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家严选

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提几点合理建议?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23-10-18 22:49:24

简介:】一、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提几点合理建议?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建议未来在这一领域首先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

一、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提几点合理建议?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建议未来在这一领域首先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鼓励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大胆创新,其次要不断加大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创造更加优良的研究环境。

二、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突出贡献的人?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同时期被誉为“航天四老”的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老一辈航天专家一起阔步向前的全身铜像雕塑群,19日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大楼前落成亮相。杨利伟致辞说,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这五位航天元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们的精神值得所有航天人学习。

三、航天事业祝福寄语?

祝航天事业,如日冲天,越来越好。

四、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那些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有哪些心酸故事?

一,过年过节不能与家人团聚

二,刻苦钻研,废寝忘食

三,为了事业,不能随意谈恋爱和结婚

五、上联国为重,家为轻,开创航天事业的下联是什么?

上联:国为重,家为轻,开创航天事业

下联:君为尊,臣为卑,服从领导安排

六、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立项30周年,全年载人航天共计实施6次发射,先后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2022年11月3日,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操作,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的两个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我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船三舱构型以及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

七、什么的航天事业?

航天事业是指为国家发展需要,开放研究航天技术

八、明代航天事业发展情况?

我国的航天技术。实力非常雄厚,在世界各国当中都是名列前茅。而追究其发展的历史,明朝就是一个不得不着重提起的一笔。

航天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和沉淀。同样,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从历史古迹的角度来看,就起源于明朝。在明朝,有一个名人叫万户。在各国的不同的航天发展史的历史资料中,万户也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得益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万户和他对航天事业的想象和研究,为今后我国的相关事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明朝时代的航天事业都是大大领先于其他国家。明朝时期的航天,对于火箭的研究最为繁多。不仅仅发射的方式千奇百怪,对应的杀伤力和范围射程在当时来看都是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源自于明朝所处的动荡时代作为背景来推动,火箭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其发展史上,明朝当时拥有架式、筒式、厢式等多样的发射手段,而且不同的发射方式携带的数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当时所研发出来的神火飞鸦、震天雷、火龙出水等一系列各种各样的火箭,都在后来的历史中被不断证明为极其有意义的航天材料。这其中万户作为航天第一人,他经过多年的摸索也研究,也发明了一种不同意义上的火箭,借助不同的推动力和风筝,使其飞的更远打击更有效果。明朝的这些珍贵的研究和记载,都印证了航天的发展史一段漫长的累积过程。尤以万户为代表的一种研究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奠定了明朝的航天事业的重要领先地位。如今我国的航天技术也在蓬勃向上,正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继承和回报。

九、航天事业杰出的人物?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他于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后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十、航天事业有哪些发展?

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一)航天运输系统

  2011年以来,截至2016年11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86次发射任务,将100多个航天器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97.67%,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高密度发射能力持续增强。中国最大运载能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实现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从3.35米到5米的跨越,大幅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低轨运载能力达到25吨级,高轨运载能力达到14吨级,成为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标志。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研制,应用该型发动机的“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新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运载火箭型谱进一步完善。

  (二)人造地球卫星

  1.对地观测卫星。“风云”“海洋”“资源”“高分”“遥感”“天绘”等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进一步完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形成极轨卫星上、下午星组网观测,静止卫星“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海洋二号”卫星实现对海面高度、海浪和海面风场等海洋动力参数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综合观测。“资源一号”02C星成功发射、“资源三号”01、02立体测绘卫星实现双星组网和业务化运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全面推进,“高分二号”卫星实现亚米级光学遥感探测,“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分辨率达到1米,“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C星投入运行。采用星箭一体化设计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成功发射,提升了空间应急响应能力。“吉林一号”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投入商业运营。

  2.通信广播卫星。全面推进固定通信、移动通信、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建设。“亚太”“中星”等系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固定业务卫星通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覆盖中国国土及全球重点地区。首颗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成功发射。建成由三颗“天链一号”卫星组成的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星地激光链路高速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东方红五号”超大型通信卫星平台研制进展顺利。

  3.导航卫星。北斗二号系统全面建成,完成1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组网,正式向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全球系统建设正在顺利推进。

  4.新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实践九号”系列卫星等技术试验卫星,为新技术验证提供了重要手段。

  (三)载人航天

  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实施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取得圆满成功。2016年9月和10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形成组合体并稳定运行,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突破掌握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目前,中国已突破掌握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

  (四)深空探测

  2012年12月,“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施图塔蒂斯小行星飞越探测。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完成月球表面巡视探测。2014年11月,月球探测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

  通过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的实施,获取了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和虹湾区域高清晰影像,开展了月球形貌、月球结构构造、月面物质成分、月表环境和近月空间环境等研究以及月基天文观测等。

  (五)航天发射场

  2016年6月,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绿色生态环保、技术创新跨越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开展酒泉、太原、西昌三个发射场适应性改造,基本形成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航天发射场布局,能够满足载人飞船、空间站核心舱、深空探测器以及各类卫星的发射需求。

  (六)航天测控

  “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列实现全球组网运行,“远望七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成功首航,深空测控站建成使用,中国航天测控布局不断优化,形成陆海天基一体、功能多样、规模适度的航天测控网,航天器飞行控制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圆满完成“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以及地球轨道卫星等为代表的各项航天测控任务。

  (七)空间应用

  1.对地观测卫星应用。对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和应用体系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深化拓展,应用水平日益提升,应用效益持续提高。陆地、海洋、大气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基本实现统筹建设与运行,形成高低轨道相结合、国内外合理布局的卫星数据地面接收能力;统筹建设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多层次网络相结合的数据分发体系,数据处理、存档、分发、服务和定量化应用能力大幅提升。行业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建成18个行业和2个区域应用示范系统,设立26个省级数据与应用中心。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行业、区域、公众服务等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通信广播卫星应用。通信卫星测控站、信关站、上行站、标校场等地面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一定规模、能够满足相关业务需要的卫星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卫星通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卫星应急通信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提供重要支撑。

  3.导航卫星应用。北斗系统服务精度和可靠性大幅提高,构建形成自主可控、完整成熟的北斗产业链以及北斗产业保障、应用推进和创新三大体系,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互联网+卫星应用”新业态孕育发展,为大众生活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通过航天技术成果的二次开发和转化应用,为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支撑和带动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发展。

  (八)空间科学

  1.空间科学卫星。成功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实践十号”、量子科学实验等空间科学卫星,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2.空间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利用空间科学卫星、“嫦娥”探测器、“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等,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深化了空间微重力和强辐射条件下生物生长、材料制备等机理的认识,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3.空间环境探测与预报。利用空间科学卫星、“神舟”系列飞船等,积累空间环境主要参数及其效应数据,为航天器安全运行提供空间环境监测与预报服务。

  (九)空间碎片

  空间碎片监测、预警、减缓及防护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健全。空间碎片监测预警实现业务化运行,为在轨航天器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防护设计技术取得突破,开展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工程应用;全面实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末级钝化,对废弃航天器采取有效离轨处置措施,切实保护空间环境。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共 1 条评论
  • 匿名
    2023-10-18 23:20:02
    很好地刺激了读者的思考。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