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飞机现状最新消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民用飞机制造,发展,现状?
2、中国飞机发展现状与国外差距
3、多年的人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飞机现状最新消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民用飞机制造,发展,现状?
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向好
从民航货邮、旅客周转量来看,2015-2019年民航货邮、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长,
2020年新冠疫情对民航运输市场影响较大,全年中国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6311.28亿人公里,同比下降46.1%;完成货邮周转量240.20亿吨公里,同比下降8.7%。
2021年1-4月呈现恢复性增长,民航货邮、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41.0%、43.2%。整体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带动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民航运输机队超过3900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及中国航空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航空客运量持续走高,对民航飞机的需求量保持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3903架,比2019年底增加85架。其中客机共有3717架,占比95.2%;货机共有186架,占比4.8%。
未来20年新机交付总量将超过9000架
从民航飞机市场前景来看,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到2039年客、货机新机交付总量将超过9000架,届时我国货机机队规模将达到659架,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9641架,机队总规模将超过10300架(考虑到报废的情况);分类型占比结构来看,民航货运市场发展将带动货机数量占比提升至6%。
注:内环2020年,外环2039年预测值。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飞机发展现状与国外差距
中国飞机发展与国外差距在于以下几点:
1、美国NASA下设的9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在空气动力、材料学、航空电子和发动机技术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底蕴;波音707所采用的各种材料、设备、技术,都是业已成熟、且有多种选项备份的,且其发达的制造业水平和特种材料加工能力,保证了大飞机造得出、跟得上。与之相比,中国航空的技术储备薄弱,研制运-10时,全机14个大系统
435项成品、附件,竟有305项需要从头研制,最终直接拆借了58件国外现成设备(包括波音707的备用发动机)才飞上天。
2、飞机的“心脏”发动机,更是中国航空的痼疾:1972年正式引进的英国“斯贝”发动机,直到近几年才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且质量竟不如英方拆下来翻修过的旧机,而大飞机所必须的大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中国至今还是空白。
多年的人才流失,使国产大飞机设计力量元气大伤,现状如何?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科技的进步也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在交通出行方面就越发的多元化了,尤其是民航客机成为了人们来往于世界各地的主要交通方式,在我们的头顶上空,其实每天都是数以千计的飞机飞过,飞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有发展空间的民航市场,但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不具备民航客机的生产制造能力,很多航空企业的客机都极大的依赖于从别国引进,但主要还是以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这两大飞机巨头所生产的客机为主。客机难造,大型客机则更难,因为我们在大飞机制造领域几乎是零经验。
我国在大型客机的制造上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大型客机由于体型大,相应的,所需要的推力则更大,进而对发动机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油耗也随之增大,但是油耗也直接决定着飞机的航程。另外,在飞行的气动布局设计上也将更加有难度。且发展至今,我国的航空工业依旧还不是很先进,很多的关键零部件都要依赖进口。但是比上述硬性条件更为困难的则是我国高科技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
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在民航客机制造领域的缺乏技术缺乏资金,自然相关的研发项目也就很少,即便拥有一些民航客机领域的人才,但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导致相关的技术人才才初期就开始大量流失,或者有的人直接选择项汽车制造等领域进行转行。而同时,在这一领域的人才知识结构上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难以提供相关的学习条件和制造经验,这也是导致我国先关技术人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当初的上海飞机制造厂,都需要将自己最顶尖的技术人才送去新加坡、香港的一些飞机维修公司去工作,且给他们开出了丰厚的条件,挣到的钱都可归个人所有,但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工厂需要制造飞机的时候,这些人必需要回来。但现实是,当时任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位副厂长也有了离职的打算,准备去上海的一家外企打工,也不愿意再继续呆在国企,当时这位副厂长也很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离职原因,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是要造飞机,但当时却没有飞机可以造,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也都不会有造飞机的计划,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了。
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我国当初飞机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是工业基础薄弱,也更是人才的无奈和缺失,而长达多年的人才流失也让我国民航飞机制造的核心设计力量元气大伤。包括现如今很多的大学生作为一股年轻力量,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也很少有人会选择机械专业,钢铁,机械制造等传统的工科专业早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对于中国顶尖工程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或许我国在短时间之内都难以得到解决。
我国军用飞机的现状是什么?
军用飞机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够独立批量制造第三代战机.(歼10就是一个例子,
已建制服役。枭龙就不说了。歼10水平已可以算三代或三代半了,有良好的气动布局,电传
操作,单发,多外挂点(能同时挂四枚反舰导弹)等.其综合性能达到了美国的F16 C/D的水平(
但还不如),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发和生产第三代战机的国家才几个,美俄英法等),但其发动机
还没有完全用上自己的第三代战机的发动机,虽然我们的"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已经研制成
功.但其还不能很好地和歼10搭配.所以还要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如果俄罗斯不许可,我
们就不能向其他国家出售歼10).但现在正在向这方面努力,不久的将来,歼10就可以完全用
上自己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战机的心脏(发动机始终都是我们国家战机发展中的大问题
,我们只是有了第三代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但还不是很成熟,我们还得加大这方面的投
入与研发,不然第四代战机的发动机的研发又要出现和歼10一样的问题,而拖慢整个战机的
研发进程.)一般发动机要比战机先研究出来.另外,我们在发动机的矢量喷口技术还较缺乏.
这项技术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突破,那么歼14的机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那就不叫第四代
战机了.另外在雷达,航电技术,和隐身技术(如珠海航展上亮上的无人战机模型'暗箭'虽然
只是模型,既然展出了,就有一定的实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
差距.(F-22的雷达搜索范围可达400公里,它就能先人发现)
我们国家在无人战机方面投入在不久的将来会大大增加,看到'翔龙'(很像全球鹰)就知道了
.
预警机(如空警-2000和空警-200)有了,但是其雷达搜索能力和相关技术还是不足,在战场上
指挥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电子对抗机,还很少听到说.电战机电子对抗,抗干扰能力还有待大大提升.
轰炸机(包括战略轰炸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也想买俄罗斯的"图23"逆火式轰炸
机.)
随着前不久大飞机的立项,(军用大飞机的研发在西安,民用在上海)到2020年中国的大飞机
在继‘运10’下马后将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能否制造出大型飞机,还需要整合中国的技术
,我相信中国的大型客机,战略轰炸机(远程)都会在2020年出来。来和别国竟争,来保
卫我们的国家。
ARJ-21支线飞机正在总装,马上就要试飞了。
另外那些想说的,参考楼上和其它的就行了。我在上面所说的,是我近来通过看一些新闻
与报纸和杂志总结出来的,但还有很多缺限和不足。但因为时间有限,有的东西我就不说
飞机制造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综观飞机制造业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由民用运输和军事用途强烈需求所牵引,并受到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形成了今天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局面。
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刺激了军事工业,尤其是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研制高性能新型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特种军用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各国政府和军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专用设备,基本建立了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的衰退,各国航空公司利润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飞机制造商。因此,他们为了生存,降低飞机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就成为了新一代民机研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冷战结束后,各国大量削减国防经费,军方难以承受高性能武器装备的高昂采购费用,如F-22战斗机每架1.6亿美元。如此高昂的采购费,限制了该飞机的生产数量,因此美国军方提出研制买得起的飞机——JSF联合攻击机(每架约3亿美元)作为相应的补充。军机的研制生产也提出了高性能和全寿命周期低成本的双重目标。
数控加工效率高
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公司数控技术应用水平高。表现在:不仅数控设备利用率高(一般达80%),主轴利用率高(95%),且加工效率极高,加工周期短,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20~40倍。大型机翼整体加工件加工效率约50kg/h。麦道公司制造C-17军用运输机起落架舱隔框,加工效率约30kg/h。
关于《我国飞机现状最新消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