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I-400潜艇当年是作为特殊武器来使用的,山本五十六亲自督造了这型潜艇,他对这型潜艇寄予了厚望,认为依靠它们,可以完成日本人当时完全做不到的“轰炸美国本土”计划。在山本海军
I-400潜艇当年是作为特殊武器来使用的,山本五十六亲自督造了这型潜艇,他对这型潜艇寄予了厚望,认为依靠它们,可以完成日本人当时完全做不到的“轰炸美国本土”计划。在山本海军时代,I-400是重中之重。
山本五十六亲自审批和督造了这些潜艇,最初日本人的计划是生产18艘,配合舰载“晴岚”水上飞机,它将给大洋对面的美国港口和城市造成一定的打击,为日本在东南亚的行动争取时间。
但山本五十六在1943年被美军打死后,日本海军内部关于山本式的对美“拖延”战术就日渐垮台,I-400潜艇被减为9艘,然后又减到5艘,最后因为日本的战争实在需要资源,干脆I-400的生产就停止了,谁都没不识趣的谈论这个问题,幸好有2艘最后已经造的接近完工,这才有机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种载机潜艇并不是日本的专利,美军在二战前就已经搞过,冷战时代都有这方面的思考,但那时代的潜艇如I-400搭载“晴岚”是为了提高攻击距离和攻击能力,现代潜艇搭载战机没有任何的意义,反正不就是轰炸么?战机能做的事情巡航导弹一样能做到,巡航导弹不能做到的事情弹道导弹也能做到。
从技术上来说,现代潜艇要做到过去那种起飞战机有点困难,虽然潜艇更大,但在潜艇上开出足够战机出入的孔洞非常困难,潜射弹道导弹已经是极限,飞机可比圆乎乎的导弹尺寸复杂的多。
为此,飞机必须牺牲性能,进行相关的折叠化改造,并采取一些特殊的起飞和降落方式。冷战时曾经有设想过“火箭发射”、“水上飞机”、“一次性飞机”等方案,但最终仍然无法解决这个起降和容纳问题。
很显然,潜艇如果为了装这么两架飞机,得对船壳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工程量巨大,影响了外壳的坚固度,直接影响隐藏安静性和航行性能。一旦将飞机移出,巨大的重量配平更是个麻烦。
所以,潜艇为了塞飞机进去,又牺牲飞机性能,又牺牲自身性能,带来的并非1+1=2的结果,而是全方位的性能下降,根本是得不偿失。
即便能解决这些问题,飞机制造的噪音也将成为更大的问题。潜艇为了生存,必须最大限度的隐匿自己,在很多时刻一点点噪音都足以葬送掉整艘潜艇。当年曾经流行一时的柴电潜艇,在今天的声呐监控面前就像僻静广场上的拖拉机引擎,何况是飞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
再说两三架战机对现代作战起不到任何的帮助,潜艇不是航母,它从信号发射到通讯长时间都处于静默状态,对外界的探测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它本身不具备空指能力,放出去的飞机只能自己判断自己选择作战,数量上还打不过别人。现代驱逐舰反掉两架飞机还是轻轻松松的。
还有战机的维护问题,这种娇贵的兵器对维护要求非常高,潜艇上根本不具备对战机的维护能力,还得多出一堆对潜艇作战毫无帮助的地勤人员,这是何苦?
所以说,潜艇最佳的配置方案,仍然是“强化静音”加上“导弹打击”方向,它连上浮都不用,就能快速的发动攻击然后离开。根本不需要搭载上几架拖性能后腿的飞机。
不过,未来的事情现在说不上,多年来人们一直有“水下航母”的想法,只是这个方案可能更不靠谱。随着空战格局的发展,未来极有可能是水下无人机的时代,有人搭载的潜艇可能也将慢慢淘汰,变成水下无人作战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