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公司解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cctv1电视剧逐梦蓝天为何不播了
2、为什么说C919是中国民用航空史上最大突破,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公司解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cctv1电视剧逐梦蓝天为何不播了
- 2、为什么说C919是中国民用航空史上最大突破,看
- 3、中国第一航空工业集团是不是跟中国第二航空集团合并了?
- 4、简述中国航空的进程
- 5、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大事记
cctv1电视剧逐梦蓝天为何不播了
因为已经播完了。
《逐梦蓝天》是由李云亮、温晓执导,张博、李乃文、黄曼、徐小飒领衔主演,王梓权、李昊臻、任东霖、封柏、齐欢主演的航空工业剧。
该剧以秦天、赵德良、张长江、郑有福四个航空家庭为主线,通过三代航空人的故事,全景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过程。
该剧于2021年7月27日在央视一套播出,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同步播出。
《逐梦蓝天》不仅讲故事,更是深入到航空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之中。剧中有他们“航空报国、航空兴国、航空强国”的热血之情,有他们“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坚毅之情,有他们“国之重器,以命铸之”的豪迈之情。
有他们“有国才有家”的大爱之情,有他们“无暇孝顺父母照顾家人”的愧疚之情,也有他们“有你才是家”的浪漫之情,这些真实生动的情感故事,把航空人几十年来“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的默默坚守传递给观众。
为什么说C919是中国民用航空史上最大突破,看
为什么说C919是中国民用航空史上最大突破,就要从我国客运飞机研制历史谈起:
1970年7月,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申请在上海和广州制造飞机,国家原则批准申请并将任务命名为708工程。运-10于1980年首飞成功,但还未实用化的运-10只制成两架半便草草结束解散团队,除了当时的测试航班人员,未能实际载客。至今在上海商飞的院内还保留着运-10原型机作为雕塑,前方石碑上雕刻着“永不放弃”,继续激励着后来者。
进入改革开放80年代后,有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美国麦道飞机公司合资,意为向客运飞机的研制进行冲击,但是由于美国的技术限制,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仅仅获得飞机尾翼制造的绝对尾端的项目生产;随着麦道公司的破产而飞机尾翼制造项目结束。
C919项目于2008年11月启动。C919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个大型干线客机项目,制造大飞机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C919是中国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角色之一。C919的立项研制主要弥补我国在大飞机研制上的空白,欲争夺民航运输150座左右短程到中程市场,意在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格局。
中国第一航空工业集团是不是跟中国第二航空集团合并了?
11月7日,位于北京北兵马司大街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合并组建成,合并后的中航集团公司,集中了中国航空制造业的核心力量。新的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等十大产业板块,下辖近200家子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拥有总资产2900多亿元人民币,员工近40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谭瑞松八日在北京宣布,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成立。集团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六百四十亿元人民币。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实行母子公司(事业部)管理体制。拥有企事业单位近二百家,拥有上市公司二十一家,其中三家在香港上市。
新集团公司总部职能为:战略管控、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绩效监控;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等十大产业板块。
针对各板块,新的集体公司目前正在筹建相应子公司、事业部和研究院,各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经营风险,享有经营自主权,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享有一定的投资决策权。
据有关人士透露,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一步将进行专业化整合,寻求整体上市。完(周音)
简述中国航空的进程
中国航空工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原来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事军用飞机、民用机、部分战术导弹和其他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制造,满足本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同时也向国外出口产品。中国航空工业已经成为技术密集型的、拥有科研、生产和教育手段的产业部门。
发展概况中国清朝政府从1910年就开始设立航空机关。1913年,中国北洋政府在北京南苑建立航空学校,附设飞机修理厂,次年制造了第一架国产飞机。尔后,直至1949年,除了几所大学航空系培养了为数不多的航空技术人员、建立了十几个设备简陋的工厂、承担飞机装配和修理、制造了数量很少的飞机外,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航空工业和航空科学研究体系,而且飞机制造所需的原材料、成品、设备等都依赖外国(见中国近代航空史)。
中国现代航空工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立的。1949年11月人民空军的建立和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加速了创建航空工业的进程。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决定成立以聂荣臻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的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重工业部设立了航空工业管理局。航空工业初创时,只有16个航空小厂和两个兵工厂、3000多台设备和9000多名职工,由于全体职工的努力,克服了物资条件和技术条件上的各种困难,迅速开展了飞机修理工作。到1952年底,共修理飞机473架、发动机2627台,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大事记
1952年4月1日,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批六大主机厂”之一的122厂正式成立。马真任厂长。
1953年12月,国家批准122厂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方案,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为大型轰炸机工厂。
1955年6月,亚洲第一大的厂房---18号总装工房开始兴建,经过7个月施工,于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2,934平方米。
1957年4月12日,工厂隆重举行建厂总交工验收庆祝大会,标志着我厂已具备了大型飞机工厂的规模。5月14日,工厂正式启用第二厂名:国营伟建机器厂。
1958年1月19日,工厂进入仿制阶段,正式开始研制直5直升机。
1958年9月29日,“松花江一号”小型旅游运输飞机试飞成功。12月16日,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 机首飞成功。
1958年12月16日,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机首飞成功。1959年9月27日,中国第一架中型喷气轰炸机--轰6飞机首飞成功。当年12月交付部队。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架参与投放原子弹的飞机——轰6飞机在中国西部上空成功地实现了新中国第一次用飞机进行运载、投放原子弹的试验。
1966年9月25日,中国第一架轻型喷气轰炸机——轰5飞机首飞成功。
1967年4月,轰5型轰炸机通过国家鉴定,投入批量生产。标志着工厂已初步具备了独立制造轰炸机的能力。
1968年12月9日,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圈阅批准总参谋部、国防工办的报告,将水轰5研制生产定点于122厂。
1969年12月10日,直6机02架试飞成功。 1970年11月12日,轰教5首飞成功。
1971年创造年产直5、轰5各100架的记录。
1975年12月30日,运11飞机首飞成功。
1976年4月3日,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大型水上反潜轰炸机———水轰5飞机首飞成功。同年,成功研制了涡桨五航空发动机并转入小批量生产。
1978年9月1日,部明确122厂为对外开放工厂,轰5、直5、运11为对外开放机种,对外厂名为: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1980年初,为了能够开辟国际民用市场,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自筹资金率先在国内第一个采用国际通用适航标准,设计、研制生产了民用飞机——运12飞机。
1980年10月15日,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法国海豚直升机生产专利,生产出使中国直升机技术一举跨越30年的直升机。并开始研制生产“海豚”直升机。
1982年7月14日,运12Ⅱ型试飞成功。
1983年,直9机被总参正式列装。
1985年2月12日,运12飞机首次夜航试飞成功。5月20日,运12飞机首飞成功。12月24日,运12飞机获得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国家首次对国产民用飞机颁发的第一个型号合格证。
1986年6月27日,签订向斯里兰卡出口6架运12飞机合同。这是我国民用飞机首次打开国际市场的首批交货。12月24日,运12飞机获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这是中国民航总局对国产民用飞机颁发的第一个生产许可证。
1986年11月1日,更名为: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1987年5月,中国第一架用于海洋监测的运12Ⅱ型飞机交付国家海洋局正式投入使用。该架机获得中国民航局签发的单机适航证。6月11日,运12飞机、直9机首次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国际航展—第37届布尔日国际航天航空博览会。7月,水轰5飞机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12月16日,成功改装了水轰5森林灭火机,填补了我国灭火机具的一项空白。12月,运12飞机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优秀项目奖。
1989年8月,运12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2月,直9A型机通过国家技术鉴定。 1990年6月20日,运12Ⅱ型机获得英国CAA适航型号合格证。
1992年1月16日,直9国产化机首飞成功,12月30日,直9国产化机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中国直升机研制制造技术一跃前进了三十年。
1992年10月20日中国(中航技、原哈飞)、法国欧直升机公司和新加坡宇航公司三方签订EC120合作协议,中方占24%的份额。这是中国第一架与国外平等合作开发的直升机。
1993年8月30日,运12Ⅳ型飞机首飞成功。
1994年7月3日,运12Ⅳ型飞机获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10月23日,直9B首飞成功。3月26日,运12Ⅳ型飞机获得美国FAA适航型号合格证。成为中国民航史上的里程碑。
1996年4月17日,哈飞承办了哈尔滨首发式暨集邮展览。哈飞运12飞机被列入纪念航空工业创建45周年的四枚中国飞机特种邮票之一。
1996年11月5日,三架机(运12Ⅳ型机、运11B型机、直九100号机)参加了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并作了飞行表演。
1997年2月2—4日,EC120参加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直升机展览会,并作了精彩的飞行表演。6月,获得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认证证书,正式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按国际及国际通用标准,进行的质量体系认证。11月12日,EC120直升机通过法国DGAC专家对我方适航审查,这表明我公司历时5年研制成果获得市场通行证。
1998年9月9日,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改名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9年9月13日,哈飞直9直升机完成北极科考飞行任务。
9月14日,EC120直升机第100架机身下线。
10月1日,32架直9直升机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演练,25架直9直升机接受检阅。 2000年
2月24至25日,国家计委组织由两院院士顾诵芬为组长的专家组来哈飞,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运12、EC120进行可行性论证。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2月25日,印度尼西亚民航局DGAC代表团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AAC代表来集团公司对运12IV型飞机进行适航审查。
4月28日,哈飞在互联网上推出自己的网站。
5月3—5日,加拿大熊猫公司董事长和销售副总裁来我集团公司参观考察。双方就合作购销200架运12绿飞机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洽谈。
7月,哈飞、中航技进出口公司分别与巴基斯坦、毛里塔尼亚签订两架运12和一架直9直升机的合同。
8月18日,EC120直升机第200架机身下线。
9月5日,吴邦国副总理对集团公司生产的EC120(蜂鸟)直升机第200架机体下线交付做出批示:“祝贺蜂鸟直升机第200架机体顺利下线交付,这是国际合作重要成果。一是机型选的好;二是国际合作坚持联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三是重视管理,确保飞机质量,为市场认可。望哈飞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11月16日,运12IV型飞机获印尼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
11月22日, 哈飞航空股份公开上网发行。
12月3日,集团公司推行5S管理。
12月4日, 武警订购4架直9直升机。
12月17日,运12飞机在九寨沟首航
12月 18日,哈飞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持挂牌上市。
2001年
2月23日,集团公司召开债转股后设立新公司大会。这次实施债转股设立新公司是哈飞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哈飞公司建立起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型产权制度,也标志着资本运营战略又结出了新成果。
4月9日,集团公司离退休管理中心安排“哈尔滨--杭州”专线旅游活动。“哈飞夕阳红”旅游专列直接开进平房区火车站,有500余名离退休职工参加了这次活动。
4月16日,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直9A型直升机,在北京取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填补了国产直升机无适航证的空白。
8月9日,运12E型飞机首飞成功。
8月15日,首架EC120直升机交付国内首家用户——北京通用航空公司。
9月12日,首批四架直9警用直升机正式交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11月6日, 哈飞直九直升机首次赴南极随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进行为期半年科学考察。
11月14日,运12E型飞机在海南三亚、云南中甸等地区完成高温、高原及可靠性的试飞任务。 2002年
1月,运12E型飞机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运12E型飞机可以正式进入国内市场。
12月2日,原哈飞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京签署合同,在中国合资生产ERJ145系列涡扇支线客机。
2003年
11月20日,EC—120直升机总装生产线项目在北京签约。此前,该机型取得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型号合格证。
12月16日,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资创办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首架在中国本土生产的ERJ-145支线客机首飞成功。
2004年
7月,首批ERJ145支线客机交付南方航空。
8月,集团公司通过了新时代认证中心的双体系审核。
9月22日,集团公司与南京公安局签订一架直九警用直升机购销合同,实现了在公安系统销售的新突破。
10月19日,飞龙公司的一架直九直升机参与南极科考。
11月2日,哈飞与中航技公司签订20架运十二系列飞机收购合同。
12月29日,直九新型号直升机、HC120型直升机首飞成功。
12月31日,H425型民用直升机获得了CAAC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为我国新一代民用直升机早日投入市场运营奠定了基础。 3月25日,哈尔滨安博威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签订了10架ERJ145飞机销售合同。
3月27日,哈飞直九圆满结束第三次赴南极科考任务。
6月2日,哈飞与波音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了787飞机翼身整流罩转包合同,正式进入了波音公司的供应商体系,成为波音787飞机项目全球团队的一部分。
7月26日首架国产公安用直升机交付仪式。
8月28日,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向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交付了首架ERJ145喷气支线客机。
9月21日,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航展上,哈飞将M430转包项目零件首件交付给贝尔公司。
10月10日,在外交部有关人员陪同下,法国前总理罗卡尔携夫人到哈飞参观。
10月25日,哈飞因圆满完成“神六”逃逸系统阻尼器的研制,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表彰奖励参与‘神六’发射与禽流感疫苗研制有功科技人员”的大会上受到了表彰和奖励。
10月,EC120直升机被国家发改委授予“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11月13日,哈飞两架直九直升机随国家第22次极地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执行考察任务。
12月26日,哈飞推进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顺利完成12所中小学校移交给地方政府的工作。 3月7日,哈航集团航空产品与汽车产品分业经营,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成立。这是中航二集团实现航空与汽车两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通过分业经营,将整车与发动机业务集中管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增强哈飞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有利用尽快把汽车产业做强做大。
3月24日,转包生产的贝尔M430直升机首架机身正式交付贝尔公司。这是哈航集团与贝尔公司携手五年结出的一大硕果,也是哈航集团在直升机国际合作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实现了我国转包生产直升机整机身零的突破。
3月31日,两架直九参加南极科考载誉归来,这是国产直升机第四次参与南极考察,也是集团公司首次两架直九直升机同时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机组成员经受了环境极其恶劣、条件十分艰苦等种种考验,历时131天,飞行200多小时,先后四次飞越“禁区”,连续奋战11小时营救澳洲科学家,圆满完成了此次南极科考任务。
4月27日,ERJ145飞机首架份国产化机身段在哈尔滨安博威交付,标志着中巴合作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步入了新的里程碑。同时也使哈航集团在学到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的同时,为下一步进军国内支线航空制造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哈尔滨安博威已向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共交付了11架ERJ145飞机,并与海南航空集团签订了50架ERJ145的订单。
5月27日,哈飞机电圆满完成整体改制,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哈飞工业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哈航集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也标志着哈飞工业公司在新的形势下,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必将走上崭新的发展之路。
8月25日,集团公司隆重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大会。经过反复修订、补充和完善的《哈航集团理念文化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包括“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15项元素。该体系的推出标志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同时,会议还发布了《哈航集团理念文化体系及内容诠释》和《哈航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 9月27日,黑龙江省保密局受国家保密局委托,对集团公司进行了一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集团公司以495分的高分一次通过审查,成为黑龙江省三年来最高分通过此项认证的单位。检查组认为,哈航集团领导非常重视保密工作,各单位、部门保密机构健全,管理工作卓有成效,防范设备、设施齐备,整体保密防范能力有所加强。
11月17日,哈飞股份入股天津中天航空,参与空客A320中国总装线建设。它意味着全球航空市场主力机型之一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即将实现“中国制造”。也将使哈飞股份有机会参与国际先进大飞机的制造项目,学习、消化和吸收世界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提升飞机制造和生产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中国自主研发大飞机的进程。
10月8日,哈航民用轻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首飞成功,填补了国内轻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制造的空白,是哈航集团开拓轻型动力三角翼飞行器民用市场的又一个里程碑。此前,国家体育总局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该飞行器进行了评审,一致通过首飞放飞评审。
12月23日,中航二集团对其所属的哈航集团按专业化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企业调整为四个企业,分别是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公司。此次调整将使各个企业部品结构更加清晰,优势更加明显,发展更加迅速,从而进一步推进中航二集团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其跨越式的发展 。
关于《航空公司解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