斤级的S-50卫星平台是针对商业航天研发的低成本、高性能通用微纳卫星平台。该平台具备多种导航、控制模式,可进行快速姿态机动和轨道调整,能够满足数据采集、光学遥感、科学探测、在轨服务等多样化任务需求。

在空间信息应用领域,中国航天科工重点展示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平台、北斗/GPS导航芯片以及卫星通信设备。其中,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平台全面实现航空航天影像的全过程自动化处理,可为中外用户提供卫星数据、航摄数据及无人机数据处理服务,也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服务。

中国航天科工称,在商业航天领域,该集团可提供包括商业发射、卫星制造、地面站建设的全产业链服务,实现在轨交付。面向未来,中国航天科工将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和应用为核心,重点发展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主导产业,同步发展自主可控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航天基础产业,辐射带动大数据、智慧产业、智能装备等延伸产业,全力打造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中国航天科工副总经理魏毅寅表示,中国航天科工将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谋求与各国同行开展更广泛、更深度的国际合作,携手发展航天技术、开发空间资源,推动全球商业航天蓬勃发展。他同时向国际同行发出邀请――来华参加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武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发现中国更强大了

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坚持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历经半世纪不懈努力,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从此间举行的2006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的信息。

今年是中国航空航天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年,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5周年,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在航空工业领域,我国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配套完整,具备研制生产当代先进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为国内客户提供了10000余架各类军民用飞机,向10多个国家出口了500多架飞机及配套产品和生产线。尤其是新舟60支线飞机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枭龙战斗机、L15高级教练机相继试飞成功,新支线ARJ21-700飞机进入全面试制阶段,直升机、通用飞机改进改型取得成效,国际合作生产的ERJ145飞机、EC120直升机进展顺利,转包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航天领域,我国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成功研制了12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展形成了返回式遥感、“东方红”通信广播、“风云”气象、“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资源”地球资源、“北斗”导航定位等6个卫星系列。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两人五天”的航天飞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绕月探测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过去五年来,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了2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和5艘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8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展顺利。

未来5年,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将统筹规划,推动航空航天科技自主创新,保证航空航天事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主要任务和目标包括:

——新支线ARJ21-700飞机完成研制取证,进入市场,并实现批量生产。

——6吨级先进中型通用直升机实现首飞。

——开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成套技术。

——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吨。

——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

——研制发射新型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通信和电视广播卫星、新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式科学卫星、育种卫星,启动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

——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

——实现绕月探测,突破月球探测基本技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等。

航空的发展方向

[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讯] 2004年10月31日,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在珠海举行的“中国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讲话,全面阐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

张云川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把航空航天科技作为带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技术之一,始终把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产业之一。

关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张云川指出,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中国航空工业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以支线飞机起步的发展规划,按照国际标准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努力推进支线飞机形成支柱产品;适应社会对通用航空的需求和空管改革的需要,加快推进通用飞机、轻型民用直升机的产业化步伐,加快新机型、新技术开发;进一步扩大民用飞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鼓励企业按照专业化、规模化方向不断扩大国外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和风险承包业务,积极融入国际航空工业大循环;中国政府还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积极组织开展大型飞机工程的论证工作。

关于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张云川强调,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中国航天事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形成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群等应用卫星系列,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以“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为依托,研制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音频/视频直播卫星。研制“无毒、无污染、高可靠、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继续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支持建立空间科学探测卫星系列和空间环境保障体系。中国政府将按计划完成世人瞩目的绕月探测工程,同时开展月球探测第二期、第三期工程论证。积极推进载人航天的后续工作。

在谈到国际合作与交流时,张云川指出,中国航空航天业取得的成就,是中国航空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航空航天业开创新的辉煌,需要依靠中国航空航天人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也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张云川表示,中国将始终奉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在遵守国家外交政策和已签署的国际条约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企业与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之间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通过合作,彼此之间增进了了解,加强了联系,建立了友谊,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积极推动航空航天业的国际合作,为航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航空航天技术造福人类而做出不懈努力。(古新萍 李迁)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作主题报告。

来源: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

关于《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