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急救知识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航空急救方法现状
2、空乘关键时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拯救旅客,为何相关专业要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急救知识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航空急救方法现状
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 Michael Sand 博士收集了欧洲航空公司2002~2007年的10189份突发急症飞行报告,分析显示飞机上紧急医疗情况中出现以下病症的比重:晕厥(53.5%),胃肠道疾病(8.9%),心脏疾病(4.9%),飞机(4.3%)和全身疼痛(4.1%),需要立即手术的是脑血栓(0.5%)和阑尾炎(为0.25%)。
飞行途中,空中乘务员只提供基本急救,而不提供具体治疗建议。
早在此前,为了应对机上旅客可能出现突发急症的各种情况及后果,美国国会在1998年通过了《航空医疗救助法案》(简称:AMAA)。该法案要求美国商业航空公司为每架飞机配备一个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EMK(紧急医疗包)。虽然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没有规定急救包内所装设备,但是美国商业航空公司根据美国航天医学协会(ASMA)和美国航空运输医药委员会(ATMC)的建议在飞机上配备标准的紧急医疗配件,包括听诊器,口罩,注射器以及其它一些治疗哮喘、镇痛的药物。每次飞行前,乘务员都需要对急救包进行检查,是否密封或者用完。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规定,如果缺少急救包或AED,飞机就不能正常起飞。
尽管各个航空公司的紧急医疗培训时长、内容有所差异,但FAA要求航空公司每年都需要对飞行机组人员进行严格的紧急医疗培训,包括熟悉急救包内容,常见急救手段例如心肺复苏,甚至包括接生。此类培训项目可由航空公司聘请专业医科培训师主持,由卫生部门把关急救医疗培训的质量。
此外,FAA的医疗手册中,规定机组人员中必须对以下相关医疗知识熟知,包括:预防医学、职业健康、旅行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研究、药物滥用和成瘾、毒理学等。
在美国,机场一般会有一个完善的院前治疗系统。研究者通过各种 计算机仿真模型对机场周边院前急救网络进行计算和分析优化,从而确定出科学的急救中心和急救站布置方案,确定出效率最高的救护车数量和人员配置方案,设计出最佳的救护车调度算法,以此保障最快速的急救救援措施。
美国院前治疗系统还包括一个利用直升飞机的医疗组成部分。直升飞机急救医疗组实行2 4 小时值班制,周六、日也是一样。队伍由2名飞行员,1名急诊医生及一名护士组成。共有4 个坐位及一个担架。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2014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有75家航空救护公司,共有1515架飞机。美国每年要进行40万架次直升机应急救援任务和大约10万至15万次固定翼医疗转运服务。而中国2007年底在册的民用直升机只有124架,平均每1200万人才拥有1架,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7;如按国土面积计,中国每10万平方公里1.3架,为西方八国(美、俄、加、澳、英、法、日、德)平均水平的1/50,也仅为巴西的1/7。 直到14年10月,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才正式启用。
目前国内在航空急救方面还尚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空乘关键时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拯救旅客,为何相关专业要学习此类知识?
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而一些突发状况很有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所以,在平时储备一些应对突发状况的急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一个针对人们被食物等物品卡住气管时的急救方法,操作简单,非常容易学,而且对于被卡住气管的突发状况有很好的急救效果,很多人都是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帮助下挽回了珍贵的生命。
空乘在飞机上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乘客生命
2020年12月18日,在一架从贵州贵阳起飞,飞往湖北十堰的飞机上,机上的一位乘客在进食的时候,不小心让食物卡住了气管,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这位乘客因为气管被卡住而无法呼吸,脸色已经被憋得发白。所幸事发后机上的工作人员立刻展开了救援,空乘对这位乘客进行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多次冲击乘客的腹部后,气管中被卡住的食物终于被咳出,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分钟不到。
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单易学,危急时刻能救人性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非常容易操作的一种急救方法,适合在全国普及推广。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人需要站在被卡住气管的人身后环抱住对方,一手握拳放置在被卡住气管的人的腹部,大约肚脐上方两指的位置,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两只手用力向斜上方冲击对方的腹部,一般数次后就能管用。如果是一岁以下的婴儿,则需要将婴儿放置在大腿上,让婴儿面部朝下,迅速拍击婴儿的背部,或者婴儿面部朝上,用指尖使劲按压胸部。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非常有效的急救方法,我们都应该学会这种急救法。同时,在生活中,吃饭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多注意,避免吃饭的时候说话,或者大笑,也要避免过小的孩子吃坚硬的食物,比如坚果等食物,以防止发生意外。
如果飞机上有人突发疾病,乘务员会怎么处理?
乘坐飞机出行,是不允许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出行的,对于上年纪的老人,一定要去医院开具医生的诊断证明,老人的身体很健康,才允许乘坐飞机。如果飞机上出现了突发疾病的乘客,乘务人员就会及时地向机长进行汇报,并且采取一些急救措施。
飞机上和火车上一样,都设有医药急救箱,而且每一个乘务员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如果是心脏病患者,会及时给患者口服一些心脏病用药,或者是找到患者贴身携带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心脏骤停这样的紧急现象,那么乘务员会根据掌握的急救常识,为患者进行心脏复苏。
如果是外伤患者,会及时的给患者进行伤口清理,然后进行包扎处理,最后安排患者到一个比较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
如果乘务员处理不了这种情况,会及时的通过广播,在飞机上寻找专业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救治。同时,也会及时的向机长进行汇报,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的与地面取得联系,必要的情况下,会采取紧急救援。
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切忌慌乱,相信乘务员,他们都是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会很好的把控局面,积极主动地帮助患者度过生命的难关。现在,各个航空公司的工作都很人性化,更加注重旅客们的反馈,所以一定会特别重视这件事的。作为局外人,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围观,也不要喧哗,以免影响乘务员的救治工作。
飞机上最常见的急症
8月25日14时30分左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急救中心接通知:中国台北飞往郑州的CZ3024航班上有一名老年旅客,在台湾旅游时突发脑出血,就地治疗病情平稳后,家属要求将其转至洛阳。郑州机场急救中心主任汤秀敏和主管金嘉勇立即对此进行安排。航班落地后,医务小组的杨国峰、米玉芝、张昕马上抬着担架进入机舱,对患者快速急救转运,使后续治疗得以快速进行。
航空急救事件频发
有三类情况最常见
类似的航空急救事件频频发生。9月7日,来自郑州机场急救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今年暑运期间,该中心已紧急救治了60多名身体突发不适的旅客。而从郑州机场急救中心处理的旅客突发身体不适的诸多案例中可以看出,有三类情况最常见:
1.旅客本身有相关病史。7月27日晚,一航班降落郑州机场后,一名旅客出现胃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经了解,他既往有浅表性胃炎。
2.旅客在乘机前感到身体不适,但未咨询医务人员,登机后不适加重。
3.乘飞机前偶发意外。7月8日上午,一名老年旅客在登机前不慎划破左脚小指,机场急救中心医务人员立即给予止血、包扎处理。
健康状况不宜乘机
航空公司有权拒载
郑州机场急救中心的专家们提醒:乘坐飞机出行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看看是否适合乘坐飞机。如果适合,也要根据医务人员的要求携带必要的药物,掌握一些航空医疗急救常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大气压力的变化和随之出现的氧气张力的变化,都可能对一些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现实是,有不少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乘飞机,有些人还会为了乘飞机而故意隐瞒病情,以至于航班因旅客突发疾病而返航或紧急备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患者甚至贻误最佳抢救时机。
为了保障旅客的安全,航空公司有权拒载。7月30日,一名高龄旅客患脑梗多年,航空公司就婉拒其乘机。郑州机场急救中心的专家解释说,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承运人认为旅客的行为、年龄、精神或者健康状况不适合旅行,或者可能给其他旅客造成不舒适,或者可能对旅客本人或者其他人员的生命或者财产造成危险或者危害,承运人有权拒绝运输旅客及其行李,由此给旅客造成的损失,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乘机前突发不适
马上拨打机场急救电话
旅客已经到达机场,或者已经乘坐飞机启程,才突发不适,该怎么办?
郑州机场急救中心专家建议:如果旅客已经到达郑州机场,在飞机起飞前感到身体不适,可拨打郑州机场急救中心电话0371-68519120进行求助,多部急救车辆24小时在停机坪、航站楼待命,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如果在飞行过程中突感不适,则要及时向空乘人员求助,为治疗争取时间,切莫硬挺。
关于《航空急救知识论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