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是宇宙四大基本自然力之一,它与电磁力、强弱力一起存在。但如果我们能改变它呢?
地心引力使我们能站在地面上,使我们绕着太阳转,并使太阳系能在银河系中运动。但尽管我们把引
是宇宙四大基本自然力之一,它与电磁力、强弱力一起存在。但如果我们能改变它呢?
地心引力使我们能站在地面上,使我们绕着太阳转,并使太阳系能在银河系中运动。但尽管我们把引力称为一种“力”,但它实际上比其它的“力”更复杂。正如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所阐述的那样,引力实际上是质量弯曲时空的结果。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
“反重力”是抵消重力影响的一种假设手段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反重力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的。但这并没有阻止很多人想办法创造它。事实上,已经有几位发明家声称已经这样做了。
引力的动态理论 ——尼古拉特斯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家汤森德布朗(thomas townsend brown),发明了一种他声称可以控制重力的电子装置。这些技术后来被归为静电力引起的气流变化,来漂浮物体。在90年代,俄罗斯研究员尤金·波德克列诺夫(eugene podkletnov)声称,旋转的超导体可以减少引力效应。但他的实验从未成功复制过。
唯一可能靠谱或者成功的,就是尼古拉·特斯拉还拥有一项《引力的动态理论》技术,据称是一种类似飞碟的装置,并且申请了专利,这种装置更像直升机而不是宇宙飞船的装置,有传言说德国纳粹曾经使用过这种装置,但是这种装置飞行的距离并不高,最后这项技术消失在美国人手中,所以民间有传言说,美国其实早就有研究反重力飞行器的能力。阅读过机密文件的波兰记者伊戈尔·维特科夫斯基(igor witkowski),透露说,这台设备类似于一个钟,有两个装有液态金属的反向旋转圆筒。激活后,附近的动植物全部死亡。但维特科夫斯基指出,该结构是一个从未完工的冷却塔的一部分,完整部分并没有设计出来。
引力屏蔽理论,这个理论最早在出现科幻小说中
1902年出版的H.G.Wells的小说《月球上的第一个人》介绍了一种材料“Cavorite”,这种材料能够像物体产生阴影一样,产生一个否定重力的盾牌,这个盾牌可以屏蔽引力,从而达到反重力效果,这在当时的科学界,是被认为如此可笑,甚至连“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也对此抱怨不已。
反重力理论中,一个更为基础的理论,涉及反物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粒子的物理电荷,与其在正常物质中的等价物相反。它们不是有正质子和负电子,而是有负质子和正电子,两者中的中子都保持中性。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地制造了反氢,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也制造了反氢。
然而,反物质与引力的关系究竟是如何?科学家们用来捕获反粒子的磁场非常强,以至于无法观察到引力效应,也就是说,它们是落下的,仍然还是落下的。如果反物质掉下来,那就是反重力被发现了。然而,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但初步的实验预测,反物质很可能会像正常物质一样,坠落。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完全属于科学和研究领域,但有关反重力技术的阴谋论比比皆是
有很多人认为美国空军、美国海军和美国宇航局可能获得了秘密的反重力技术,并将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归咎于这些所谓的装置。
不过,这并不全是科幻小说。在2017年,美国高级航空威胁,与识别计划的文件公之于众,揭示了对替代推进装置的研究——包括反重力技术。美国宇航局20世纪和21世纪以来,一直在研究反重力推进技术。
这为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于外星来客的不明飞行物,其实是美国的杰作,提供了佐证。当然,如果这项技术真的存在,美国宇航局可能会将其用于太空任务。
不过,如果反重力能够被创造出来,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反重力技术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太空旅行。如果我们能阻止重力对航天飞机的影响,航天飞机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燃料离开大气层了。
反重力技术,可能导致“曲速传动”的发明,可以创造时空隧道
其技术手段,就是通过创造空间扩张,和收缩的对立区域,我制造出一种太空船可以乘坐的“波浪”,利用这种“时空波浪”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空间跳跃。但问题是,使用这种方法很难控制船的速度和目的地,它很可能会打破一些其他的物理定律。
不过,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反重力不仅会让我们更容易到达其他行星,并且殖民这些星系。我们将不再担心行星的引力太强,而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将有办法在金星大气层的上层,建造漂浮的城市。
也许有一些反重力的应用更接近地球,比如时间隧道,可以实现时空旅行,如果有了反重力技术,这两件事最终都将成为可能。通过阻挡或抵消重力,我们可以举起任何规模的物体,我们甚至不需要飞行的汽车,因为我们可以得到飞行靴,飞行的力量可能来自于一个手机这么大的小装置。
有了先进的反重力技术,磁悬浮列车可以变得普遍,甚至是没有任何轨道的飞行列车。这将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科学突破,使人类有能力征服银河系,和更大的星系,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如果反重力存在,就会发生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