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震动工程实验室电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作为南京的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和理工大学应该怎么选择呢?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震动工程实验室电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作为南京的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和理工大学应该怎么选择呢?
- 2、哪些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个实验室爆炸了,现场的人员伤亡情况如何?
-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院振动所的哪个老师比较好啊?
作为南京的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和理工大学应该怎么选择呢?
最近有家长咨询我们高考志愿网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到底各自强在哪里,报志愿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到底该怎么选择。首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都是211工程院校,主管部门均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优势专业类似但也各有千秋。今天我们就从师资力量、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录取分数、拔尖人才培养、就业方向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以期给高考考生和家长一个更全面的分析,供学生在选大学、选专业、报志愿时参考。
一、师资力量对比
南京理工大学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17人,外国院士3人,“长江学者”18人,“万人计划”专家2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4人等。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江苏省创新团队26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教职工3131人,其中专任教师184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263人,博士生导师535人,院士及双聘院士1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20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4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9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2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6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0人。
两者相比,总体上南京理工大学的师资略胜一筹。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比
南京理工大学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1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6个工程领域;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设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拥有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
两者相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多于南京理工大学。
三、优势学科/专业对比
南航优势专业:力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
南理优势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两者相比,南京理工大学的综合能力强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行业特色专业方面南航优于南理。
四、拔尖人才培养对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钱伟长力学班:主修工程力学专业,实行本硕一体化培养,分为4年和2.5年,完成第一阶段,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完成第二阶段,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并颁发钱伟长班荣誉证书。长空创新班:面向南航所有理工科专业,进入班级后,专业任选,并保证100%本硕博连读。航空航天类的AI复合班:配有航空航天方面的导师和人工智能方面导师。南航和乌克兰合作的联合培养班,2年在国内,2年后公派到乌克兰学习航空航天类的知识。
南京理工大学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有钱学森学院,下设三个专业大类,材料化工类、机械工程类、电子信息类,共30多个专业。培养模式和强基计划非常类似,采取“本硕博贯通”的模式,最短5年可获得硕士学位、7年可获得博士学位。学院实行小班化、研讨式教学,实行全程导师制。
进入钱学森学院的两种途径:
1、当年高考新生:已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的优秀新生可以在7-8月份报名申请进入钱学森学院,学院将在新生入学报到前组织面试选拔,择优录取100名优秀学生;
2、大一下学期:在学校组织的转专业申请考核时,补充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钱学森学院。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南理还与中国航天十二院、中科院南京人工智能芯片研究院、签订协同育人基地协议,选拔学生赴校外实习,提高综合科研能力。
五、报考建议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南航是工科、航空航天类优势院校,加上地域因素,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向往的高校之一,它的力学、机械、电气、控制、计算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通信等学科都很强势,非常值得报考;但南航的法学、外语类、金融类等要慎重考虑。
2、专业横向对比。计算机专业,同级别同分数段上下,还有哈工大(威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院校可以选择;自动化专业,实力相当的还有哈工大(威海)、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可选;电气专业,如果就想进国家电网的话,华北电力(保定)是更好的选择;机械类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和南航的分数、实力相当;土木工程专业,同分数段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实力更强。
3、南航的长空创新班,进入后保证100%本硕博连读,这是211院校中非常少有的,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4、想进入南航的拔尖班,面试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自我认知、大学的专业认知、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未来长远发展规划等。大多数学生一直忙于学习、忙于怎样提分,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对于面试,一定要早规划早准备。
(二)南京理工大学
1、南理兵器类相关专业的实力非常强,值得学生报考,适合有家国情怀的孩子;此外它的化工、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也都很不错,但同分数段也有其他高校可以选择,要根据不同的规划来定。
2、南理的设计类、电气类、土木类、经济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的相关专业,报考需要慎重,同分数段有性价比更高的大学可以选择。
3、想进入南理的拔尖班(钱学森学院),需要通过二次选拔(笔试面试),笔试主要考核数理基础,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对所选专业的认知、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所以希望看到这个文章的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早规划早准备,提升综合能力。
哪些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已摘牌)
北京大学 10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暴雨监测与预防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浙江大学 10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南京大学 7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上海交通大学 7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吉林大学 6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复旦大学 5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已摘牌)
西安交通大学 5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华中科技大学 5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强磁场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武汉大学 5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2010年立项)
中山大学 4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4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 4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天津大学 4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已摘牌)
东南大学 3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3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 3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大连理工大学 3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束材料改性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已摘牌)
中国农业大学 3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华南理工大学 3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南大学 3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重庆大学 3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2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 2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华中农业大学 2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 2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2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 2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 2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南开大学 2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兰州大学 2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2010年立项)
武汉理工大学 2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国地质大学 2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北京化工大学 2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北京科技大学 2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效钢铁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北京邮电大学 2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 2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电子科技大学 1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北京交通大学 1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1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二军医大学 1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三军医大学 1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军医大学 1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华大学 1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医学院 1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1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江南大学 1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南昌大学 1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南京工业大学 1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 1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大学 1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1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 1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燕山大学 1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 1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2010年立项)
东北林业大学 1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2010年立项)
西南大学 1 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广西大学 1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2010年立项)
华南农业大学 1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2010年立项)
南京医科大学 1 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华北电力大学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国药科大学 1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科院部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4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3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工程塑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2010年立
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 理论物理前沿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1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1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1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立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
1 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198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 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1984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199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
4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沈阳
5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 200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
6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7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2003 清华大学 北京
8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3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
9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2003 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数理所、中船717所 武汉
10 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 2006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西南核物院 合肥
11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20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12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 200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13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2006 南京大学 南京
14 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 2006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
15 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北京
16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2006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17 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 200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8 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2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9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2006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 青岛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说明: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级别,但是主要在工信部部署高校之中。
1 水中兵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 无人机特种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3 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4 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5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6 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8 空间材料与环境工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可调谐气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计算流体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 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
15 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
16 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
17 多谱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18 脉冲功率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19 车辆传动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 机电工程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1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2 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大、CETC第14所
23 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
24 抗干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
25 电磁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军械工程学院
26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装甲兵工程学院
27 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海军工程大学
28 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9 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31 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北大学
32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
33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长春理工大学
34 砷化镓超高速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CETC第13研究所
35 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36 电子对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CETC第29研究所
37 通信对抗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CETC第36研究所
38 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39 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40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41 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42 火力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43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44 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45 导弹制导与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46 空间微波基础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间院、西安空间无线所
47 导弹控制系统仿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航科工集团北京仿真中心
48 柔性制造系统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兵工集团第55研究所
49 火工品安全性可靠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兵工集团第213研究所
50 电磁兼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51 声纳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52 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53 高功率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个实验室爆炸了,现场的人员伤亡情况如何?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爆炸事件造成了2人死亡,9人受伤。
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有时候,一件很普通的事,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而无法完成。在学生中,如果在考试时不小心将考试号的一位数字填写错误,便会使得考试的成绩无法得知。在家庭中,在烧菜时,也有可能不小心将调味料放入过多而导致菜的制作失败。
在最近,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学生也失误了,但是他们的失误造成的后果确实十分的严重。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三楼实验室中,一些同学在进行粉末冶金实验时发生了爆炸,造成了严重伤亡。在学生送到医院救治后有俩位同学救治无效死亡,同时也有9位同学受伤。
那么,这场实验发生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是谁的责任呢?对于原因,我上面有我的观点,是学生不小心造成的爆炸,因为当时进行的实验是粉末冶金实验。粉末爆炸的事件是时有发生的。在中学时代,我们在物理课中就接触过这些,粉尘爆炸造成的伤害范围是很大的。还有一种可能性,这次的爆炸并不是实验操作的问题,是其中实验材料的问题。这其中的问题并不是说实验材料放错了。而是正确的材料,但这是一种新的实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的经验。大家都知道,在进行未知的实验时,往往都充满了危险,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些材料放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安全隐患,爆炸自然也是众多安全隐患的一种。我认为这也可能是实验的一个原因。
那么,对于这次的爆炸,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有没有责任呢,我认为这次的爆炸跟学校并没有很大的关系。第一,学校建造的实验室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做实验,所以我认为实验室不仅仅是符合国家的标准,在符合了国家的标准之上更为学生的安全做了有效的措施。第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有这样的一个实验室准则,想要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就要通过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学生才能在实验室中实验,这也是为了更好保护学生的一个安全措施。综上我认为学校并没有责任,但我相信发生了这个事件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肯定会为了学生的安全作出进一步调整,加强安全性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院振动所的哪个老师比较好啊?
楼上扯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振动工程研究所隶属于一院工程力学专业!
陈国平、张方,做工程的偏多。
刘贤斌、金东平,做理论的偏多。
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震动工程实验室电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