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提到可变后掠翼舰载机,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代经典美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当年一部《壮志凌云》,凭借F-14硬朗的线条,魔幻般的可变后掠翼,以及汤姆·克鲁斯俊朗的相貌和出
提到可变后掠翼舰载机,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代经典美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当年一部《壮志凌云》,凭借F-14硬朗的线条,魔幻般的可变后掠翼,以及汤姆·克鲁斯俊朗的相貌和出彩的演技,使F-14在全世界圈粉无数。
如今,我国已经装备了航空母舰,而且还不止一艘,那我国有没有必要研制一款可变后掠翼舰载机呢!
可变后掠翼的优点可变后掠翼,说简单点就是飞机的翅膀可以前后摆动。当飞机处于起飞和着陆时,机翼展开,后掠角变小(机翼机身之间的夹角,根据定义机翼垂直于机身,后掠角为0),机翼前缘升力增加,机翼效率提高,可缩短飞机起落滑跑距离;当飞机处于飞行时,机翼后掠,后掠角变大,受到的飞行阻力变小,可使飞机获得更好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飞行能力。
总的来说,可变后掠翼解决了飞机低速操控和高速减阻的矛盾,使飞机同时具有较佳的高空高速和低空高速及亚音速飞行能力。
可变后掠翼舰载机的不足首先,战场生存能力不佳。可变后掠翼飞机的机翼分为固定翼与活动翼。固定翼与活动翼之间会存在一条接缝。虽然说这条接缝不大,但却影响了战机的整体隐形性能。在雷达和各种侦测设日益精密的今天,这一点瑕疵就足以使战机被对手探测到。在如今发现即摧毁的战争形势下,被探测到基本就意味着被击落。
其次,维护非常麻烦。可变后掠翼飞机,机翼转动结构和操纵系统复杂。而复杂的结构使得飞机的维护费用、难度、工时增加。如果是平时还好说 ,若是到了战时,将会很大的影响战机的出勤率。
其三,可变后掠翼飞机的活动翼如果挂载副油箱、导弹或炸弹等外挂物,还需要一套协调机构,这导致可变后掠翼飞机的机翼悬挂点较其他飞机同类战机会有所减少。外挂点减少,能挂的武器弹药数量就少,载弹量和战斗力也因此会受到影响。
拥有如此众多的不足,且这些不足很难弥补,却又十分致命,对于这样的一种技术的应用我国需要格外的谨慎。毕竟咱们的经费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白白耗费在无意义的项目上。
可变后掠翼不符合目前战斗机的发展趋势当初可变后掠翼之所以流行就是为了解决飞机高空高速和低空可操作性之间的矛盾。如今的战斗机发展,强调中低空飞行性能,信息化性能,隐身性能,先进的航电设备等,对高空高速性能的要求不是很高。这导致可变后掠翼的额优势一下子就没了。毕竟当初搞可变后掠翼是为了平衡,现在不需要平衡了,我国还费时费力的去搞复杂的可变后掠翼舰载机干什么。
同时,大边条翼、鸭翼、翼身融合技术、矢量喷管技术.........等航空技术扥出现也很好的弥补了原来非可变后掠翼飞机性能上的不足,可变后掠翼的性能优势已不再明显。
总体来看,可变后掠翼舰载机,乃至可变后掠翼飞机,其特点与现如今的战机发展方向和趋势并不相符,同时它的缺点也非常突出,并很难弥补。可变后掠翼舰载机就算研制出来,也很难适应现代的战争环境,对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也没有益处,只能是白白浪费资源罢了。战争不是情怀,需要的是在战场上有作战效用能杀敌的武器。至于情怀,还是留在电影中吧。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首先说一说可变后掠翼技术是什么?
早期的螺旋桨飞机,速度都不是很快,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最高俯冲速度能达到700公里每小时,已经是螺旋桨飞机的极限了,一般能达到四五百公里每小时就不错了。
P51野马
喷气式发动机的发明,使飞机高速飞行成为可能,二战后期德国人发明的简单的喷气战斗机Me262,就凭着高速度吊打英国的喷火战斗机。
Me262(机翼已有点后掠了)
1947年10月,美国的名叫耶格尔的飞行员驾驶火箭动力的X1飞机飞出1.05马赫(一马赫就是一倍音速)的超音速,但过程非常的艰难,之前甚至发生了空中解体的事故很多次都面临死亡的威胁。可是x1飞行器的设计最高速度是两倍音速。
X1还是直机翼
经过无数航空人的研究,发现了一个飞行的秘密,就是以前的飞机用的都是平直的机翼,当飞机的速度接近音速的时候,飞行阻力会变得非常大,并且会产生非常激烈的激波,甚至会使飞机解体。这种现象被称为音障。
设计师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原本机翼和机身呈十字型的结构,变成了两边的机翼,向后和机身倾斜一定的角度,称为后掠翼。后掠翼的设计使飞机可以超音速飞行,而不会危及安全。
米格15比斯
著名的苏联米格15(中国仿制后称为歼5)比斯,还有真正实视超音速的米格19(歼6),还有美国的f86佩刀,越战期间使用广泛的F105雷公,都采用了后掠翼的设计。
歼六(可飞1.2马赫)
F86
F105雷公战斗轰炸机
一时间,各种后掠翼飞机满天飞,后来米格21的三角翼设计,F16F15的梯形翼设计,利用的也是后掠翼的设计原理。
米格21鱼窝
直到今天,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机都离不了后掠翼的设计,包括现代的喷气式客机和喷气式军用运输机。
我国的运20
大后掠角机翼解决了高速飞行的难题,可是又出现了低速机动性太弱和起降性能不好的难题。可变后掠翼的设计被提了出来,就是机翼可以现鸟的翅膀一样,向后收或者向前打开启强或者低速飞行时向前打开,高速飞行时向后掠。成功的机型有:
美国的f14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
F111重型战斗轰炸机
B1B重型轰炸机
苏联的米格23和米格27战斗机差不多
苏17苏22很像
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
图160巨型轰炸机
欧洲的狂风战斗机
可变后掠翼的设计,使飞机兼顾了高速和低速的飞行性能,但是结构非常复杂,控制系统也很难设计,造成的死重,而且机翼可变部分很难挂弹,造成挂弹量太少。后来新的气动布局不断出现,如鸭式布局,边条翼,翼身融合,前沿机动襟翼等,适应现代战机的可选项很多,可变后掠翼设计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新构型的探索,要说说能飞两倍音速的美国F104战斗机,它用超薄的机翼代替了大后掠机翼,可是却被称为飞行棺材和寡妇制造者,被公认为一个失败的战斗机。
我们中国的歼十,歼20气动布局世界领先,还有必要回过头去搞可变翼的布局吗?
歼20突破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