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7年发布的郑州最新版城市总规划中,郑州是一主一城的格局。其中一主是主城区,一城是航空城。
也就是所说的航空港,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座城,如此说来,郑州的未来是要走向“
2017年发布的郑州最新版城市总规划中,郑州是一主一城的格局。其中一主是主城区,一城是航空城。
也就是所说的航空港,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座城,如此说来,郑州的未来是要走向“双城模式”的。
双城模式在国内并不鲜见,很多资源型城市比如包头、大庆、东营都是这种格局,但这些更多的是老城和新城的关系。也有一些沿海城市,比如青岛也是这种格局,这主要是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形成的。真正跟郑州模式类似的,只有一个天津,天津主城之外,还有另一个市区:滨海新区。
青岛主城和西海岸新区,现在靠海底隧道相连
天津主城和滨河新区距离40公里,远超郑州和航空港
那么郑州的双城模式能否实现呢?航空港是否真的能成为一座城?
规划的非常自信,主要来自于对航空港的定位。
郑州航空港,是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临空经济示范区,设立的目的,是探索航空经济的发展,也给河南这么一个内陆省份创造了一种机会:发展大机场,定位国际货运枢纽,从而打造一个航空大都市。
郑州想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立足,在高校和互联网IT产业落后的情况下,发挥地理区位优势,走高端制造业最为实际,而航空港也定位于此。“东方孟菲斯”,是郑州的目标,从基本面上看,航空港总体定位还是靠谱的。
当然理想很美好,能不能实现就不一定了。而且产业定位是一回事,房价又是另一回事。
那么先往好处想,假如真的实现了,航空港的房价上限会是多少呢?
房价上限
还是先拿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的例子来看一下。
可以看到,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房价,最高的区域和天津主城区的外围是差不多的,但高于主城的远郊区域。
如果换算到郑州,大概是航空港的核心区域,和郑州四环附近的房价是差不多的,要高于郑州的远郊区域。
目前郑州的四环附近,南四环外大概一万二左右,北四环最低的也差不多这个价。
而航空港起步区的房价现在9500-10000左右,也有更低的,整体看低20%以上。从这个角度看,航空港的房价水分并不大。
这里说的是航空港的起步区域,那么价值高地在哪呢?我认为还没开始建设,它大概在河东区域。
河东有两大价值高地
总的来说,假如双城模式真的能实现,那么目前港区的房价水分并不大,尤其是以航空港的市政设施和各种环境来看,其实超过郑州很多新区。
如果再看一下青岛的房价,也差不多是类似格局。
以前发过文章曾说过,郑州主城区并不是以环来划分房价的高低,而是要看具体区域,外围核心区比里边的房价高很正常。
而同样的逻辑,航空港的核心区虽然不能跟郑州核心区比,但超越远郊以及一些市区的边角料区域也是非常合理的。
而最终能达到什么水平,还要看“双城模式”是否能真正实现。
当然目前的港区有着自己的问题,有先进之处,也有一些不足,尤其是产业和人口导入上的速度还是很慢的。
这里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实现双城模式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一个老城作为基础。
缺陷
所谓的基础,也是先以天津或青岛的例子来对比。
天津滨海新区能成型,除了规划早,发展时间长,新区级别高以外,以塘沽为基础非常关键,再加上港口经济的发展,一步步走到今天。虽然不能说特别成功,人气也稍显不足,但单论GDP几年前就已经破万亿,比整个郑州都高,能说它一无是处吗。
而青岛西海岸新区,主体是以前的黄岛区和胶南区,也是以发展几十年的成熟小城为基础发展而来,目前整个西海岸新区可以说建的挺成功了。
航空港的缺陷,就在于远离新郑这个小市区,是以机场或者说富士康为依托来发展的,这跟以一个成熟小县城为底子再发展是两个概念。
没有一个老城做基础,在一张白纸上造城,人口导入就是最大的问题。
我曾想过为什么,为什么航空港要规划在这个区域,为什么没有以新郑为底子去发展。我想原因有以下几个:
01、航道问题
因为飞机的航道是西北-东南向的,孟庄和南龙湖的很多区域受影响最大,而机场正北反而影响很小。
02、地形因素,京港澳西边的铁路隔离严重
石武高铁以及京九铁路,对京港澳以西的割裂比较严重,不利于开发,而且还有孟庄的枣树林保护区,也是新郑大枣主产区。
03、郑汴一体化指导思想作祟
航空港的规划者跟郑汴一体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量往东靠拢也符合开封的利益,现在的航空港有1/5是开封尉氏的地盘。
所以总的来说,有客观原因的存在,再加上主观努力,于是航空港就不得不规划成现在这样,既不靠新郑,也不靠南龙湖,没有了人气基础。其中还有园博园,因为距离市区过远,并没有起到带动作用。
那么如何能克服这些问题,尽快发展呢?
改进
在我个人看来,这个所谓的缺陷让港区起码晚成熟5年以上,但木已成舟,规划已经成型,想办法促进发展速度更为实际。
这除了港区自身的产业加快落地之外,还必须借助一些规划力量。
01、加强和郑州主城区的交通联系
港区再怎么独立,都不能脱离于郑州而存在,尤其郑州未来的吸附力量是越来越强的,必须加强二者之间的交通联系。
天津主城和滨海新区不但有地铁,也有高速、轻轨、快速路等很多通道。
青岛的新海岸新区和老城区,有海底隧道,也在修地铁,还有跨海大桥,因为需要跨海,这都是超级工程。
而现在的郑州和港区,联系度太差。虽说有城郊线,但需要绕道南龙湖,效率太低,地铁 11号线提上日程迫在眉睫。
城际铁路的站点也应该尽早开通,华夏大道尽早快速化,等等…
很多人会说港区的地铁客流量少,是运椅子线路。其实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一点运营亏损是不能简单衡量效应好坏的。
02. 加大行政力量的驱动
郑东新区的成功,行政力量的驱动力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带动新区发展,行政资源的搬迁是最简单粗暴的手段。
去年,省人社厅下属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一些单位搬到了航空港办公,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还有河南联合签证中心等等….
对港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领事馆区的规划,这个规划是已经官方宣布而非一直在民间传说,其建设也只是时间问题,至于带动作用多大还不能估计,但要推动那么大体量的航空港发展,这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行政资源迁入。
很多人说这不利于ZF开展服务,老百姓也不方便。还是那句话,为了带动新区发展的一些资源适当外迁是合理的,这是全局考虑。
3. 高校资源的迁入
这个目前还是有进展的,去年有多所高校在港区宣布建立新校区,这是带动人气的最最有效手段。
结语
双城模式实现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主要是周期上不好预测,但方向上来看,还是在按原定规划推动,不能轻易否定。
也不能拿几年的发展现状去判断一个大的战略是否成败,更何况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现状。
一个楼盘的价格,供求只能影响一时,它最终的价格还是取决于区域的价值。
假如未来都是普涨的,很多年后郑州涨到5W,航空港也不会一直停留在1W,都有对等的价值关系,这是以其它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的。
今天只是说一点不同的思路,不吹也不黑,港区的发展会一直关注下去,也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