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飞机专利

金属疲劳 飞机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0-11 17:42:43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金属疲劳 飞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彗星客机的来龙去脉


2、波音747金属疲劳空中解体的整个事件分析


3、英国的“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金属疲劳 飞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彗星客机的来龙去脉

彗星(Comet)客机是英国的德·哈维兰公司(deHavilland)研制的历史上第一种喷气式民航客机。英国是最早发明喷气式发动机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人将喷气技术用于民用飞机。德·哈维兰公司也获取了德国对后掠式机翼空气动力学研究资料。1946年,英国的德·哈维兰公司开始设计喷气式客机,并命名为“彗星”号。这种民航客机是第一种以喷气式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民用客机,当时被认为是革命性的技术。

1949年7月27日,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彗星”号原型机首次飞行。“彗星”号采用了当时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认为是在飞行速度、舒适性、载客人数等方面都代表了当时最先进水平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彗星客机1952年加入英国海外航空公司(BOAC)投入运营服务。1952年5月2日,“彗星”1型喷气式客机投入从英国伦敦飞往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航班服务时,轰动了世界,这种高速客机令飞行成为奢华享受。1952年5月,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9架“彗星”1型客机投入航线运营。标志着民用喷气式客机时代的到来。“彗星”号又进行改进,增加了乘客数和航程。

1953年至1954年期间,“彗星”1型客机接连发生了3次坠毁事故,导致彗星客机停飞。后来调查研究显示,由于“彗星”使用了增压座舱,对客舱加压的结构设计经验不足,长时间飞行以及频繁起降使机体反复承受增压和减压而引发金属疲劳是发生“彗星”1型客机解体坠毁事故的原因。这是民航历史上首次发生因金属疲劳导致的空难事件。 

随后四年中,德·哈维兰公司对彗星客机进行了大量试验和重新设计,制造出新的改进机型。经过加长、改型,最终推出“彗星”4型。“彗星”4型于1958年10月加入英国海外航空公司(BOAC)投入跨大西洋航班运营服务。“彗星”4型无论是性能、容量、运营经济性均不如同年随后开始交付的波音707。

虽然彗星客机进行重新设计、改进,但已经造成了不安全的形象,这也影响了彗星客机的商业前景,使德·哈维兰公司经营不振,最终被霍克·西德利公司(HawkerSiddeley)合并。彗星客机总共生产114架。不同型号的彗星客机载客56-109人。

彗星客机有13架发生事故而损坏,其中大多数是因金属疲劳以及设计方面缺陷造成的。

波音747金属疲劳空中解体的整个事件分析

你说的是华航611事件?

中华航空611号班机于2002年5月25日,在执飞台北至香港的航班中,在澎湖列岛附近空中解体,这是台湾境内最惨烈的空难。

在台湾与美国NTSB的合作调查后,得出结论:

这架波音747-200型客机,曾在22年前,也就是1980年的2月7日,这架飞机当时刚刚开始服役,当天它在香港启德国际机场着陆时,不慎机尾擦地,造成尾部蒙皮,而当时的维修人员仅仅只是用一块面积相近的铝板进行粘帖维修,并未更换蒙皮。从此以后22年,每次起降,破损的蒙皮承受巨大的压力,一点一点地变大变坏,最终,在22年后的2002年5月25日,这个破损到达了临界点,此处裂缝在空中裂开,导致整架飞机空中解体,瞬间使得206名乘客及19名机组员罹难。调查时,调查人员将那块曾经破裂的金属蒙皮送到中山科学研究院(在台湾)分析时发现这块金属有极其严重的金属疲劳!!!

此次空难被制播为《空中浩劫》第六季“Air Crash Investgation: Shattered in Seconds

中华航空在当时的飞安记录十分差劲,民间一般将此次事件称为“澎湖空难”。此次空难连同1994年的名古屋空难、1998年的大园空难,成为都市传说华航四年大限的基础。

手打了这么多,如有错误,各位网友可以指出。

英国的“彗星”号客机的首航是在哪一年?

1952年5月2日,一个晴朗的下午,蜂拥的人群聚集在伦敦机场,兴奋地目睹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客机——英国的“彗星”号客机的首航。驾驶这架飞机的是上校试飞员约翰·康宁厄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是战斗机王牌驾驶员,他曾把飞机飞到2438米的高空。飞机速度800公里/小时,从伦敦飞到罗马只用了两个半小时,一个旅客可以在伦敦用早餐,到罗马吃午饭,日落前又可以舒舒服服地回到伦敦家中,一天当中两度横越大西洋,这在当时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于是“彗星”号的订座排满了几个月,许多民航公司争购这种奇迹飞机。一时间,“彗星”热遍全球,光照欧、亚、非。可是好景不长,在“彗星”号飞行一段时间后,不幸的灾难接二连三地降临。1954年1月10日,一架仅飞3000小时的“彗星”号满载旅客从加尔各答机场飞往伦敦,突然一声巨响,飞机莫名其妙被炸得粉碎,残骸落入意大利厄尔巴岛。4月8日,又一架“彗星”号从罗马机场起飞,在地中海上空又解体坠毁,机上旅客和机组人员21人全部死亡。后来英国政府派舰队到海里打捞飞机残骸进行研究,终于发现飞机爆炸的元凶是金属“疲劳”。在此之前有两架“彗星”号飞机坠毁。一架是在1952年10月,另一架是在1953年,但机上都未载运旅客。

新生产出来的“彗星”号客机经受了极其严格的材料应力试验,检验官们让它接受了相当于飞行80年的试验,才终于同意它重飞蓝天。

波音喷气式“梦想客机”

彗星飞机坠毁原因

1954年1月10日,“彗星”1号客机从意大利的罗马起飞,这次航班的目的地是英国伦敦。然而,起飞后不到半小时,机身突然在空中破碎,从9000米的高空坠入地中海。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次事故震惊了全世界。此前,人们对空难的认识并无深刻印象。英国的航空专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调查事故。更令人震惊的是,时隔不久,另一架“彗星”号飞机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故,坠毁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中。在1953年5月至1954年4月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投入航线的9架“彗星”号飞机,竞有3架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空中解体。

“彗星”号空难事件的调查,一方面由英国政府组织人打捞失事的“彗星”号残骸和遇难者的尸体,由各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检查发现,死者肺部有因气体膨胀而引起的破裂伤痕,说明死前机内可能有了裂隙,导致机内空气压力突然减小,使人肺内气体急骤膨胀而破裂。打捞出来的飞机残骸中,一扇窗户上发现有裂痕。这个事实支持了尸检得出的结论。另一方面的调查由哈维兰主持,对正在生产和已经停飞的“彗星”号飞机逐个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又把飞机放在一个极大的水槽里,对水反复加压,加大流速,模拟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受到空气摩擦、阻力、压力、震动等各种力的影响。这项实验前后一共进行了9000多个小时,发现飞机蒙皮发生了裂痕,与失事飞机残骸上的裂痛痕一样。结论有了:“彗星”号飞机在飞行中由于金属部件发生裂痕而造成了解体事故。这种裂痕的原因就是金属疲劳。“彗星”号飞机的教训使各国的航空专家对飞机的安全性有了更为慎重的看法,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使飞机获得新的发展。“彗星”号飞机到1956年退役。1955年6月17日,苏联的图—104客机进行首次试飞。这种飞机是在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载客50人。它是世界第二架喷气式运输机。1958年,更先进的美国波音707喷气客机,于10月26日开始投入越洋航线使用。追求速度仍是这个发展时期的主要目标。民用飞机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今天看到一个节目,是关于1954年英国的一场空难,有几架彗星型客机在11000米高空失事,无人生还,空难的原

重返危机现场,第三季第14集:

英国海外航空781号班机空难

南非航空201号班机空难

英国海外航空781号班机空难

空难及调查经过:

1954年1月10日,781号班机于早上9时34分起程前往伦敦。

早上9时50分,另一架英国海外航空的DC-4(机身编号G-ALHJ)与781号班机的机长以无线电取得联系并相讨天气状况。不久,通讯突然间中断,781号班机机长最后跟DC-4机长的通话内容是:“George How Jig, did you get my…”。同一时间,有渔民发现有飞机的残骸从天而降。

在此次事故前,彗星型客机已发生了4次事故,造成54人死亡及2架客机报销。为安全起见,英国海外航空立即停飞旗下所有同型机,其他航空公司随即跟进。

起初,航空公司及民航局并没有确实深究意外起因,只是认为飞机爆炸是因为引擎故障或机舱失火。英国海外航空为其彗星机队进行60多项改良,当中主要是引擎及机上防火系统。同年三月,彗星型客机再度投入服务。

可是到了同年4月8日,南非航空201号班机(南非航空向英国海外航空租用的彗星型客机)从罗马前往南非约翰尼斯堡途中,再度于地中海上空以跟781号班机非常相似的方式爆炸解体,及造成全机21人罹难的惨剧后,英国海外航空及英国民航局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于是彗星型客机的适航证被英国民航局撤销。

调查当局将两宗空难集中调查。由于201号班机残骸深入地中海深处,因此调查工作集中于781号班机的残骸。

被打捞起的781号班机部份残骸(阴影部分),箭咀所指的正是飞机首先破裂的地方意外调查发现,肇事的彗星型客机的设计出现严重瑕疵:机身蒙皮厚度不足,机上的加压系统在飞机长期在高空、高速环境下,机内外气压不平均,导致金属疲劳,最终从机顶天窗的柳钉部分爆裂。飞机突然在高空失压,机上的乘客亦因机舱的气压突变而往机顶撞击,这亦与验尸结果吻合。

另外,飞机机体虽然以流线型设计,可是却不能长时间承受高速飞行时的冲击。一些曾驾驶过彗星型客机的机长表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好像遭遇到强大的阻力。因此,调查员认为,飞机同时承受内外气压不均,加速了金属疲劳导致一连串相似的空难。

改进之处:

1、“彗星”号空难事件原因是当时对于金属疲劳并没有多少认识,飞机设计并没有相应的对策,使机体上产生裂纹并扩展。对事故的调查让航空界开始重视对于压力反复变化对飞机结构影响和研究金属疲劳问题,为后来飞机研制解决金属疲劳问题打下了基础。例如彗星客机最初采用方形舷窗,使用加压客舱的客机多次起降,在方形舷窗拐角处会出现金属疲劳导致的裂隙。后来客机舷窗采用圆形或设计有很大的圆角,是为了减小应力集中,提高金属疲劳强度。

2、德·哈维兰公司在研制彗星客机的过程中低估了制造比以往飞得更高、更快的客机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在试验中虽然有相当大的安全余度,把飞机结构在机身所承受压力增加到正常值两倍的情况下试验以确保在实际使用中是安全的,但空难证明是远远不够的。“彗星”号客机的教训使各国航空界对飞机的安全性有了更为慎重的看法。

关于《金属疲劳 飞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尚华空乘 - 航空资讯_民航新闻_最新航空动态资讯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41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