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飞机专利

六发的飞机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0-02 19:32:50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六发的飞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歼-6的性能参数


2、美国首先公布了六代机成功试航。你能想象六代机具备哪些超能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六发的飞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歼-6的性能参数

歼-6是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是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可以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亦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支援任务。

歼-6飞机是根据前苏联的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试制,原型机于1958年12月首次试飞,歼-6飞机1960年投入批生产。1986年停产,生产数千架。歼-6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适于近距格斗空战。飞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是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便宜的。歼-6飞机除装备中国空、海军外,还向国外出口。

设计特点

机翼全金属中单翼,1/4弦线后掠角55°。高速对称翼型,顺气流方向翼根处相对厚度8.73%,翼尖处8%。机翼上表面装有导流片,下表面有扰流片,与副翼的操纵联动。

机身半硬壳式结构。头部有进气道,为圆截面形,尾部转变为椭圆型。

尾翼全动水平尾翼后掠角55°,相对厚度7%。垂直尾翼由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后掠角56°,顺气流翼型的相对厚度8%。

起落架液压收放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上装有双面刹车的KT-37机轮,其尺寸为660×200B,轮胎压力为10.79×105帕(11公斤/厘米2);前起落架上装有双面刹车的KT-38机轮,尺寸为500×180A,轮胎压力为6.86×105帕(7公斤/厘米2)。

动力装置装2台WP-6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2×25.5千牛(2×2600公斤),加力推力为2×31.87千牛(2×3250公斤)。座舱密封座舱。座舱内装有零高度火箭弹射座椅,可保证地面滑跑零高度安全弹射。

系统两套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操纵加力燃烧室的可调喷口、水平尾翼和副翼。冷气系统用于机轮的正常和应急刹车,应急放起落架和襟翼、抛放减速伞、抛放座舱舱盖、装弹、喷射防冰液等。电源系统由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和蓄电池组成。

机载设备无线电设备包括通信电台、雷达测距器、无线电高度表、陀螺磁罗盘、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等,仪表设备包括驾驶领航仪表、发动机仪表以及飞机附件仪表等。

武器装3门航炮。机翼下可挂空-空导弹、火箭、炸弹和副油箱等。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翼展9.04米

机长(带空速管)14.64米

(不带空速管)12.54米

机高3.89米

机翼面积25.0米2

机翼后掠角(1/4弦线)55°

机翼相对厚度(顺气流平均值)8.24%

主轮距4.16米

前主轮距4.40米

重量及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882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无外挂)7400千克

燃油重量(机内)1800千克

正常载重195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11000米)M1.36

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7500~17900米

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1390公里

(带副油箱)2200公里

续航时间(不带副油箱)1小时43分

(带副油箱)2小时38分

起飞滑跑距离(加力)515米

着陆滑跑距离(用伞)610米

(不用伞)890米

美国首先公布了六代机成功试航。你能想象六代机具备哪些超能力?

六代机目前来说全世界都在搞预研,进度如何不得而知,大部分都停留在概念层面。这次美国低调宣布试飞成功,却无清晰的视频流出,只能说美国学坏了!以往我们都是摸着美国这块石头过河,这次看来不行啦!只能自辟奚径,走一条无人走过的新路啦!最后谁能成功称王不知道,但大致几个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趋势一:无人化。

由于人是有生理极限的,超过几个G的过载,人体就承受不了啦!这大大限制了战机的机动性。如果可以实现无人化,战机就可以做出有人战机做不出来的超机动动作,这样有人战机就很难与无人战机抗衡。所以未来的天空必然是无人机的天下,但要一蹴而就也不现实,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有人机、无人机混合编组形式会延续很长时间。可预见之未来,一架有人机指挥几架无人机作战将成为常态。

趋势二:智能化。

无论是有人机还是无人机,智能化都十分重要。有人机的智能化将大大降低驾驶员的工作强度,使其更好的完成作战任务。投弹攻击、自主格斗、路线规划、自动驾驶等各各方面,人工智能都将发挥重大作用。驾驶战机将会像玩游戏一样轻松畅快,弹指灰间,敌人灰飞烟灭。

趋势三:全频隐身。

未来的战机将逐步向全频隐身靠拢。目前的隐身只是反雷达,降低红外线幅射,而未来战机不光要在这两项上继续下功夫,还要实现视觉隐身,声纹隐身。到那时隐身战机才能叫真正的隐身战机。别以为我开玩笑,从目前看关于视觉隐身技术的报道,未来视觉隐身的战机还是很靠谱的。还有全息影像技术,在未来隐身战机很有可能在空中虚拟个影像,自身隐藏起来。

趋势四:临界飞行。

未来战机大概率能进行空天飞行的战机。要进行空天飞行,发动机是关键。如果前面我说的还有点科幻,这个发动机可是实打实的全球都在研制。这种发动机叫变循环发动机,就是可以在低空使用,也可以在空气相当稀薄的超高空使用。装备了这种发动机的战机可以在临近太空的大气层飞行,空气阻力小,速度自然嗖嗖嗖!一小时打遍全球不是梦。很可惜这技术美国还是比咱领先几十年啊!我国立项也好多年啦!据说有突破,发展到什么阶段不知道啦!

趋势五:人机融合。

人机融合一直是战机的重要研究课题。如果能人机合一,自然就是天下无敌。目前这方面最前沿的技术就是脑电波连接电脑操控战机啦!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研究的都比较早,也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实战应用还需一定时日。一旦这种技术成熟,再加人工智能辅助操控,未来战机格斗那就真是生死一念之间啦!再在战机的各个部位安上视频探头,所有影像汇聚到中央电脑,中央电脑在将影像打在头盔眼镜上。驾驶员看到的就是360度无死角影像,加上意识控制战机,那不就跟超人在天上飞一个感觉嘛!

想到哪,写到哪,这就是我认为的六代机,各位条友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留言讨论噢!

歼-6的系列改型

歼-6甲:全天候战斗机,即米格-19P,头部机炮取消,可带两枚霹雳-1空空导弹,空速管在右翼尖。进气道上端和隔板中央加装了RP-1测距雷达(搜索距离2千米),1954年7月首飞,1955年开始大量生产。甲型是由沈阳飞机厂和南昌飞机厂于1958年开始,同时仿照米格-19波型研制的。后因质量问题,于1974年移交贵州飞机厂重新研制,并在1975年12月首飞。发动机采用2台涡喷-6发动机,单台推力25.497千牛,加力推力31.871千牛。1958年,我国在引进米格-19歼击机的同时,引进了苏制K-5M型空空导弹。这种导弹可全天候使用,缺点是无线电驾束制导体式较为原始,难以跟踪具有较佳机动能力的飞机,只适合攻击轰炸机等大型飞机。米格-19或歼6歼击机的翼下可挂4枚K-5,导弹采用尾追攻击,通常一次发射2枚,以保证命中。

歼-6I:高空截击型,由沈阳飞机厂于1966年研制成功,提高了升限,三航炮,进气口有铝制整流锥。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涡喷6甲发动机,增大了机翼和襟翼的面积,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和结构重量,取消了翼根航炮,只保留了机头右下方的1门。

歼-6II:昼间高空截击型,具有高空高速拦截能力,实用升限17500米。用于打击美高空无人侦察机。

歼-6II的主要特点是:改进进气系统,自59式之后首次在歼-6上进气道中央加装可调激波锥,改善高速条件下的进气效率并减小阻力;进气口唇口半径减小,增加8个辅助进气门;发动机仍采用加大推力的涡喷-6甲,推力29.42千牛,最大速度1548千米/时;由于歼-6I仅装备1门30毫米航炮,火力不足,因此在机头左下方增加1门23毫米航炮;此外,歼-6II也沿用了歼-6I的方法,拆除不必要的照相枪、信号枪等设备,进一步扩大机翼面积,以求减轻重量。

1969年,沈阳飞机厂开始改进研制歼-6II。当年3月25日,歼-6II首次试飞成功。该机仅生产2架,至1980年退役。就当年的实际情况来看,1968年美国停炸北越,1969年打击美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战斗已接近尾声,至1969年底美军即停止了使用无人侦察机侦察我西南边境的行动。因此歼-6II改进的进展虽快,但服役时已几无用武之地。

歼-6Ⅲ:1969年8月5日首飞,高空高机动型,三门30mm航炮,进气道同歼-6Ⅱ,减速伞舱移到垂尾底部。换装涡喷6-甲发动机,使全机推重比提高到0.988。增设两级可调进气调节锥。减小了翼展,延长翼弦,增加翼面积,使翼载减小6千克/平方米。

歼-6IIIG:沈阳飞机厂针对歼-6III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改进设计型号。1974年5月开始研制,1975年8月1日首飞成功。仅生产2架原型机。后歼-6IIIG的编号赋予按照该型号标准进行改进的歼-6III飞机。

歼-6IIIG的主要特点是:前机身长度比歼-6III增加375毫米;航炮配置不变,但增加翼尖导弹挂架,可以挂装霹雳-2号导弹;采用零高度低速度火箭弹射座椅。

歼-6IV:夜间截击型,针对目标是夜间高空侦察机。由沈阳飞机厂于1970年开始设计,1970年9月首飞,1971~1974年共生产7架。

歼-6IV主要特点是:进气口唇口半径减小,捕获面积增大;机头延长,按照歼-6甲的模式布置分体式雷达;拆除机身航炮,仅保留两门翼根航炮;机翼采用歼-6III的机翼;没有关于发动机的记载,但按常理推测应为涡喷-6甲。

歼侦-6:战术侦察机,用于对浅近纵深、宽大正面目标进行照相侦察,获取战役战术情报。

中国空军侦察航空兵当时多采用现役飞机改装的方式获得侦察平台。在1953年前主要使用拉-11,1954~1955 年更新为米格-15,1956年后增加了伊尔-28P。歼-6服役后,以其高速度成为改装侦察机的首选。

沈阳飞机厂改装出的第一批歼侦-6(中低空昼夜侦察型)于1967年7月制成并装备部队。根据部队要求,沈阳飞机厂继续改装歼侦-6高空昼间侦察型。该型机1971年4月2日由刘建凡操纵完成首飞,后装备部队。

1975年,歼侦-6高/中低空两用侦察型试飞成功并装备部队。1976年1月,沈阳飞机厂按照上级指示开始研制全新的歼侦-6,而不是利用歼-6机体作改装。新的歼侦-6机体结构、系统设备原则上采用两用侦察型方案。1976年12月歼侦-6设计定型。

歼侦-6的主要特点是:保留歼-6的基本设计,但在机腹下增加侦察设备舱(凸出机身外),以安装航空侦察相机;2门翼根航炮保留,但拆除机身左下那门航炮 。歼侦-6自1970年研制至1984年共生产133架 。

歼教-6:歼-6系列的双座教练型。

1966年10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了歼教-6改型方案。1967年沈阳飞机厂投入试制工作。1970年11月6日歼教-6在王春友操纵下首飞成功。1973年11月,歼教-6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至1986年停产,总产量615架 。

在歼-6型喷气式飞机上加装第2个座舱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结构设计工作,其中涉及到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和操纵使用方面等技术难关。

歼-6飞机的剩余推力有限,为了增设座舱后飞机阻力不过分增加,仍然能达到超音速的飞行能力,设计者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他们在机身上找到合适的延长位置,保证了机身外形的相对流线光洁。此外,飞机相应改装了燃油系统、操纵系统、仪表系统及最新的火箭弹射座椅。

综合了几种不同设计的优点,歼教-6保持了原型飞机的大部分性能,成为我国的第一种超音速教练机,其综合性能远远优于我国以前使用的喷气式教练机。

歼教-6型飞机从1966年7月开始研制到1975年正式交付部队使用,跨越了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由于政治运动干扰,设计和生产都无法正常进行。然而,歼教-6型飞机的研制人员艰苦奋斗,在几间极其简陋的小平房内不懈攻关,最终取得了成功。有关部门对这一机型的评价是:设计很成功,性能优于歼教-5型教练机,稳定性和操纵性都符合要求。歼教-6型飞机大量生产,广泛地装备部队,并向多个国家出口 。

歼教-6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串列双座布局,前风挡和座舱盖增加80毫米,前座椅头靠降低40毫米,后座椅提高70毫米,以改善后舱视界;风挡同时换成34毫米无机钢化胶合防弹玻璃;前机身自9号框前加长375毫米,以容纳增加的后舱;增加一套后舱设备和机内通话器;机头罩右上方装3型航空照相枪;增设全罗盘、信标机和无线电高度表;发动机仍采用较旧的涡喷-6;取消2门翼根航炮,只保留1门机身航炮;翼下有一对前伸挂梁,可以挂载火箭发射器;后机身单腹鳍改为双腹鳍,补偿前机身加长和座舱升高造成的方向安定性下降;减速伞舱上移至垂尾根部。

歼教-6主要用于歼-6、强-5飞行员的高级飞行训练。在歼-7、歼-8装备部队后,歼教-7服役之前,歼教-6还担负着对这两型飞机的飞行员训练任务——但由于气动特性差别太大,训练效果较差。1974~1975年,空军螺旋事故严重,空军和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于1976年2月10日至12月4日在11航校进行螺旋性能试飞,使用歼教-5、歼-6、歼教-6飞机。但在随后进行的螺旋普及训练中,歼教-6两次出现发动机断轴现象,即停止使用该机进行螺旋训练,以至该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BW-1:即“变稳1号”。中国第一代变稳机,歼教-6用于科研试飞的重要改型。

198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开始涉足先进的电传飞控系统领域。变稳机作为电传飞控系统的重要检验手段之一,研制势在必行,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确定变稳机平台时选择歼教-6。在当时来说,歼教-6是唯一可用的双座超音速平台——歼教-7至1985年才试飞成功。但在第一个变稳机方案全部推倒重来后,歼教-6仍被选为变稳机平台,歼教-6虽然老旧,但各种特性均已掌握,这对于检验电传飞控系统是有利的;而歼教-7性能虽好,且机翼特点更接近现代战机,但当时中国还没有掌握三角翼飞机的尾旋特性(直至1990年代末才突破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理论)。

1984年飞行事故后重新研制的变稳机就是BW-1,该机加装了数字式气动变稳系统、模拟式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遥测发射系统、试验信号放大器、大气扰流信号发生器和各类传感器、变换器、电气和液压副件等共136项。在外观上,BW-1加装了一个机腹设备舱和背鳍鼓包。1989年4月22日,BW-1首飞成功。至当年9月28日,BW-1完成全部闭环试飞 。

弹射试验机:1970年前后,歼教-6弹射试验机开始研制,至1973年11月定型,主要用于弹射救生系统空中弹射试验。

1976年,开始研究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1983年,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获国家立项,至1986年首飞成功。1989年首次进行弹射试验。2001年6月21日,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完成高速弹射试验,标志着中国首次按照国军标进行的平飞、俯冲、滚转、俯冲拉起、倒飞、大速度弹射试验全部完成。

在服役过程中,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完成了多种弹射救生系统的鉴定试飞,为中国弹射救生系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于《六发的飞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