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航家严选

航空知识科普稿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0-13 21:43:02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知识科普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航天的科普知识


2、航天科普知识


3、「航空科普」航空航天不一样

关于航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航空知识科普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航天的科普知识

33年前的7月24日是一个大日子,因为美国航天员7月20日首次登陆月球后返回地球。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唱反调,称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那些航天员在月球漫步、插美国旗的照片和影象,全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弄出来的“登月骗局”,更声称已找出幕后黑手!姑勿论孰真孰假,激辩至今仍不间断。

自1969年7月20日航天员阿姆斯特朗(Armstrong)首次登陆月球的一刹那,就不断有阴谋论传出,质疑那个月球是假的,是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沙漠或迪斯尼的电影厂景而已,月球表面的光影也只是电影射灯打光等等,一切有关60至70年代登陆月球的场面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发布出来的“登月骗局”(Moon Hoax)。

国旗无风也会动

“登月骗局”这个说法在近几年又再被热炒,有名作家、电视节目以此作话题,连美国霍士电视(Fox Network)去年亦就此拍了一个特别节目,探讨美国航天员是否真的曾登陆月球,更令“登月骗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登月骗局”阴谋论的支持者提出多个疑点,由于说得有鼻子有眼,一度令外界哗然,不过,之后陆续有人逐点反驳,以还人类登月一个清白。

阴谋论者提出最著名的一个疑点,就是航天员在月球插下的美国国旗,放手后国旗仍摆动多时,即表示现场有风,也即是有空气,显示航天员身处在地球。

但反驳者解释,那支是用铝金制成的旗杆,呈L形。当航天员插旗时,由于月球地质较硬,要用力扭动才可把旗插上,所以这个扭动再加上旗杆本身弹性引起的震动,便造成国旗的摆动。

而根据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在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的缓冲,国旗反而可以摆动多时而不停。

温度高无碍拍照

阴谋论者也曾质疑登月照片穿崩,因为航天员影子长短不一及对象反射近距离强光,都显示现场有多过一个的光源。

他们说,由于月球表面只有太阳一个光源,而且不是近距离照射,所以另外一个光源必定来自拍景用的射灯,引证了登月是假的。但这一说法又被否定,反驳者解释月球表面不平坦,才形成不同长短的影子。

他们又质疑月球上根本无法拍摄,因为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之下,气温可高达华氏250至280度(约摄氏121至138度),胶片早已溶解了。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航天员用的是特制菲林。

其实,阴谋论者提出的论据很多时都以他们对摄影作为媒体的有限了解,而且对登月计划一知半解,故他们提出的其它疑点都一一被反驳。

苏联必定会揭穿

专业人士表示,“登月骗局”不可信,因为当时美苏是死对头,苏联一直密切监察太阳神计划的每一步,若发现不对路,必定会马上拆穿美国。

香港太空馆助理馆长黄耀华指出,“当时美苏正处冷战,如果美国做假,苏联一定会乘机揭穿,而且苏联有无人驾驶宇宙飞船上月球,如果是骗局苏联不可能看不出来!”

另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就是美国真的拿了月球上的岩石回地球,“那块月球岩石,交给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如果是假的一早就穿帮了。”一些“阴谋论”反驳者表示:“这些荒谬言论,对那些曾为人类登陆月球付出生命的人,是一种侮辱!”

骗局之父著书立说

“登月骗局”的其中一名幕后炒手,就是被称为“登月骗局之父”的Bill Kaysing,他与英国一位摄影师David Percy撰写了《我们从未曾登陆月球》(We Never Went to the Moon)一书。

Bill Kaysing在1957曾在其中一间登月舱制造商Rocketdyne工作,虽然在1963年太阳神计划开始前已离职,但却自称熟悉太阳神骗局的底细。不过对照片穿帮的疑问,显示他对摄影技术完全是门外汉。他为加强著作的可信性,声称曾邀请多位匿名专家协助。

另外,身为皇家摄影学会会员、任职摄影师的David Percy,则以摄影专家的身分,指出登月照片中的破绽;不过David也曾被外间批评不懂摄影技巧。其它登月骗局的支持者,包括声称拍到太阳神11号上的航天员,在宇宙飞船内做假脚印的记者Bart Sibrel和自学工程师Ralph Rene。

疑点逐一击破

支持“登月骗局”论据

1. 航天员放手后,国旗杆仍摆动多时。

2. 在太阳神17号电视传送画面中,两个航天员同时入镜,但两个影子长短不一,且向着不同方向,证明现场有不同光源。

3. 太阳神16号航天员John Young站在月球上向国旗敬礼时,背景中竟拍摄不到星星,而他亦没有影子。

4. 照片中近景一块石头上面似乎有一个C字,分明是电影道具。

5. 在太阳神14号和17号的传送画面中,航天员遮光面罩反射了很大的强光,那是射灯的反射,证明现场只是一个布景。

反驳“登月骗局”论据

1. 当航天员插旗时,用力扭动,扭动再加上铝金属制旗杆本身弹性引起的震动,便造成国旗的摆动。在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的缓冲,国旗反而可以摆动多时不停。

2. 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影子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航天员用的哈苏摄影机,配用60mm Bio-Gon广角镜头,亦会令扭曲了原本平衡的影子。

3. 没星星是菲林曝光问题,若要拍到星星,月面上的东西都会曝光过度。没影子因为John Young并非站在地上,而是跃起了,在半“真”空中,所以影子距离他身体几呎外。

4. 以显微镜细看,C字只是相纸上一条头发或衣物纤维的影子。

5. 那个反光是月球地平在线一些恒久的玻璃状物质所造成。

苏联登月也失败了

所以不能确定

参考资料:

航天科普知识

“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

“长征”3号甲是在“长征”3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火箭全长52.52米,火箭直径、整流罩均超过“长征”3号。“长征”3号甲同样是三级液体助推火箭,一、二级为常规燃料,第三级为液氢液氧燃料。第三级把直径由2.25米增大到了3米,并增加贮箱长度,推进剂由8.2吨增加到17.6吨。整个起飞重量240吨,起飞推力300吨,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吨提高到26吨。它是中国目前高轨道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具有一箭多星和适应多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的能力。

1994年11月30日,“长征”3号甲火箭又把中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发射升空。“长征”3号甲不仅适用于各种大、小卫星发射的需要,而且其发展潜力很大。中国正在用它作芯级,并利用中国已经成熟的捆绑技术,发展“长征”3号乙、“长征”3号丙火箭,由此形成并利用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群体,其中“长征”3号丙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到48吨。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CZ-3A)是一枚大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继承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改进的液氢液氧第三级,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的运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拥有更灵活先进的控制系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可以在星箭分离前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并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为我国下一步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及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CZ-3C)创造了条件,成为我国GTO运载火箭的基本型。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同时兼顾低轨道(LEO)、太阳同步轨道(SSO)等其它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也可进行一箭双星或多星的发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GTO运载能力为2.65吨,全箭起飞质241吨,全长52.5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它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主要有六个系统:1.箭体结构,是火箭的主体。2.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由计算机、平台、分离机构等组成,由设计师事先设计好发射程序。3.动力系统,由发动机、燃料箱等组成,是火箭的动力源。4.遥测系统,是将工作参数和监测数据由无线电传回地面的系统。5.外侧安全系统,是火箭出现故障,地面无法操纵火箭的时候,进行空中自毁的系统。6.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是合理调控燃料混合比,有效利用燃料的系统。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1994年2月8日首次试验飞行,成功发射了两颗实验卫星。之后,连续五次成功地发射了五颗GTO通讯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所有六次发射完全成功,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航空科普」航空航天不一样

近年来,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歼-20、运-20、直-20等等捷报频传,让人目不暇接。 社会 公众在欣喜之余,不少人也在问:航空航天不一样吗?

实话实说,航空航天真的不一样。咱们长话短说,最根本的不一样在于二者的运行介质不一样。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以大气层为界,飞机等航空器运行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大气层之内,火箭、飞船等航天器则运行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大气层以外。这就是二者的根本不同。

大气层的层次划分

基于这一点,衍生出了航空航天的一系列的不一样。

首先是飞行高度不一样。一个在大气层内,另一个在大气层外,二者的飞行高度必然不同。这里涉及两个高度,一个是实际飞行高度,目前航空器的实际飞行高度都在3万米以内,仅有前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曾经创造过37650米的飞行高度世界纪录;航天器稳定运行的低轨道高度为160千米,也就是说航天器的实际运行高度都在160千米以上。另一个是法定飞行高度,国际航空联合会规定,海拔100千米高度为大气层与外太空的分界线,并以美国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进行命名,称为“卡门线”。当然,由于大气层呈弥漫性扩散状态,因此大气层与外太空之间没有一条明确的物理界线,只是为了便于区分航空与航天活动,人为地划定了这条“卡门线”。卡门线以内是航空空间,卡门线以外为航天空间,也即外太空。显然,无论是实际飞行高度,还是法定飞行高度,二者都明显不同。

飞机的受力分析

航天器的飞行原理

其次是飞行原理不一样。航空器遵循牛顿力学原理,以飞机为例,其上通常作用着四个力:拉力、阻力、升力和重力,保持飞机稳定飞行的条件是拉力=阻力,升力=重力。如果不满足拉力=阻力,飞机就会改变飞行速度;如果不满足升力=重力,飞机就会改变飞行高度。其中,拉力是由发动机和螺旋桨共同产生的,阻力和升力都是气流流过机体表面与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则是机体质量与地心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航天器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其上通常作用着三个力:重力、万有引力和轨道运行的离心力,保持航天器稳定在轨运行的条件是重力=万有引力=离心力。如果万有引力小于离心力,航天器就会加速脱离轨道;如果万有引力大于离心力,航天器就会减速降落。

第三是飞行速度不一样。在追求高空、高速的大背景下,航空器的飞行速度主要取决于技术可能,要提高飞行速度就必须提高推进系统的拉力,减小飞机的飞行阻力。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米格-25战斗机以马赫数3.2保持着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的世界纪录。航天器的飞行速度主要取决于其任务需要,绕地飞行必须满足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大约是22马赫;绕日飞行必须满足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冲出太阳系必须满足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显然,二者的飞行速度不仅不同,而且还不在一个数量级。

第四是推进方式不一样。航空器在大气层内运行,可以采用吸气式动力,如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等,前者以汽油为燃料,后者以煤油为燃料,二者都以空气为氧化剂;航天器在大气层外运行,没有空气来源,除了自带燃料,还必须自带氧化剂,只能以火箭为动力。

第五是起降方式不一样。航空器大多采用水平起降,航天器大多采用垂直起飞、自由下落。这其实是由各自的飞行原理所决定的。以飞机为例,航空器实现升空的基本条件是升力大于重力,在飞机重力一定的前提下,由于升力与飞行速度的2次方成正比,因此航空器要实现升空必然要从静止开始经历一段水平加速过程,直至飞机离地升空。降落,则与此相反。航天器完全依靠火箭推力克服重力实现升空,并逐渐加速到入轨速度,因此垂直发射是最有效、最便捷和最经济的发射方式。其实火箭也不是一直垂直上升的,为了实现末段入轨,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就会开始拐弯,逐渐靠近并最终进入预定轨道。

关于航空航天的不一样还可以列出一些,但主要的就是这些。而且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航空航天不一样了。

本篇供稿:系统工程研究所

运 营:李沅栩

关于《航空知识科普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