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的航天飞机,是现代卫星和载人飞船技术、运载火箭技术、航空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这种飞行器的设想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过用火箭发动机做
20世纪8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的航天飞机,是现代卫星和载人飞船技术、运载火箭技术、航空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这种飞行器的设想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过用火箭发动机做动力装置的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由于军事上的需要,法西斯德国曾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并于1941年研制成了ME-163型火箭飞机,时速可达1000千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和研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飞机的活动十分活跃,各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把火箭技术和航空技术结合起来,不仅进行了各种技术途径的探索和研究,而且还做了大量的设计和研制实验。
美国贝尔公司设计的X-15型火箭飞机曾进行过近200次的飞行试验,最大时速达到7300千米,最大高度为106千米,远远超出了大气层的范围。这些研究工作,对于探索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的技术途径,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甚至可以说,X-15型火箭飞机就是航天飞机的雏形。
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的“阿波罗”宇宙飞船等航天器所进行的载人太空飞行,以及轨道对接、宇航员舱外活动等一系列载人轨道飞行基本技术的掌握,为发展大型的载人空间运输系统创造了条件,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耗资巨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美国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转移到新型空间运输系统的研制工作上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了预计耗资55亿美元的航天飞机研制计划。
美国的航天飞机制造历时10年,实际耗资100亿美元。1981年4月12日上午7时,美国的第一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发射成功。航天飞机上载有两名宇航员。
航天飞机是一个庞大、沉重和复杂的系统,它有与以往航天飞行器不同的特征。首先,航天飞机能像火箭一样垂直发射;其次它能够像普通航天器那样在空中做机动和变更轨道的飞行;另外航天飞机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滑跑着陆,经过维护修理后可再次使用,重复使用次数可达100次以上。
由于航天飞机的发射阶段和再次进入大气阶段速度低,过载较小,未经严格训练的人也能上天活动。所以航天飞机被认为是航天技术新阶段的标志。美国宇航局甚至宣称:运载火箭将逐步为航天飞机所取代。
航天飞机要比卫星大得多,复杂得多,要把这样一个航天系统发射到环绕地球的轨道,在轨道上完成预定的任务,然后再安全返回地面,这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解决一系列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如速度和推力,精确的控制导引系统,适当的空气动力外形和再入大气层的有效防热措施等。
航天飞机由助推级、轨道级、外接推进剂箱三部分组成。助推级是平行安装的两台固体火箭发动机。轨道级是航天飞机的心脏,它可以载运重达30吨的负荷。它很像一架大型的三角翼飞机,中部是一个很大的负荷舱。
轨道级的前端是宇航员的座舱,座舱是高度密封的,内有宇航员生活所需要的空气,舱内还有空气调节设备,使舱内的空气条件与地面上的大气基本一致,温度和湿度也保持适宜。座舱顶部是飞行甲板,这里是控制中心。
航天飞机的座舱与喷气式客机的座舱相似,有舒适的座位,并有两套控制系统,能够使两人中的任何一人,在必要时单独负责飞行的一切工作。座舱的底甲板是机务人员工作的地方。另外座舱内还有厨房、进餐间、储藏室、卫生设备,还有密封舱,用来供宇航员到附近的外部空间进行活动。
轨道级的外部是一层独特的隔热系统,可以防止在发射和重返时与大气摩擦积热使舱内温度升得过高。在它进入大气层时和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使表面温度达到几千度,而由于隔热层的存在,可保持舱内温度不发生剧烈变化。
航天飞机的推进级和轨道级都可以回收,只有盛推进剂的外接推进剂贮箱不可以回收。
航天飞机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接送空间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物资。除此之外还可以发放卫星,或把装配空间站的构件运上太空,还可以对其他航天器进行维修,也可以用来作为发射星际探测器的中继站。
1981年4月12日上午7时,美国宇航局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揭开了人类宇宙航行的新篇章。
“哥伦比亚号”是在1977年研制成的“企业号”航天飞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企业号”属于航天飞机的试验阶段,它没有推进级,实验时利用波音747客机将它“背”上天空,达到一定高度和速度以后再将它放出,“企业号”脱离母机以后,在驾驶员的操纵下,自由飞行,并完成了一系列飞行动作,然后像普通飞机一样安全降落在机场跑道上。
“企业号”的飞行实验证明了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在机场着陆是完全可靠的。但是由于财政困难及其他原因,发射“企业号”航天飞机的计划被迫中止。虽然“企业号”没能升上太空,却成了通向太空的铺路石,航天飞机首航天外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企业号”没有完成的任务是由“哥伦比亚号”来完成的。发射当天有百万观众赶到发射基地,去观看“哥伦比亚号”的首航。4月12日7时整,“哥伦比亚号”像火箭一样竖直起飞,冲出大气层,进入了预定的环绕地球的圆行轨道,像飞船一样在轨道上进行无动力飞行。宇航员检查、试验,各项功能正常。
“哥伦比亚号”在飞行36圈,历时54小时30分后开始返航。宇航员开启动力装置,它开始脱离圆形轨道进入大气层,此时它的时速是8200千米,飞机头部因与大气高速摩擦,外表温度已经上升到1600℃。
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派出了4架歼击机,在12000米的高空排成方阵,给这位“天外来客”导航。“哥伦比亚号”平稳地降落在爱德华空军基地的跑道上。当两位宇航员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几十万狂热的观众不停地向他们欢呼,欢庆“哥伦比亚号”首航成功。
1981年11月至1982年6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又进行了三次试航,进行了多项科学研究活动,进一步完善其性能。1982年11月6日,“哥伦比亚号”进行了首次常规业务飞行,将两枚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从此开始了它的“商业生涯”。航天飞机开始登上了宇宙航行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