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用航空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民航业保持高速发展,2013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71.7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5397万人次。但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用航空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民航业保持高速发展,2013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71.7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5397万人次。但是,我国目前人均乘机次数仅为0.3 次。2012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航空服务要覆盖全国89%的人口,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700亿吨公里,全国人均乘机次数则要达到0.5次。即便达到此水平,我国与世界民航发达国家人均乘机2次仍有较大差距。可见,我国民航运输的现有规模和未来潜力都非常大,为民营航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民营资本迅速膨胀但缺乏出口,则是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的另一动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集聚了大量的民营资本。2013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74794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63%。航空公司所需的注册资本金对民营经济来说已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在迅速膨胀的同时,却没有获得它应有的增值能力,其投资渠道缺乏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本质改变。
航运金融的发展
国际航运金融的发展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航运业作为一个技术与资本都高度密集的产业,其发展与该国的金融资本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本国的金融资本长期稳定的支持,在航运业这样一个高度周期波动性的行业中,航运公司很难获得长期持续性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的资本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航运金融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的比较完善。
全球航运金融资源聚集度比较高。以船舶融资为例,当前,全球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航运股权及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而这些业务几乎被全球公认的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和纽约掌控。
随着世界航运中心的东移,全球航运竞争更加激烈。作为高端产业的航运金融将成为竞争的主战场,航运金融也会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
国内航运金融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及世界性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国航运业经过32年的改革开放的洗礼,与资本市场联系发展取得重要进步。
中国航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加快了航运要素的集聚。航运要素的不断集聚必然给中国航运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中国航运金融发展与国际公认的航运金融中心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航运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航运金融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缺少竞争力;航运金融业务有关的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滞后;航运金融的技术和服务能力远远落后于国外;航运金融方面的人才匮乏。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仅仅提供港口建设、船舶制造的银行贷款业务。而且授信额度过大、抵押贷款过多、航运保险业务品种少,可保范围过窄,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本市场的功能还没有有效地发挥出来;中国航运企业、港口、造船厂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还不多,还没有有效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航运产业资源配置的功能;中国航运金融衍生功能滞后,金融、保险等航运衍生服务业尚未形成气候,功能建设上还有待突破。
国家明确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给中国航运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国家大力将上海发展为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为中国发展航运金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产业金融》
全球金融危机让人心有余悸,欧债危机又余波未平,现代经济发展中,如何能避免类似问题?近日,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商业模式研究专家钱志新在其新作《产业金融》中提出,产融结合才是医治金融危机的最佳良药。 《产业金融》是一本对于金融界、产业界和学术界都非常实用的新书,共30万字,分十二章。第一章为总论,阐述产业金融的基本理论,即其基本原理是:资源资本化、资产资本化、知识产权资本化;其商业模式是:前期的资金融通、中期的资源整合、后期的价值增值;其目的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价值,通过资本运作放大价值。书的第二章至十二章,分别从网络金融、新能源金融、航运金融、环境金融、房地产金融、物流金融、交通金融、汽车金融、钢铁金融和科技金融等领域,研究产业金融的应用和开发。书中对每个领域金融产品运作的基本路径及整体解决方案,有图文并茂的操作性介绍,直观又通俗易懂;并且每个知识节点均有应用实例和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