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家严选

王羲之工匠精神?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24-01-23 00:33:08

简介:】书法学习最缺乏的是工匠精神,半途而废大有人在。在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打好基础,这里说讲的阶段是初学阶段。已经具备功底的人因书法之外还有众多事务,无法做到工匠精神

书法学习最缺乏的是工匠精神,半途而废大有人在。

在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打好基础,这里说讲的阶段是初学阶段。已经具备功底的人因书法之外还有众多事务,无法做到工匠精神也正常。初学为何要做到工匠精神,这其实和建房子一个道理,基础打稳固,其他装饰都会随之容易。那么字匠和工匠精神矛盾吗,其实关系不大。

王羲之小时候喜欢练字,通过家长的发掘和老师的引导,他彻底的爱上了书法练习。那么,王羲之年轻时如果不付出工匠精神如何造就后来的行云流水。所以王羲之早年打下的基础为后来铺垫也是所有书法学习者通用的一种修炼方式。

字匠是把书法写死了,而工匠精神是一种坚持力,不是把书法变成印刷体。如果年轻时候没有牢固基础,之后学习又不具备工匠精神,那么这些人最终可能是沦为字匠,把书法写死,除了写死还有一种趋势是写丑。

颜真卿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就被不少人称为丑书。当然,这些人基本上不了解书法的偏多数。颜真卿的行书看起来很丑么,实际上他的字体是非常有迹可循的一个派系,之所以没有沦为字匠,颜真卿年少时候的积累不亚于任何一位大书法家。这种看起来丑和现在流行的丑书是两码事。

王羲之(303年—361年)[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是王旷的第二个儿子。

王羲之16岁时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王羲之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坦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共 0 条评论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