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用飞机发动机吊挂静力试验技术研究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翔凤的飞机
2、谁有ARJ21的资料?急求!!!
3、ARJ21飞机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用飞机发动机吊挂静力试验技术研究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翔凤的飞机
- 2、谁有ARJ21的资料?急求!!!
- 3、ARJ21飞机的具体研制过程 研发机构 和生产机构???
- 4、什么是飞机静力测试?
- 5、完整的全机静力试验包含几个阶段
- 6、C919的研制历史
翔凤的飞机
翔凤支线飞机(ARJ21)是一种九十座级、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满座航程为二千海里的中短程支线飞机。2003年12月,该飞机分别在成都、沈阳、西安和上海四家飞机主机厂同时开工进行零件制造,并采用“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的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始了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的研发制造历程。
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翔凤飞机总装将于2007年3月开始,在2007年底前完成总装并喷漆,2008年3月实现首飞。到目前为止,山东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等公司已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了七十一架ARJ21飞机的先期订单。2009年,中国旅客可望乘上中国人自己造的飞机。
据介绍,与国外同类支线飞机相比,翔凤的设计以格尔木机场和九黄机场(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临界条件,并用西部五十七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其标准远高于国外飞机所选用的美国丹佛机场条件,能保证飞机在国内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
据介绍,注册号的取得是一架客机获得国籍登记证之前的必要步骤。而国籍登记证、适航证和无线电电台执照是飞机正常运营前必备的三个适航证件。此次ARJ21飞机第106架机取得注册号,意味国产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距离正式载客运营又近了一步。
ARJ21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设计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造”,从立项至正式交付,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包括C919客机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
ARJ21飞机标准航程型满座航程为2220公里,增大航程型满座航程为3704公里,基本型全经济级布局90座,混合级布局78座。目前ARJ21飞机已获得19家客户300多架订单,包括首家非洲用户刚果(布)3架订单。民航四川监管局表示,将持续对ARJ21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ARJ21飞机安全运营。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终于有了自己的中文名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2007年12月20日宣布,ARJ21的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2007年8月28日,ARJ21飞机向社会公布,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征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活动启动以来,受到广大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关注,吸引了无数的网友、读者的热情参与。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为ARJ21飞机征名的热潮。据统计,在第一阶段,中国一航总共收到了有效的名字是11万多个,征名网站总浏览量达到了将近500万。此外还有电话传真和来信。
中国一航商飞公司副总经理陈进介绍,在总共收到的11万多个名字,我们采取了投票命名重复率最高的前20个名字,通过专家的评选,最后选出前10名,前十名有些,不一定是数量上重复率位居最前面的,我们挑出的20个,是重复率来说的。变成10个的时候,专家评审,有些可能重复率高的反而放到后面了,但这相差不是很大。
从10月12日开始,我们进入第二轮,把10个名字又放到网络上,进行网络人气投票,就是这10个名字让大家去投,投票率最高的就是我们最后的名字,当然也经过了专家评审的。现在看起来,到12月12日我们就截止了。刚才说的“翔凤”这个名字得票率一直是最高,现在统计是203733个,比第二名“世纪星”高了6万多票。
陈进认为,之所以网络投票“翔凤”能够遥遥领先,是基于广大网民对这个名字,以及它的含义各方面的钟情。“翔凤”应该是矫健、腾飞之凤,“翔”具有翱翔的意思,也有祥瑞、吉祥的意思。“凤”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鸟,非常珍贵,自古以来就有百鸟朝凤,它体现了一种吉祥、和谐、珍贵,很具有我们民族的特色。 翔凤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高度综合化,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
翔凤飞机采用了多专业综合优化设计的、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与机翼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使飞机在设计巡航重量范围内的巡航性能得以提高;高效的增升装置使ARJ21飞机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同时,超临界机翼的应用,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采用此项技术,在提高飞行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油耗,加大了航程能力和商载能力。 适应性--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简陋的机场条件和航线上障碍物很多的特点,这既要求飞机有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起落,又要保证飞机能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运营,并对飞机性能如单发升限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翔凤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ARJ飞机的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格尔木机场和拟建中的旅游热点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57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要求。
翔凤21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准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舒适性--支线飞机中的宽、静机身,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
翔凤飞机的客舱宽度123.7英寸(3.14米),比竞争飞机宽15-25英寸,在同类支线飞机中,ARJ飞机的客舱是最宽敞的。ARJ采用公务舱排距38英寸、经济舱排距不小于32英寸的宽松布置。其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17.7立方米和20.9立方米的下货舱,货舱高度接近1米。这无疑能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对于客舱的内装饰和服务设备,综合考虑了线条、颜色、图案、照明和实用等因素,以保证乘客获得最大程度的舒适感。
翔凤飞机的乘坐舒适性不仅体现在与干线飞机相当或优于其中某些机型的宽座椅、大排距、边座/侧壁大间距、宽过道、高天花板和低噪声的先进客舱布置,还体现在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前卫宜人的客舱美学设计和全机飞行力学特性决定的优越乘坐品质。
经济性--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
成本的控制是民机成功的基本原则。在民机市场,客户承认的只是飞机的市场价,不问飞机的成本价。
翔凤是新研制飞机,从飞机的开始设计就对飞机的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通过采用长寿命结构设计,注重高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使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维护成本;采用低油耗先进涡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使用经济性;运用以IT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研发手段及和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质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制和生产成本。
共同性—与150座主力机种的性能和使用特征有尽可能多的共同性,保障无缝隙服务
翔凤飞机的另一设计目标是与150座级干线飞机有一定共通性。这不仅体现在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 替代较小支线飞机,满足中国西部使用要求,实现中国西部热点航线满客营运的突破和远距离直飞, 提高服务水平;
替代较大飞机增加航班频度,满足乘客需求;
用于“点对点”的瘦长航线飞行,提高营运效率;
将枢纽机场中心-辐射式航线延伸到较小的机场;
在非高峰时间为枢纽机场主要航线提供经济的空运工具;
满足国内对公务机和支线货机的发展需求;
为飞行员改装升级提供过渡培训机种。 2002年1月,ARJ21飞机项目启动。
2003年6月30日,ARJ21飞机完成预发展阶段的总体方案设计。
2006年4月,ARJ21飞机由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试制阶段。
2006年6月,一航沈飞ARJ21飞机数控零件开工生产。
2006年8月12日,中国一航新支线飞机项目指挥部在北京成立。
2006年9月9日,一航西飞在西安顺利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第一个大部件——前机身段。这是新支线项目研制转入全面试制阶段后实现的第一个标志性节点目标。
2006年11月4日,ARJ21飞机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启动成功。
2006年11月16日,一航西飞提前3周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中后机身上部组件。
2006年11月23日,首架ARJ21飞机发动机吊挂在一航沈飞提前交付,打破了飞机吊挂只能从国外购买的历史;
2006年12月20日,首架ARJ21飞机机头在一航成飞顺利交付;
2006年12月27日,首架ARJ21中后机身下部在一航西飞提前交付;
2007年03月07日,一航西飞顺利交付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它是新支线飞机制造最为复杂的大部件,标志整个ARJ21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7年03月13日,一航沈飞顺利交付首架 ARJ21的最后一个大部件——飞机尾段。至此,ARJ21飞机机头部件、前机身段、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尾段等大部件均已到位,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总装蓄势待发。
2007年3月30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在上海开始总装,同时全面启动系统综合试验。项目进入全面总装、试验、试飞、取证阶段。
2007年9月底,首架ARJ21静力试验机完成总装。
2007年12月21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下线。
2008年3月,首架ARJ21飞机将进行首飞。
2009年第三季度,ARJ21飞机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 发动机/短舱 GE
系统 供应商
航电系统 Rockwell Collins
电源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APU Hamilton Sundstrand
高升力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液压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燃油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空气管理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SAS, Toulouse
起落架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GmbH, Lindenberg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Vibro-Meter SA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Vibro-Meter SA
系统 供应商
主飞行控制系统 Honeywell-Parker
驾驶舱控制系统 SAGEM SA
防火系统 Kidde Aerospace
照明系统 Goodrich Hella Aerospace
内装饰系统 FACC
控制板组件 EATON
水/废水系统 Envirovac Inc.
应急撤离系统 Air Cruisers
氧气系统 B/E Aerospace Inc.
驾驶员座椅 Zodiac Sicma Aero Seat
风档玻璃和通风窗 Saint-Gobain-Sully
风档温控和雨刷系统 Rosemount Aerospace INC
风门作动器 MPC Products Corporation
机体 供应商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 动力装置 供应商
发动机 美国通用电气发动机集团
航电系统 美国洛克韦尔柯林斯公司
电源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辅助动力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高升力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液压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燃油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空气管理系统 德国利勃海尔空间公司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主飞行控制系统 美国霍尼威尔公司
驾驶舱控制系统 法国萨吉姆公司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
谁有ARJ21的资料?急求!!!
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
目录·飞机简介
·命名翔凤
·产品特色
·市场定位
·研制历史
飞机简介
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适应以中国西部高温高原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ARJ21飞机拥有支线客机中最宽敞的客舱,为乘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和舒适的乘坐环境。ARJ21飞机从开始设计就对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机的使用经济性。ARJ21飞机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ARJ21飞机还将向系列化方向发展,拥有ARJ21基本型、加长型、货机和公务机四种机型。
ARJ21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以CF34-10A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短涵道分离流(SDSF)动力装置、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先进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综合化,常规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采用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改善使用经济性。次要结构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
ARJ21项目采用广泛合作的方式,飞机机体各部分分别在国内四家飞机制造厂生产,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其中也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预计第一架ARJ21飞机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运营。
翔凤支线飞机,最早被称为ARJ21,是“Advanced Regional Jet”的简写,即“21世纪新一代支线飞机”。是由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研制的支线飞机。除飞机引擎由通用电气公司提供外,翔凤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飞机。预计于2008年进行第一次试飞,在次年取得适航证后,将交付客户投入商业运营。ARJ21有四种容量不同的机型,客机型大约能设置70~100个座位。计划于2002年开始,预计2009年初将投入大规模生产。2007年12月20日宣布,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翔凤支线飞机(ARJ21)是一种九十座级、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满座航程为二千海里的中短程支线飞机。2003年12月,该飞机分别在成都、沈阳、西安和上海四家飞机主机厂同时开工进行零件制造,并采用“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的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始了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的研发制造历程。
据介绍,与国外同类支线飞机相比,翔凤的设计以格尔木机场和九黄机场(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临界条件,并用西部五十七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其标准远高于国外飞机所选用的美国丹佛机场条件,能保证飞机在国内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
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翔凤飞机总装将于2007年3月开始,在2007年底前完成总装并喷漆,2008年3月实现首飞。到目前为止,山东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等公司已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了七十一架ARJ21飞机的先期订单。2009年,中国旅客可望乘上中国人自己造的飞机。
翔凤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高度综合化,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
翔凤飞机采用了多专业综合优化设计的、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与机翼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使飞机在设计巡航重量范围内的巡航性能得以提高;高效的增升装置使ARJ21飞机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同时,超临界机翼的应用,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采用此项技术,在提高飞行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油耗,加大了航程能力和商载能力。
命名翔凤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终于有了自己的中文名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2007年12月20日宣布,ARJ21的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2007年8月28日,ARJ21飞机向社会公布,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征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活动启动以来,受到广大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关注,吸引了无数的网友、读者的热情参与。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为ARJ21飞机征名的热潮。据统计,在第一阶段,中国一航总共收到了有效的名字是11万多个,征名网站总浏览量达到了将近500万。此外还有电话传真和来信。
中国一航商飞公司副总经理陈进介绍,在总共收到的11万多个名字,我们采取了投票命名重复率最高的前20个名字,通过专家的评选,最后选出前10名,前十名有些,不一定是数量上重复率位居最前面的,我们挑出的20个,是重复率来说的。变成10个的时候,专家评审,有些可能重复率高的反而放到后面了,但这相差不是很大。
从10月12日开始,我们进入第二轮,把10个名字又放到网络上,进行网络人气投票,就是这10个名字让大家去投,投票率最高的就是我们最后的名字,当然也经过了专家评审的。现在看起来,到12月12日我们就截止了。刚才说的“翔凤”这个名字得票率一直是最高,现在统计是203733个,比第二名“世纪星”高了6万多票。
陈进认为,之所以网络投票“翔凤”能够遥遥领先,是基于广大网民对这个名字,以及它的含义各方面的钟情。“翔凤”应该是矫健、腾飞之凤,“翔”具有翱翔的意思,也有祥瑞、吉祥的意思。“凤”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鸟,非常珍贵,自古以来就有百鸟朝凤,它体现了一种吉祥、和谐、珍贵,很具有我们民族的特色。
产品特色
适应性--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简陋的机场条件和航线上障碍物很多的特点,这既要求飞机有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起落,又要保证飞机能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运营,并对飞机性能如单发升限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翔凤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ARJ飞机的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格尔木机场和拟建中的旅游热点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57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要求。
翔凤21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准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舒适性--支线飞机中的宽、静机身,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
翔凤飞机的客舱宽度123.7英寸(3.14米),比竞争飞机宽15-25英寸,在同类支线飞机中,ARJ飞机的客舱是最宽敞的。ARJ采用公务舱排距38英寸、经济舱排距不小于32英寸的宽松布置。其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17.7立方米和20.9立方米的下货舱,货舱高度接近1米。这无疑能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对于客舱的内装饰和服务设备,综合考虑了线条、颜色、图案、照明和实用等因素,以保证乘客获得最大程度的舒适感。
翔凤飞机的乘坐舒适性不仅体现在与干线飞机相当或优于其中某些机型的宽座椅、大排距、边座/侧壁大间距、宽过道、高天花板和低噪声的先进客舱布置,还体现在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前卫宜人的客舱美学设计和全机飞行力学特性决定的优越乘坐品质。
经济性--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
成本的控制是民机成功的基本原则。在民机市场,客户承认的只是飞机的市场价,不问飞机的成本价。
翔凤是新研制飞机,从飞机的开始设计就对飞机的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通过采用长寿命结构设计,注重高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使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维护成本;采用低油耗先进涡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使用经济性;运用以IT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研发手段及和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质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制和生产成本。
共同性—与150座主力机种的性能和使用特征有尽可能多的共同性,保障无缝隙服务
翔凤飞机的另一设计目标是与150座级干线飞机有一定共通性。这不仅体现在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
市场定位
替代较小支线飞机,满足中国西部使用要求,实现中国西部热点航线满客营运的突破和远距离直飞, 提高服务水平;
替代较大飞机增加航班频度,满足乘客需求;
用于“点对点”的瘦长航线飞行,提高营运效率;
将枢纽机场中心-辐射式航线延伸到较小的机场;
在非高峰时间为枢纽机场主要航线提供经济的空运工具;
满足国内对公务机和支线货机的发展需求;
为飞行员改装升级提供过渡培训机种。
研制历史
2002年1月,ARJ21飞机项目启动。
2003年6月30日,ARJ21飞机完成预发展阶段的总体方案设计。
2006年4月,ARJ21飞机由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试制阶段。
2006年6月,一航沈飞ARJ21飞机数控零件开工生产。
2006年8月12日,中国一航新支线飞机项目指挥部在北京成立。
2006年9月9日,一航西飞在西安顺利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第一个大部件——前机身段。这是新支线项目研制转入全面试制阶段后实现的第一个标志性节点目标。
2006年11月4日,ARJ21飞机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启动成功。
2006年11月16日,一航西飞提前3周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中后机身上部组件。
2006年11月23日,首架ARJ21飞机发动机吊挂在一航沈飞提前交付,打破了飞机吊挂只能从国外购买的历史;
2006年12月20日,首架ARJ21飞机机头在一航成飞顺利交付;
2006年12月27日,首架ARJ21中后机身下部在一航西飞提前交付;
2007年3月7日,一航西飞顺利交付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它是新支线飞机制造最为复杂的大部件,标志整个ARJ21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7年3月13日,一航沈飞顺利交付首架 ARJ21的最后一个大部件——飞机尾段。至此,ARJ21飞机机头部件、前机身段、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尾段等大部件均已到位,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总装蓄势待发。
2007年3月30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在上海开始总装,同时全面启动系统综合试验。项目进入全面总装、试验、试飞、取证阶段。
2007年9月底,首架ARJ21静力试验机完成总装。
2007年12月21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下线。
2008年3月,首架ARJ21飞机将进行首飞。
2009年第三季度,ARJ21飞机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
ARJ21飞机的具体研制过程 研发机构 和生产机构???
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适应以中国西部高温高原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ARJ21飞机拥有支线客机中最宽敞的客舱,为乘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和舒适的乘坐环境。ARJ21飞机从开始设计就对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机的使用经济性。ARJ21飞机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ARJ21飞机还将向系列化方向发展,拥有ARJ21基本型、加长型、货机和公务机四种机型。
ARJ21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以CF34-10A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短涵道分离流(SDSF)动力装置、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先进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综合化,常规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采用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改善使用经济性。次要结构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
ARJ21项目采用广泛合作的方式,飞机机体各部分分别在国内四家飞机制造厂生产,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其中也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预计第一架ARJ21飞机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运营。
翔凤支线飞机,最早被称为ARJ21,是“Advanced Regional Jet”的简写,即“21世纪新一代支线飞机”。是由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研制的支线飞机。除飞机引擎由通用电气公司提供外,翔凤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飞机。预计于2008年进行第一次试飞,在次年取得适航证后,将交付客户投入商业运营。ARJ21有四种容量不同的机型,客机型大约能设置70~100个座位。计划于2002年开始,预计2009年初将投入大规模生产。2007年12月20日宣布,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翔凤支线飞机(ARJ21)是一种九十座级、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满座航程为二千海里的中短程支线飞机。2003年12月,该飞机分别在成都、沈阳、西安和上海四家飞机主机厂同时开工进行零件制造,并采用“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的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始了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的研发制造历程。
据介绍,与国外同类支线飞机相比,翔凤的设计以格尔木机场和九黄机场(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临界条件,并用西部五十七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其标准远高于国外飞机所选用的美国丹佛机场条件,能保证飞机在国内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
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翔凤飞机总装将于2007年3月开始,在2007年底前完成总装并喷漆,2008年3月实现首飞。到目前为止,山东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等公司已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了七十一架ARJ21飞机的先期订单。2009年,中国旅客可望乘上中国人自己造的飞机。
翔凤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高度综合化,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
翔凤飞机采用了多专业综合优化设计的、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与机翼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使飞机在设计巡航重量范围内的巡航性能得以提高;高效的增升装置使ARJ21飞机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同时,超临界机翼的应用,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采用此项技术,在提高飞行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油耗,加大了航程能力和商载能力。
2002年1月,ARJ21飞机项目启动。
2003年6月30日,ARJ21飞机完成预发展阶段的总体方案设计。
2006年4月,ARJ21飞机由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试制阶段。
2006年6月,一航沈飞ARJ21飞机数控零件开工生产。
2006年8月12日,中国一航新支线飞机项目指挥部在北京成立。
2006年9月9日,一航西飞在西安顺利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第一个大部件——前机身段。这是新支线项目研制转入全面试制阶段后实现的第一个标志性节点目标。
2006年11月4日,ARJ21飞机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启动成功。
2006年11月16日,一航西飞提前3周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中后机身上部组件。
2006年11月23日,首架ARJ21飞机发动机吊挂在一航沈飞提前交付,打破了飞机吊挂只能从国外购买的历史;
2006年12月20日,首架ARJ21飞机机头在一航成飞顺利交付;
2006年12月27日,首架ARJ21中后机身下部在一航西飞提前交付;
2007年3月7日,一航西飞顺利交付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它是新支线飞机制造最为复杂的大部件,标志整个ARJ21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7年3月13日,一航沈飞顺利交付首架 ARJ21的最后一个大部件——飞机尾段。至此,ARJ21飞机机头部件、前机身段、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尾段等大部件均已到位,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总装蓄势待发。
2007年3月30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在上海开始总装,同时全面启动系统综合试验。项目进入全面总装、试验、试飞、取证阶段。
2007年9月底,首架ARJ21静力试验机完成总装。
2007年12月21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下线。
原定2008年3月,首架ARJ21飞机将进行首飞,后由于关键设备延期交付,首飞也将顺延。
2009年第三季度,ARJ21飞机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
ARJ21全球制造商列表:
发动机/短舱 GE
系统 供应商
航电系统 Rockwell Collins
电源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APU Hamilton Sundstrand
高升力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液压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燃油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空气管理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SAS, Toulouse
起落架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GmbH, Lindenberg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Vibro-Meter SA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Vibro-Meter SA
系统 供应商
主飞行控制系统 Honeywell-Parker
驾驶舱控制系统 SAGEM SA
防火系统 Kidde Aerospace
照明系统 Goodrich Hella Aerospace
内装饰系统 FACC
控制板组件 EATON
水/废水系统 Envirovac Inc.
应急撤离系统 Air Cruisers
氧气系统 B/E Aerospace Inc.
驾驶员座椅 Zodiac Sicma Aero Seat
风档玻璃和通风窗 Saint-Gobain-Sully
风档温控和雨刷系统 Rosemount Aerospace INC
风门作动器 MPC Products Corporation
机体 供应商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
ARJ-21协作厂商列表:
动力装置 供应商
发动机 美国通用电气发动机集团
航电系统 美国洛克韦尔柯林斯公司
电源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辅助动力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高升力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液压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燃油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空气管理系统 德国利勃海尔空间公司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主飞行控制系统 美国霍尼威尔公司
驾驶舱控制系统 法国萨吉姆公司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
什么是飞机静力测试?
静力测试又叫静力试验
static
test
结构试验的内容之一,借以观察和研究飞行器结构或构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以及应力、变形分布情况,是验证飞行器结构强度和静力分析正确性的重要手段。全尺寸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系统比较复杂。20世纪40年代以前,静力试验时将飞机仰置,用铅粒或砂粒装在袋中模拟机翼分布载荷;用铁块吊在绳索上模拟集中载荷,方法简陋。以后改用电动机械加力器或液压作动筒和千斤顶加载。从40年代开始全尺寸结构静力试验都通过杠杆系统加载,并采用多点协调加载系统,保证各加载器能按预定比例加载,在结构破坏时能自动卸载,以避免破坏部位的继续扩大。70~80年代,静力试验已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动液压伺服系统自动闭合回路协调加载系统,有上百个加载器、几百个加载点、几百个测量通道、几千个应变片,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静力试验大厅有特殊的建筑要求,具有承力顶棚、承力地坪等设施,大厅的有效空间尺寸和承载能力决定被试机种的最大尺寸和最大吨位。承力顶棚的高度根据多层杠杆系统布置的需要决定。全尺寸结构静力试验的应变和挠度测量主要采用电测法,即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并布置电位移计。零构件静力试验采用电测法、光测法和机械法,较先进的技术有光弹性法、激光全息法(包括全息光弹性)和X射线测残余应力法等。
飞行器静力试验的常规程序是:先进行预加载荷试验,用20%~30%使用载荷拉紧试件,消除间隙,随即卸载;然后逐级加载至使用载荷。结构变形不应妨碍飞行器正常工作,并在卸载后无显著残余变形(例如残余挠度不超过在使用载荷下总挠度的
5%;残余应变不超过0.2%)。在再次加载到使用载荷后,继续对应变、挠度进行监控测量,逐级加载至设计载荷,要求保持一段时间(如不少于3秒钟),结构不破坏。最后选各种设计情况中最严重的一种进行破坏试验,确定结构剩余强度系数。在某些验证试验中,也可能仅加载到使用载荷或验证载荷。
完整的全机静力试验包含几个阶段
3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飞前
新研制飞机首次飞行的安全,需要大量的设计研究和试验来保障。静力试验结果将提供飞机主要结构的强度结论,通过静力试验是飞机首飞的先决条件之一。
新舟700首飞前,将完成主要结构的限制载荷试验项目,检验结构承受限制载荷的能力和结构变形情况。试验包括了操纵系统静力试验、襟翼系统静力试验、起落架安装交点区静力试验、发动机架静力试验以及部分全机载荷工况静力试验等项目。
第二阶段:首飞后
更多和更严酷的试验项目安排在首飞成功后进行。试验项目多,载荷形式多样,实施过程繁琐。一项试验的结果还可能对其它试验项目造成影响。必须通过认真的计算分析,对各试验项目及载荷工况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一般后严酷的原则,完成试验排序,确保各项目的顺利进行。
机身纯气密载荷试验和飞行中最大垂向过载试验是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项目,此两个项目也是一般民用运输类飞机的关键试验项目。
第三阶段:设计研究试验
根据静力试验结束后试验机的状态,结合设计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新技术以及新结构构型的情况,将开展进一步的设计研究试验,充分发挥“残余”试验机的潜能。
C919的研制历史
2006年1月,立项,将大型飞机项目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07年8月,胡锦涛主持政治局常委会,同意成立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2008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组建方案,批准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5月揭牌。中国商飞在上海揭牌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公司注册资本190亿元。
C919项目于2008年11月启动,计划2015年底首飞,2016年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用户。C919客机的发展目标是为8—10年后的民用航空市场提供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具有竞争力的中短程单通道商用运输机。在市场定位上,以中国国内为切入点,同时兼顾国外市场,提供多等级、多种航程的产品。
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大型客机项目论证工作,举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邀请国内外47家单位468位专家组成了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成立了由20位院士、专家组成的大型客机专家咨询组,形成了大型客机的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完成了大型客机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梳理出了第一批需要启动的14项专项技术攻关项目。
2009年5月,中航工业成飞/成飞民机派遣联合设计小组进驻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参与C919大型客机机头工程样机结构部分设计。
2009年6月19日,中航工业成飞/成飞民机完成了C919工程样机制造工艺总方案的论证和发布工作。
2009年8月31日,实现了C919工程样机全三维结构数模100%的发放。
2009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C919机头样机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有限公司开工制造。吴光辉介绍,机头长7.9米,宽3.96米,高4.16米,包括雷达舱、驾驶舱、卫生间、厨房以及座舱。
2009年9月8日,C919外形样机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国际航空展上正式亮相。这也是国产C919客机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至此,国产大飞机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
2009年11月24日,C919机头上下部装配状态通过评估,实现上下部对合。
2009年12月8日,C919工程样机正式下线,整个工程设计制造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2009年12月10日上午,“C919大型客机机头工程样机主体结构验收仪式”在中航工业成飞举行。
2009年12月21日,中航工业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与CFM国际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国内合资建立用于装配C919的LEAP-X1C型飞机发动机总装和试车的生产线。
2009年12月26日,C919大型客机机头样机工程在上海商飞正式交付,这是我国大飞机项目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2012年11月16日在珠海航展上获得中外6家客户共100架订单。
四川航空与中国商飞于10月22日签署了20架C919大型客机订单协议,这也是C919上周收获的第二笔订单。(2011年)
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张庆伟表示,启动用户的确定为C919大型客机研制顺利进入工程发展阶段奠定了市场基础。C919大型客机计划2010年完成初步设计,2012年完成详细设计,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放市场。
2013年10月5日消息,中国商飞副总经理罗荣怀说,C919计划可能遇到“挫折”,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生产的C919型单通道飞机原定于2014年试飞,但现已推迟至2015年,飞机交付期将推迟至2017或2018年,中国国产大飞机可能要在2020年后才能服役。
2013年12月31日,从中航工业成飞民机公司传来好消息,C919大型客机项目机头部件首架实现装配下架。中国商飞、中航工业及相关单位在成飞民机公司举行了交付仪式,并为首架机头部件下架产品揭幕。
据悉,此次装配下架的机头部件主要应用于设计验证性试验。为确保项目研制节点,担负制造任务的成飞民机公司从2013年7月起着手组织相关生产资源,对项目计划进行详细策划和管控,解决了天窗骨架零件制造、钛合金蒙皮零件成形等关键技术攻关课题,并于11月29日完成相关零件、工装等资源配套,实现了装配开工。成飞公司和成飞民机公司全体参研人员日夜赶工,经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相关装配制造工作,实现装配下架,达到交付状态。
2014年,成飞民机公司将再接再厉,完成101架试飞验证飞机和01架静力试验机机头制造,成为国内飞机制造行业当之无愧的“机头专业户”。
2014年7月31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机头部段在中航工业成飞民机装配下线。
2014年8月22日《中国航空报》报道:日前,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航工业西飞618厂房迎来中机身的总装下线。在整个中机身团队的共同见证下,首架机中机身部段在总装型架上完成了下架前最后的测量,被稳稳地移放到了地面托架上。中机身作为前、后机身的桥接,是影响到中央翼、外翼、机身对接的重要部段,它的成功下线是整个机体工作包的重要成果,至此,C919大型客机向结构总装下线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2014年9月19日9时19分,第一架C919大型客机在中国商飞上海浦东总装基地正式开始结构总装工作。首架飞机首先进行的是前机身与中机身的机体对接,其它部段将在两个月内陆续交付,并运抵上海进行总装。
中国商飞上海浦东总装基地于2011年5月开始建设,现已投入使用,到2020年将具备150架C919大型客机和50架ARJ21新支线飞机的年批产能力。
2014年10月8日,中法两国航空工业的负责人表示,为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动力的Leap-X发动机已进行挂机测试并空中测试成功。
2014年10月30日,中航工业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此间成功交付C919大型客机首架后机身前段。
2015年7月22日,CFM国际公司向中国商飞交付了首台LEAP-X1C发动机。
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正式下线。这不仅标志着C919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已经达到可进行地面试验的状态,更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工程发展阶段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11月25日,江西航空产业合作推进会召开,多家航空企业来赣觅商机。据悉,江西省政府与中国商飞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C919大飞机项目试飞基地将落户南昌。
2016年4月11日,C919大型客机全机静力试验机(01架机)交付暨试验启动会在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上海分部召开,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静力试验正式启动。
关于《民用飞机发动机吊挂静力试验技术研究论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