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咖啡相当于食物摄取一个原理,适量则当多则病。纯黑咖啡吃完早点一杯220ML就可以了,当然职业者因职业需求每日摄取量会多一些,这是长期工作养成职业病。所以每日一杯咖啡健康减
咖啡相当于食物摄取一个原理,适量则当多则病。纯黑咖啡吃完早点一杯220ML就可以了,当然职业者因职业需求每日摄取量会多一些,这是长期工作养成职业病。所以每日一杯咖啡健康减肥还赠提高工作效率
我觉得还是需要实践的时间和用者的反馈。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事情在当时看似稀松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当我们站在现在,回顾总结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令人不可思议巧合的事情。今天,我就说说发生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上的一些巧合事情。
【一】9月9日之谜 。毛主席1927年9月9日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但是1949年9月9日毛主席才进入北京。而毛主席去世的日子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起家发迹、进入北京、离世都是在9月9日这一天。
【二】8341之谜。 8341部队是中央警卫团对外番号,他是中共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的一支特殊部队。8341是部队这个代号是总参谋部下达的,而且代号用过一个时期是要更换的,他的正式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警卫团。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毛主席他老人家活83岁(1893至1976年),当领袖41年(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至1976年),而将两个数据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正好是中央警卫团的番号“8341”。
【三】二十八之谜。毛主席青年时期自己起的笔名叫“廿八画生”,而“毛泽东”三个字繁体字的笔画数正好28画,毛主席一生与“28”特别有缘,毛主席28岁与杨开慧结婚,2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当年的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从此开始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展。28年后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新中国建立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正好也跨过了28个年头。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
无巧不成书,近代中国最有名的两名将军,林彪和粟裕,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1,林彪和粟裕,个子都不高,打起仗来都是拼命三郎。据回忆,林彪身高低于170,粟裕也是大概168,两人在军队中,都是小个子。
《南昌起义》中,林彪和粟裕都当了警卫员,基本符合实情。南昌起义南下途中,林彪和粟裕在朱老总和陈老总的队伍里,林彪是连长,粟裕是连指导员,两人平级。
只不过,后来林彪做了火箭一样,以此升为营长、团长、军团长,而粟裕,到在红军时期,只当了师长。抗战全面爆发,林彪当了115师师长时,粟裕也是师长,只不过,这个师只有400人,实际上就是一个营。
虽然个子矮,林彪和粟裕打起仗来都是猛打猛冲。尤其是粟裕,个子小,跑得快,有一次三个人就俘虏了100白军,简直创造了奇迹。林彪有套理论,打仗有五分胜算就要打,凭着士气就能压倒对方。
2,林彪和粟裕,都病蔫蔫的,都用了健脑器。林彪的伤,来自于抗战初期,当时林彪穿着平型关大捷缴获来的日军大衣,被晋绥军误伤,差点要命,养伤一下就是七年时间。后来,林彪长期军旅生涯损坏了健康,形成了怕风、怕光、怕声音的后遗症。每逢打仗,林彪就会头疼,只好用冷毛巾降温,要不然就戴上“健脑器”。
所谓健脑器,就是铝锅改造的一个头盔,因为导热快,能起到给头部降温的效果。
这样的健脑器,粟裕也有一个。粟裕一生六次重伤,在头部长期留了3个弹片。这三枚弹片一直折磨这粟裕,直到死后火化时才在骨灰中发现。粟裕每逢大战恶战,都会头疼的要命,只好用冷水一遍一遍浇在头上。粟裕妻子楚青,给他做了一个健脑器。
后来,1950年朝战爆发,中央选将的是粟裕去,粟裕不去林彪去。结果,两人都因为身体原因没去,彭老总就去了。
3,林彪和粟裕,都有看地图的爱好,都不爱说话。林彪和粟裕两人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别人喜欢的活动,都不喜欢。看起来好像很不合群。甚至,两人都很少把喜怒表现在脸上。
两人最大的相同爱好,就是看地图,每逢大战,两人都是站在地图前一看一整天,不眠不休,也不许别人打扰。
粟裕的特型演员谢伟才为了演好《淮海战役》,专门拜访了粟裕遗孀楚青,楚青透露一件事,说粟裕喜欢椅子背靠前,骑坐在椅子上,和《辽沈战役》中的林彪一模一样。因为不愿意重复,谢伟才没有采用这个动作。
4,林彪和粟裕,都是急脾气,倔脾气。说过一句话“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这仗有的打!”说的就是林彪和粟裕在军事上很有独立思想,倔脾气上来,十头牛都拉不动。
林彪不南下,说的是中央指示林彪南下夺取锦州,封死国军南逃的出口。林彪认为南下锦州战线太长,一旦失利很难撤下来。最后,长春受挫后,林彪南下锦州,才有了“关门打狗”的辽沈战役。
粟裕不过江,说的是中央军委要求粟裕南下长江,在江南的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建立根据地,吸引国军主力南下,实施外线作战。可是,这个战略从1946年提出,粟裕三次“斗胆直陈”,始终都没有过长江,坚持在江北的江苏安徽和河南打歼灭战,保持炮兵优势。最终,国军五大主力有三支都被粟裕全歼。
5,林彪和粟裕,打仗风格上很相似。抗日战争初期,林彪带着115师在平型关果断亮剑,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八路军抗日第一战,也是抗日战争中第一场胜仗。
第二年夏,粟裕带着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在镇江附近打了一场韦岗伏击战。这是新四军东进第一战,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在江南对日袭击。
林彪和粟裕,都擅长游击战、伏击战、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最相似的还是对火炮的使用,粟裕早在抗战时期就开始使用炮群战术,在淮海战役中更是表现亮眼。林彪在东北,依托东北军工基础,一旦作战,那就是炮火覆盖,相当厉害。
林彪和粟裕的家乡,一个在洞庭湖以北,一个在洞庭湖以南,可是这两人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个人爱好等方面,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